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爾扎克葬詞》和《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比較閱讀一得
中國作文網(wǎng)(deadspacehorror.com)作文素材 > 寫作經(jīng)驗交流
《巴爾扎克葬詞》是法國浪漫主義文學家雨果在法國巴黎拉雪茲公墓舉行的巴爾扎克葬禮上用法語發(fā)表的一篇演說稿,而《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則是偉大的無產(chǎn)階級革命家恩格斯在英國倫敦海格特公墓,在他的革命摯友馬克思的葬禮上用英語發(fā)表的講話。盡管前者是一位偉大的文學家評述另一位偉大的文學家的貢獻,而后者卻是一位偉大的政治家對另一位偉大人物的評價。但兩文在表達感情上卻有驚人的相似之處! ∫弧⒏星槊}絡相似 作為葬詞,兩篇兩篇作品的作者都運用了一般葬詞的一般寫法,緊扣“悼念——評價——謳歌”來表達悲壯——激越——景仰的思想感情。如:兩文的開頭都通過“思想家”的逝世所造成的巨大影響來抒發(fā)自己的哀悼之情。而中間則通過頌揚死者的主要業(yè)績和優(yōu)秀品質(zhì)等,肯定其社會意義和社會價值;給去世者以綜合評價,寄托人們的哀思,表達了作者沉痛的悼念之情。最后都相信“生前凡是天才的人”逝世了,“他的英名和事業(yè)都將永垂不朽”。 二、感情高度相當 面對密友、伙伴的逝世,兩篇文章的作者都沒有停留在個人之間的特殊關系的層面來抒發(fā)自己的感情,而是站在時代的最高度,用具有不同尋常的表現(xiàn)力的語言,把悼念和評價融為一體,啟發(fā)人們思考。使文章思想感情深沉而豐富,顯得更有分量,更令人感奮。例如:《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開頭的“當代最偉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這位巨人逝世以后所形成的空白,不久就會使人感覺到”,作者就是站在歷史最高度,代表整個無產(chǎn)階級發(fā)表講話。它告訴人們的是:人類失去了“當代所擁有的最重要的一個頭腦”,國際工人階級失去了“在緊要關頭都自然地去請教的中心點”,我們今后該怎樣做?同樣,在《巴爾扎克葬詞》中,雨果評價巴爾扎克也不單停留在作家、詩人的`身份上,而是提高到哲學家、思想家的高度。他認為巴爾扎克的思想正是時代需要的思想,贊頌“巴爾扎克這個名字將長留于我們這一時代,也將流傳于后世的光輝業(yè)績之中”,從揭示社會發(fā)展規(guī)律的高度指出“武力統(tǒng)治者之后出現(xiàn)精神統(tǒng)治者”,并預言“從今以后,眾人仰望的將不再是統(tǒng)治者,而是思想家”。從這點上,作者將思想家的巴爾扎克和國家的統(tǒng)治者相比較,表現(xiàn)了作者高瞻遠矚的睿智,更是對巴爾扎克偉大一生的高度贊美! ∪、感情基調(diào)一樣 巴爾扎克的逝世,使整個法國陷入悲痛之中。作為巴爾扎克的老朋友,雨果自然也悲痛萬分,但是他并不是把自己異常悲痛的情緒完全帶進悼詞。雨果認為,像巴爾扎克這樣的“精神統(tǒng)治者”,人民會永遠記住他;他的逝世,“不是黑夜,而是光明”“不是結(jié)束,而是開始”“不是虛無,而是永恒”。因此他在《巴》文里用高亢的語調(diào),詩化和哲理性的語言,評述了巴爾扎克的偉大貢獻,表達了對死者的無盡的哀思之情,言之切切,令人感動。整篇演講稿,給讀者的不是壓抑,不是眼淚,不是哀傷,而是悲壯、沉痛化成的巨大力量。同樣,馬克思的逝世對恩格斯的打擊多么沉重是可想而知的。但是,作者在文中表達的思想感情并不單純是痛苦。他認為馬克思的死只是“思想家停止思想了”“在安樂椅上沉靜的睡著了”“永遠的睡著了”。由此我們可以感覺到:此時的他,心情固然無比沉重,但同時他也感到有某種安慰,就是說,不管怎樣,密友的死畢竟是安詳?shù)摹⒑翢o痛苦的。再說,他太了解馬克思本人了,他覺得馬克思安詳?shù)乃酪葻o能為力的活著好得多,深沉卻不壓抑,能夠給人激勵和鼓舞! 】傊,盡管兩篇文章在“情”和“理”方面各有所側(cè)重,并且作者的國籍、身份、地位都不相同,又處在不同的時空的墓地,直面墓穴,其感情是非常復雜,但他們都一致認為偉人的逝世是一種“偉大的死亡”;谶@點認識,兩篇文章的感情盡管在細微方面有各自的特點,并烙上了鮮明的個人印記,但在總的感情基調(diào)上是相同的——悲而不痛,哀而不傷。
【《巴爾扎克葬詞》和《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比較閱讀一得】相關文章:
3.在烈士墓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