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備】民風民俗作文合集5篇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人們把記憶中所存儲的有關(guān)知識、經(jīng)驗和思想用書面形式表達出來的記敘方式。寫起作文來就毫無頭緒?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民風民俗作文5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民風民俗作文 篇1
鳳眼珍珠是贛州龍南縣的土特產(chǎn),客家人把這道菜稱為“精珠子”或“精珍珠”。幾乎所有客家人都喜歡這道菜,因為鳳眼珍珠既可以當菜又可以當主食。
鳳眼珍珠,又稱珍珠粉,珍珠米。是一種特色風味小吃,主要原材料是番薯粉。為客家人的傳統(tǒng)名菜,生產(chǎn)歷史悠久,每逢年過節(jié)或請嘉賓時,都是筵席上的一道主菜。
據(jù)說,“鳳眼珍珠”這個名字的來由,還有個小故事呢!
后來欽差臨走時,徐思莊特地送了一大袋鳳眼珍珠讓欽差帶回京城,皇上品賞后,也愛不釋口,鳳眼珍珠成為歷代貢品。
的確,鳳眼珍珠是一道絕世的民間美食。我也尤其愛吃,煮好的鳳眼珍珠熱氣騰騰,幽香襲人。食之口中,覺得柔中帶韌,潤滑可口,味美難喻,吃上幾口,腸胃舒適,腦清目眀。除外,鳳眼珍珠湯還有滋補,清熱,降壓,醒腦,眀木的作用。怎么樣,口水流出來了吧!
如果你來到龍南,可千萬別忘了吃一碗鳳眼珍珠湯哦!
民風民俗作文 篇2
五十六個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個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種語言匯成一句話。五十六朵鮮花一齊綻放,每朵鮮花都有著不同的民風民俗,最吸引我的還是傣族。
對于我這種業(yè)余“吃貨”,最先要干的事就是品嘗傣族的獨特小吃——竹筒飯。將新鮮的竹節(jié)砍下,將糯米放在竹節(jié)里,加水侵泡若干小時,用芭蕉葉或干凈的甘蔗葉將筒口塞住,放到火上烤,再將竹筒放在平整的木板上,輕輕敲擊,剝?nèi)ブ裢驳谋∑ぃ惬@得一條圓柱形的米飯。傣族的竹筒飯美味菜譜,將糯米放入竹筒里烤熟,融入糯米香、青竹香于一體,是色香味俱佳,最具民族特色的風味食品。
傣族是一個盛產(chǎn)竹子的民族,所以除了竹筒飯,就連他們住的房子都是竹樓。之所以用竹子,是因為竹子可以防酷熱和濕氣。
如果你是陽歷的4月13日至4月15日到傣族來游玩,那么你要小心啦,因為這是傣族在過新年——潑水節(jié),所以稍不留神,就會成為“落湯雞”!到了潑水節(jié),傣族的男女老少就穿著節(jié)日的盛裝,挑著清水,先來到佛寺浴佛,然后就開始互相潑水,你潑我,我潑你,一朵朵水花在空中盛開,它象征著吉祥、幸福、健康。大家互相潑啊潑,到處是水的洗禮、水的祝福、水的歡歌,朵朵水花在串串笑,潑水節(jié)成了歡樂的海洋!傣族人民能歌善舞,所以在潑水節(jié)自然也少不了舞蹈,孔雀舞優(yōu)美、雅致、抒情,孔雀舞是傣族舞蹈的靈魂,舞蹈以孔雀的各種姿態(tài)為基礎(chǔ),在去與美的再創(chuàng)造中,集中凝集傣族兒女的審美旨趣。還有不少的舞者盡情的揮灑自己的即興之作,有的邊跳邊唱,有的甚至邊跳邊喝酒,如癡如醉,不拘一格,連續(xù)跳上幾天似乎也不會累。
“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傣族雖然是少數(shù)民族,但他們的熱情、古樸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精美的服飾裝點著這片土地,裝點著傣族人民幸福美滿的生活。
民風民俗作文 篇3
吳川是一個泥塑多的地方。
梅蒂泥塑起源于瓦窯村。瓦窯村始于唐朝(公元618年),開基祖姓廖,從佛山石灣遷徙而來,佛山石灣精湛的陶瓷工藝從此也傳入?yún)谴āL瞥衅,有一年元宵,有個陶工隨手用陶泥捏起一座小型泥塑玩,想不到竟吸引了不少觀眾,后來別的.陶工也來湊熱鬧。這就無形中成了元宵泥塑展覽。從此,泥塑這一民間藝術(shù)斷斷續(xù)續(xù)經(jīng)歷了唐、宋、元三個朝代。到了明朝洪武年間,皇帝派遣官吏四出挑選美女進宮尋歡作樂,民間百姓對此無不怨聲載道。于是,梅?頭村的群眾便乘鬧元宵之機,特地造了一套丑化皇帝與皇后的泥塑。其特點是:人像的眼大、肚大、腳大、乳大、耳大。果然觸動了官府衙門,竟派遣大批衙差,聲言要抄斬全村百姓。后來,炮制這套泥塑的為首者便出滅辨解道:“皇上眼大看得準,肚大有福份,腳大乾坤,乳大養(yǎng)子民,耳大聽民音,這為何不妥?”這幫趨炎附勢的官兵聽了無言可答,只好罷休。此后,當?shù)厝罕妼Α霸炷嗨堋薄ⅰ翱茨嗨堋、“評泥塑”的興趣更濃,熱情更高。這便成了當?shù)鼐用耵[元宵的一項主要內(nèi)容。隨著歲月的流逝,“泥塑”作品的題材也不斷有新的發(fā)展。原先大都取材于神話傳說的“盤古開天辟地”、“女禍煉石補天”,“嫦娥奔月”、“哪咤鬧海”、“八仙過!被蛉〔挠跉v史戲曲的“三顧茅廬”、“七郎打擂”、“平貴別窯”等,進而發(fā)展到取材于現(xiàn)實生活的“金杯獻給祖國”、“軍威震敵膽”、“向四化進軍”等多樣化題材。
若從“泥塑”制作工藝來看,逐步也不斷有新的發(fā)展。過去,老是用稻草竹篾綁“樹桿”作“泥塑”支架,如今已被“鐵線扎鋼筋”所取代了。有的群眾還別出心裁地搞“活泥塑”,只要來人輕輕按一下機關(guān),小舞臺上的“書生”就可吹簫彈琴,又可啟步運行;“公主”既可眉來眼去,又可翩翩起舞;何去何從也跟著擰起羅傘,確是造型逼真,栩栩如生。有的“胖娃娃”塑像還神氣活現(xiàn)地當著觀眾的面“嘶嘶嘶”地拉起“小便”來。原來,這些巧奪天工的“泥塑”已被制作者搞成“電動化”了。
吳川真有趣!
民風民俗作文 篇4
中國有五十六個民族,每個民族的服裝都不同,我為大家介紹傣族的服飾
各地傣族男子的服飾差別不大,一般都比較樸實大方,上身為無領(lǐng)對襟或大襟小袖短衫,下著寬腰無兜長 褲凈色長褲,多用白色、青色布包頭,有的戴毛呢禮帽,天寒時喜披毛毯,四季常赤足。這種服裝在耕作勞動 時輕便舒適,在跳舞時又使穿著者顯得健美瀟灑。中山裝和西裝,已成傣族青壯男子的時裝。近年來出現(xiàn)了有 領(lǐng)對襟或大襟的小袖衫,傣族男子一般不戴飾物,偶爾也會發(fā)現(xiàn)他們的手腕上有一只閃閃發(fā)亮的銀鐲。鑲金牙 、銀牙是他們的喜好。他們通常把上好的門牙拔去,換上金或銀做的假牙。
我再為大家介紹傣族女子的服飾。
傣族婦女講究衣著,追求輕盈、秀麗、淡雅的裝束,協(xié)調(diào)的服裝色彩,極為出色。青年婦女盤于頭頂,是 傣族服飾的一個顯著的特點。傣族女子上身著各色緊身內(nèi)衣,外套淺色大襟或?qū)笳渖,下身著花色統(tǒng)裙, 裙上織有各種圖紋,傣族女子喜將長發(fā)挽髻,在發(fā)髻上斜插梳,簪或鮮花作裝飾。傣族婦女都喜戴首飾,首飾 通常用金銀制做,空心居多,上面刻有精美的花紋和圖案。在小蠻腰上系一根精致銀腰帶,據(jù)說這根銀腰帶十 分珍貴,是由母親一代代傳下來。實際上這是一種信物,如果姑娘將銀腰帶交給哪個小伙子,就意味著她已愛 上他了。
傣族的這種服飾,充分表現(xiàn)了傣族人民特有的風俗。
民風民俗作文 篇5
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一個山川秀美、民風古樸的地方,一個令人神往的地方。居住著全國近四分之一的苗族人口,近一半的侗族人口,中國最大的苗寨――西江千戶苗寨和最大的侗寨――肇興千戶侗寨都坐落于此。
走進黔東南,就好象進入了綠色世界,苗嶺深處的雷公山自然保護區(qū)及劍河百里闊葉林,很少有人跡化自然的痕跡。原始森林茫茫蒼蒼,珍禽異獸自由出沒,山清水秀、鳥語花香、空氣清新。
黔東南有舞陽河、清水江、都柳江;還有龍鰲河、高過河、杉木河、野洞河、八舟河等,全州境內(nèi)大小河流2900多條,條條溪河清澈見底,這里有一個國家級六個省級風景名勝區(qū)。
來到黔東南,你回感覺到這不僅是空間的轉(zhuǎn)移,而是時光在倒流,豐富的民族歷史文化積淀,使這里還保存著唐代發(fā)型、宋代服飾、明清建筑、魏晉遺風,居住在這里的苗族、侗族和其他少數(shù)民族在長期勞動和生活中創(chuàng)造了光輝燦爛的民族傳統(tǒng)文化。他們依山建寨,聚族而居,村村寨寨都木青竹翠,綠樹成蔭。村寨來客,熱情的苗侗人民都有用酒攔路、攔門的禮儀,最高的貴客到來,攔路酒達十二道之多。穿著盛裝的苗侗少女,用醇香的米酒和動人的歌聲表示歡迎,相與同樂。灑脫粗曠的小伙子吹起蘆笙芒筒,迎客進寨。
黔東南是貴州東線民族風情旅游的中心,有“百節(jié)之鄉(xiāng)”的美稱,民族傳統(tǒng)節(jié)日數(shù)以百計,異彩紛呈,猶如一座活生生的民族風情博物館。
黔東南是“蘆笙的故鄉(xiāng)”“歌舞的海洋”,蘆笙與歌舞交相輝映,已成為聞名天下的民族特色,情絲萬縷的蘆笙金曲,悅耳動聽的苗族飛歌、侗族大歌,精彩激烈的斗牛場面,風情別致的苗家吊腳樓,堪稱民族工藝一絕的苗族銀飾、挑花、刺繡、蠟染等,無不閃爍著東方文化的光芒。
【【必備】民風民俗作文合集5篇】相關(guān)文章:
【必備】民風民俗作文合集8篇11-28
【必備】民風民俗作文合集9篇07-01
【必備】民風民俗作文合集6篇06-28
【必備】民風民俗作文合集八篇06-23
【必備】民風民俗作文合集7篇06-05
【必備】民風民俗作文合集九篇05-06
【必備】民俗民風的作文合集六篇03-11
【必備】民俗民風的作文合集9篇02-27
【必備】民俗民風的作文合集6篇03-01
【必備】民俗民風的作文合集八篇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