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國慶節(jié)的日記作文4篇
關于國慶節(jié)的日記作文1
今天,是祖國媽媽67歲的生日。6,象征著溜,我在這里祝祖國母親以后每一天都順順溜溜!
今天下午,我和家人一起去生態(tài)公園玩。呀,生態(tài)公園似乎變了。以前從未注意過,亭子邊上有一些落花,像是在學校里的紫微花。我拿著一個落花,湊到奶奶面前:奶奶,這是什么花?奶奶說:這是搖錢樹,秋天了,開始結果了。我一聽,一絲喜悅涌上心頭,這就是搖錢樹?傳說,只要被搖錢樹的果子砸中,一生都有好運呢!我迫不及待地搖起果子來,果子倒是落下不少,但沒一個是落在我頭上的,真是竹籃打水一場空。算了吧,不搖了,反正也不會落在我腦袋上。
忽然,我靈機一動,我想,要不,我和妹妹來一個游戲:看誰收集的搖錢樹果子最多,擺出一個字或圖案。
我把妹妹叫來一片草地。我數(shù)一、二、三,開始!我眼疾手快,不一會兒,就收獲了一大口袋。最后一步,我想了一下,擺什么呢?哦,對了,今天是國慶節(jié),就擺慶字吧!一點,一橫,一撇……完成!看看妹妹,還在拼自己的名字,哈哈,我勝利了,我喊著,妹妹說:等等,我馬上就好了,耐心一點。誰知,頑皮的弟弟跑上了我們的戰(zhàn)場,打了幾個滾。正好對準了妹妹的名字,弟弟像離弦的箭,把妹妹的名字弄的歪到一邊去了,有的被弟弟壓扁了,不要來,妹妹絕望地說。而我呢,則在一旁傻笑。好了,好了,這次算平局。我說。下次,我一定讓你,孔夫子搬家盡是輸。那就看你有沒有這個機會。我笑笑說。喂,你們姐弟幾個,回家了,奶奶沖著我們喊。妹妹嚷嚷道:這么快呀,我這沒玩夠呢!我抱起弟弟,跟著奶奶走了。妹妹似乎記起什么了,等等我呀!
今天的國慶節(jié)真好玩。
關于國慶節(jié)的日記作文2
盼啊盼,終于盼到我們盼望己久的國慶長假。在這長假七天,我們可以不用象平時一樣上學,做作業(yè),而是可以干我們想干的事了。在十月五日,我們一家就游玩了美麗的萊蕪。
萊蕪座落于澄海南部,是通往南澳的一個輪渡碼頭。那一天,恰好賈蓉到我家玩,我們吃過午飯,就出發(fā)了。一路上,我們看到了萊美路兩邊美麗的風景。在車上,我們倆個小伙伴盡情地談笑著,不知不覺到了萊蕪。我們爬上了圍海堤,啊!美麗極了。藍藍的天空下一望無際的大海,辛勤的人們在海邊勞動,遠處有一只,兩只小船,真是一幅漂亮的風景畫。我和賈蓉開心在跑啊,跳啊,喊啊,就像兩只快活的小鳥。接著,我們來到了碼頭,碼頭上人山人海,汽車川流不息。他們都是等著坐船到南澳的。最后,我們到了萊蕪哨所,上面靜悄悄的沒有幾個人。這時,天色己晚,我們就只好依依不舍地回家了。
關于國慶節(jié)的日記作文3
嘿嘿!一年一度的我國傳統(tǒng)節(jié)日——國慶祖國媽媽的生日呀!
今天早上我高高興興的`起床了,覺得奇怪怎么見不著妹妹、二姨和媽媽呢?我就去我外婆:外婆,媽媽她們?nèi)ツ睦锬?外婆說:她們?nèi)コ辛恕_^了一會兒媽媽她們回來了。我看媽媽拿了一些水餃皮和一塊肉,我就問媽媽:媽媽你們要包水餃嗎?媽媽說:對啊。我欣喜若狂的去告訴妹妹,妹妹呵呵的笑了幾聲。到了下午四五點的時候媽媽和二姨要包水餃了,我高興得團團轉,心想:我也要學包水餃咯!可是媽媽沒不同意地說:小孩子不懂事,別來添亂。我說:也要讓人家學一學嘛。誰知媽媽還是不同意。
關于國慶節(jié)的日記作文4
今天,我懷著激動的心情去犍為玩。
我一下汽車,就看見我天天期盼的犍為岷江大橋,岷江大橋很雄偉。這座橋的結構很好看,每隔幾米就可以看見一個小洞。我走過橋,就來到我舅舅工作的地方,那里的叔叔阿姨很熱情的接待了我們。該吃晚飯了,那些山珍海味直讓我流口水。吃過晚飯后我們一起去了河邊玩。我一下去就發(fā)現(xiàn)那底下竟然有一大片茶館。然后我去撿鵝暖石,那些石頭形狀各異,花紋不同。有一個石頭很好看,它是圓的,背面和反面分別有龍和風的圖象,龍這一面是金黃色的,風那一面是火紅色的,我本想把它拿走,但它是一個大家伙,我搬不動。我們走了好久才走出這個茶館。
現(xiàn)在我們要去文廟玩,可我現(xiàn)在腰酸背疼,只好打的去咯!我一下車,就發(fā)現(xiàn)這里好熱鬧呀。有各種各樣的食物、碟子、皮包、床單,我一進文廟,那里可真清靜,房里還有獎杯。
啊!犍為雖然不富裕,但是我認為這個地方的文化底蘊的確很讓人稱道。
【關于國慶節(jié)的日記作文4篇】相關文章:
關于國慶節(jié)的英語日記12-13
關于國慶節(jié)的小學英語日記帶翻譯:快樂的國慶節(jié)04-08
關于國慶節(jié)的小學英語日記帶翻譯04-08
國慶節(jié)日記11-21
國慶節(jié)的日記(15篇)03-15
國慶節(jié)的日記15篇10-20
國慶節(jié)日記【精】01-03
國慶節(jié)日記【熱】12-26
國慶節(jié)日記【薦】12-19
【推薦】國慶節(jié)日記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