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歡作樂的讀史觀的讀書筆記
“滾滾紅塵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zhuǎn)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白發(fā)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楊慎《臨江仙》
這首詞是羅貫中《三國演義》小說的開卷詞,但不是羅貫中本人寫的。它出自明朝三大才子之一的楊慎之手,是楊慎寫的《廿一史彈詞》中的一首。楊慎要比羅貫中晚出生近百年,他的詞怎么會出現(xiàn)在《三國演義》中呢?難不成羅貫中會穿越?其實,這與后來明清流行批注小說的風尚有關,就像《紅樓夢》的書名就有好幾種,版本也有好幾種,就是經(jīng)過不同文人批注修改之后的現(xiàn)象,《三國演義》也就不能避免。開卷詞是后來批注的文人加上去的,當然現(xiàn)代我們看到的《三國》里面的內(nèi)容也是修改增添了的,由于已有文獻并沒有遺留太多細節(jié)問題,我們對具體是如何修改的便也不得而知。這也與我們今天討論的問題不大相關,所以大可不必計較。我想在這篇文章里表達的與歷史有關,或者表達一種“尋歡作樂”的讀史觀。而這種讀史觀,就由楊慎的這首《臨江仙》引出。
喜歡探究歷史,或者喜歡聽古老故事的人,相信一談到歷史故事,或者到一些歷史遺跡去旅行,都會有一種“傷感”的心情,無論是“宮女如花滿春殿,至今唯有鷓鴣飛”的虛無式傷感,是“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的悲憫式傷感,或者是“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的孤獨式傷感,都是這首詞中“是非成敗轉(zhuǎn)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要表達的人類與人類歷史面對宇宙的永恒與無常時渺小無力的感慨與傷懷,這種讀史觀往往會使我們陷入悲觀主義與懷疑主義,這也是對歷史有興趣的讀者常常感到的問題。讀史觀念不分對錯,只是過于傷感的歷史觀漸漸會影響到我們閱讀歷史的興趣。
而對歷史不太感冒的讀者,大概都是受到后來強加給我們不正確的讀史觀所導致的,比如學生時代過于注重說教的歷史課本與歷史故事,穿插太多的道德與政治意識,并且強迫我們背誦一些事件時間及后人給它加上去的所謂的'歷史意義,都讓我們覺得歷史是刻板的,無聊的,枯燥的,復雜的,最終一部分人就開始厭煩讀歷史。但無法否認每個人其實在心底都喜歡讀歷史,喜歡探究歷史,就像小孩子喜歡聽故事,喜歡看動畫片一樣,是一種天性。
對于以上兩種由讀史觀引起的問題,都有了解決的方法,雖然這方法未必能解決這個問題,那就是:古風文化與古裝電視劇。這種方法對以上的兩種問題有一定的緩沖作用,但還是治標不治本,原因是:即使古風文化與古裝電視劇中有經(jīng)典之作,可畢竟很少,大部分都是創(chuàng)作者自己臆想出來的,與歷史不符合,想要表達的也總是根據(jù)當下的價值取向強行疊加給歷史人物或歷史時期(我比較支持以歷史的眼光審視現(xiàn)代,然后用現(xiàn)代的觀念反觀歷史,這樣才能相得益彰,不失偏頗),也就是“舊瓶裝新酒”,說的嚴格一點,大部分是“仿舊瓶裝新酒”,因為對歷史一些基本常識也會違背,只是為了受歡迎而給觀者一個符合觀者心理期望的歷史,不是真實的歷史(雖然歷史沒有絕對的真實)。我不是反對這種文化,某種文化存在必然有存在的理由,只是覺得,這不是一個適合了解歷史的方法。于是了解歷史的最好方法還是讀歷史書籍,尤其是和那個時代貼近的時期的書籍,然而讀書之前,我們還得找出解決上面提出由讀史觀引起的兩種問題的方法,而且必須是從根本上解決,不是扭曲歷史來迎合趣味,那么就要具備本文談討的“尋歡作樂”的讀史觀。
想要抱著“尋歡作樂”的心態(tài)去讀歷史,首先要知道我們?yōu)槭裁匆x歷史?拿司馬遷《報任安書》中的話說就是“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或者《舊唐書·魏征傳》中唐太宗所言“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又一句老話“讀史使人明鑒”,用現(xiàn)代學者呂思勉的話來說,就是“歷史者,研究人類社會之沿革,而認識其變遷進化之因果關系者也!边@些讀歷史的目的也是“尋歡作樂”的方式之一,也就是鍛煉自己思維,增長自己見識,可以知道人類身上的共性,也可以由歷史經(jīng)驗得知社會變化的規(guī)律!妒ソ(jīng)》所言:太陽底下,并無新事。以前從有文字記載的幾千年算起,發(fā)生了無數(shù)的事情,這些事情的極少一部分記錄在史書里面,事情的變化中總透露著一些重復的,換頭不換內(nèi)的東西,讀史讓我們能夠把握住這些規(guī)律,從而讓我們對現(xiàn)在已發(fā)生之事并無多大驚嘆,并且還可以透過表象看到本質(zhì),憑借這個,甚至能夠預見未來,未卜先知這種本領,也足以使我們快樂。另外,還有一個“歡樂”就是在歷史里找到發(fā)生在古人身上的一些事情,可能與我們當下要經(jīng)歷的事情極其相似,那么我們便可以很快的知道如何去做這件事,同時又可以窺測自古以來未變的人性,有這種不鉆牛角尖不需要失敗很多次就可以獲得經(jīng)驗的方式,不亦說乎?
“尋歡作樂”的另一個層面是豐富我們的情感,即尋找古典的美的情趣,尋找古典的情趣的美。
有許多人已經(jīng)開始追求古典的生活方式,如果我們在意歷史的話,就會發(fā)現(xiàn)古人的情趣絕不比現(xiàn)代人低,古典的情趣反而是從人性對美的趨向性所產(chǎn)生的,沒有夾雜太多的欲念。古人念人生苦短,便會秉燭夜游,古人知道“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的美好,古人會品茶,品酒,品香,品花…古人的生活,注重一個“品”字,叫做品味生活。如果你讀《浮生六記》(這也算一段清朝普通讀書人的歷史),你就會發(fā)現(xiàn),原來幾百年前的人比我們現(xiàn)代人還會玩,性情還真。讀到一些大思想家的歷史或傳記,你會驚嘆原來古人的思想也有比現(xiàn)代人高明多的,而現(xiàn)代人也有思想比古人還古的人。所以,“尋歡作樂”的讀史觀就是要我們在歷史中發(fā)現(xiàn)歡樂,發(fā)現(xiàn)情趣,發(fā)現(xiàn)美。以這種讀史觀來讀歷史,會提高我們的生活質(zhì)量和生命的深度。
“尋歡作樂”的最后一個層面就是忘我,物我兩忘,史今兩忘,這種應該是讀史觀里境界最高的。讀史讀到忘我,就是孟子所說的“堯舜何人也,余亦何人也”,我們早已和古人化而為一。把消失于歷史煙塵中的古人找到,做自己的朋友,自己也去歷史中經(jīng)歷一番,來去瀟灑,得到大智慧,而不會在意別人的眼光。有這么一個小故事:一個小和尚問師父芥子如何能納須彌?師父讓他出去轉(zhuǎn)轉(zhuǎn),回來后問他:“你看到什么了?”小和尚如實回答:“我的影子!钡诙欤瑤煾赣肿屝『蜕杏柟獬鋈プ咦,回來后問他:“你看到什么了?”小和尚興高采烈的說:“師父師父,我看到了好多的鳥兒,好漂亮的花朵,還有一座雄偉壯觀的大山,山上什么都有!睅煾赣谑钦f:“這就是芥子納須彌,當你眼光不止停留在你自己身上時,你就會看清世間萬象!蹦沁@個故事來講歷史的樂趣也不為過,歷史就像陽光,可以讓我們忘掉自我,看清世間萬象。忘我是最高級的自我,就像無私是最大的自私,以忘我的姿態(tài)穿梭在歷史煙塵當中,擺脫時空限制,當是天下第一等快事。
所以,“尋歡作樂”的讀史觀,就是在歷史中尋找聯(lián)系然后運用在各種生活問題中來,在歷史中發(fā)現(xiàn)人天性對美的追求來提高自己的此生的人生品質(zhì),就是讓我們在面對宇宙時的卑微渺小感不再那么強烈,以這種讀史觀去讀歷史,不但在知識上會有很大的長進,還可以在這個繁雜喧鬧的世界中,保持更完整的自我,讓自己有個性,有情趣。新時代的人讀歷史,就應該懂得這種“尋歡作樂”的讀史觀。
另外,“尋歡作樂”的讀史觀要求我們對歷史的認識不能只局限在“史書”上面,而是過往的所有書籍與故事,只要你想“尋歡作樂”,歷史便給你歡樂,永遠不會讓你失望。就像楊慎寫的:“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尋歡作樂的讀史觀的讀書筆記】相關文章:
史觀作文700字04-05
竊讀記讀書筆記03-02
讀風的作文02-22
樹讀的作文03-07
讀「圓明園的毀滅」有感02-04
讀[圓明園的毀滅]有感05-20
讀阿凡提的故事有感08-20
讀植物的咒語有感08-20
讀《愛的教育》有感07-13
讀《花的勇氣》有感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