中秋節(jié)作文300字
中秋節(jié)作文300字
期盼已久的中秋節(jié)來臨了,八月十五是與親人團聚的日子。
清晨,我起得特別早。跑下樓,沒想到爺爺奶奶早把早飯做好了。只聽奶奶笑著說:“怎么起這么早?快點吃早飯,一起去買菜吧!”我連聲答應。
我和奶奶手拉著手,拎著菜籃買菜去了。一路上奶奶和遇到的熟人熱情地打招呼。菜場不用說真是熱鬧非凡。攤主們也都很客氣,一點也不斤斤計較。有的說:“就買這幾個,我再送你一個吧,自家產(chǎn)的新鮮。”有的說:“這條魚我?guī)湍銡⒑冒桑?rdquo;有的說:“幾毛錢,不用給了。”大家都很熱情,也透著樸實的鄉(xiāng)情。
吃過午飯,一家人都忙活起來了。炒菜聲和誘人的菜香中摻雜著家庭的美好與和諧。
姑姑一家和舅舅一家來到我家,這時飯桌上已經(jīng)擺上了豐盛的菜肴,大家都圍著大圓桌開始吃中秋的團圓飯了,大家邊吃邊談著喜事、平常事……就連可愛的小表妹也不淘氣了,坐著靜靜地傾聽著。桌上的菜香使得我們胃口大開。此時,院中的桂花的香氣也趁機飄入室內(nèi),真是八月桂花香。∪擞星,桂花也有情啊!
吃過晚飯,皎潔的月光灑滿了大地,我們一家坐在院子里一起賞月,拉著家常,談論著工作和生活中的開心事,展望著全家的未來……我還時不時吃一口月餅和家鄉(xiāng)的特產(chǎn)——紅菱,真是其樂無窮。我們感受著這溫馨、詳和的夜晚。
中秋節(jié)在這歡笑聲中愉快地度過了。
【擴展閱讀:寫作指導,人物心理間接描寫“四法”】
心理描寫是通過剖析人物的心理活動,挖掘人物的思想感情,以刻劃人物形象內(nèi)在性格特征的一種描寫方法。心理描寫除了直接剖析人物的心理,讓人物內(nèi)心獨白或產(chǎn)生幻覺外,還可以通過對人物其它方面的描寫來揭示人物的內(nèi)心世界,即間接心理描寫。這種手法用得好,同樣能揭示人物內(nèi)心的奧秘,刻劃人物的性格,還可以增強作品的可讀性。一般說來,人物心理的間接描寫有以下幾種方法:
一、神態(tài)揭示法
“表情神態(tài)是顯示人物內(nèi)心世界的`鏡子”。恰當?shù)孛鑼懭宋镌谔囟ōh(huán)境中的神情,能反映出人物內(nèi)心的喜、怒、哀、樂,酸、甜、苦、辣。譬如在《故鄉(xiāng)》中魯迅先生是這樣通過對中年閏土的神態(tài)描寫來揭示其內(nèi)心世界的:
他站住了,臉上現(xiàn)出歡喜和凄涼的神情;動著嘴唇,卻沒有作聲。他的態(tài)度終于恭敬起來了,分明的叫道:“老爺……”
分別十幾年的兒時伙伴相見,理應有說不完的相思之言,道不盡的歡快之情。但是,中年閏土與“我”相見之后,只是臉上“現(xiàn)出歡喜”之情——內(nèi)心是高興的,然而隨“歡喜”同時現(xiàn)出的還有“凄涼”。這說明經(jīng)過半個世紀的磨煉,閏土的頭腦中烙上了封建等級觀念的印記——兒時的朋友決不能與今天的“老爺”劃等號,于是他的態(tài)度終于恭敬起來。閏土乍見兒時伙伴的喜與哀、酸與苦以及精神麻木等復雜的心理狀態(tài),在這種準確的神態(tài)描寫中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
二、行動反映法
世界著名短篇小說之王契訶夫曾經(jīng)說過:“最好還是避免描寫人物的精神狀態(tài),應當盡力使得人物的精神狀態(tài)能夠從他的行動中表現(xiàn)明白。”可見,具有人物鮮明個性的動作對反映人物的精神狀態(tài)往往具有特別傳神的效果。譬如在《孔乙己》中魯迅先生這樣通過對孔乙己的動作描寫來反映其心理的:
孔乙己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著他笑,有的叫道:“孔乙己你臉上又添新傷疤了!”他不答,對柜里說,“溫兩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排出九文大錢。
因為孔乙己從心眼里就瞧不起那些短衣幫,所以對來自他們的嘲笑絲毫不在意。相反,為了顯示自己與短衣幫的不同,他便將九文大錢——“排”在柜臺上。“排”這一典型化的動作充分反映了孔乙己得意、炫耀的心理——你們是些什么東西!只能花四文大錢,有我闊氣嗎?
三、語言透露法
古語云:“言為心聲。”“語言是人類所特有的用來表達意思、交流思想的工具。”在不同的場合,人物會因心境的不同而說出不同的話,這些不同的話語恰恰透露出人物特定的內(nèi)心世界。譬如在《我的叔叔于勒》中,莫泊桑是這樣通過語言來刻劃“母親”的心理的:
可是父親的希望卻與日俱增。母親常常說:“只要這個好心的于勒一回來,我們的境況就不同了。他真算是一個有辦法的人。”
母親回來了。……她很快地說:“我想就是他。去跟船長打聽一下吧?梢嗉有⌒,別叫這個小子又回來吃咱們!”
這兩次截然不同的語言,形象地透露出在“母親”心目中,于勒是好是壞,該親該疏完全取決于有錢沒錢,準確地刻劃了“母親”自私、冷酷、唯利是圖的心理特征。
四、環(huán)境襯托法
清代學者王國維說過:“一切景話皆情語。”文學作品中的環(huán)境和景物的描寫總是為刻劃人物,反映主題服務的。因此,特定的環(huán)境和景物描寫往往能折射出人物特定的心態(tài)。譬如在《社戲》中,魯迅先生是這樣通過景物描寫來襯托“我”去看戲途中的心理的:
兩岸的豆麥和河底的水草所發(fā)散出來的清香,夾雜在水氣中撲面吹來;月色便朦朧在這水氣里。淡黑的起伏的連山,仿佛是踴躍的鐵的獸脊似的。都遠遠地向船尾跑去了……漸望見依稀的趙莊,而且似乎聽到了歌吹了,還有幾點火,……也許是漁火。
這段文字,作者從視覺、嗅覺、觸覺、聽覺等方面著筆,對田地里碧綠的豆麥、水中朦朧的月色、淡黑的起伏的連山、星星點點的漁火、豆麥和水草的清香、宛轉(zhuǎn)悠揚的歌吹作了盡情的描寫,充滿了詩情畫意,形象地襯托出了“我”與小伙伴們?nèi)タ磻蛲局心欠N歡快而迫切的心情。
值得注意的是神態(tài)、行動、語言等描寫,有時并不是截然分開的,常常融為一體,以揭示人物復雜的內(nèi)心世界。其次,要力求使所描寫的神態(tài)、行動、語言等符合特定情景中的人物的心態(tài),不能為描寫而描寫。第三,要強調(diào)描寫的真實性。唯有真實才能透露出人物內(nèi)心的秘密,才能打動讀者。
【中秋節(jié)作文300字】相關(guān)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