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寫作教程的讀書筆記
網(wǎng)文界從很久之前就存在一個叫“代入感”的概念,對于這個概念是否真的能指導我們創(chuàng)作,有一段時間吵得莫衷一是。
其實關(guān)于“代入感”,鹿鼎記中有一段對康熙的細膩描寫,說的就很透徹:
康熙學武功之后,躍躍欲試。一直想干幾件危險之事,但身為皇帝,畢竟不便涉險,派韋小寶去干,就拿他當作自已替身,就算這件事由侍衛(wèi)去辦可能更好,他也寧可差韋小寶去。他想小別子年紀和我相若,武功不及我,聰明不及我,他辦得成,我自然也辦得成,差他去辦,和自己親手去干,也已差不了多少,雖然不能親歷其境,但也可想象得之。(引自《鹿鼎記》第十三回翻覆兩家天假手 興衰一劫局更新)
書中康熙的這種心態(tài),其實就是網(wǎng)文讀者的普遍心態(tài)?吹巾n立撿寶后咸魚翻身,就會想,如果我也有那小瓶子,也能走上人生巔峰。只不過書中的康熙有選擇劇本、安排主角給自己實體演出的權(quán)利和本錢,對著書頁或屏幕臆想的讀者大部分時候都沒辦法影響作者。然而形式雖異,本質(zhì)是一致的。都是通過旁觀別人的經(jīng)歷,讓自己獲得原本不會在生活中獲得的情感。
所以我嘗試用自己的話總結(jié)一下作者的意思:不能讓讀者在情感方面產(chǎn)生共鳴和關(guān)聯(lián)的故事,不是好故事。讀者來讀故事就是在追求情感方面的共鳴與關(guān)聯(lián),從而獲得新的人生體驗。為了更好的服務讀者,作者應設(shè)法營造更好的“身份認同”或者說“認同感”。
然而分析了半天,似乎還是沒有解決最初的問題:“認同感”與“代入感”有何異同?
初步的思考結(jié)果是:盡管作者有“我們變得越來越像是故事里的人物”這樣的表述。但他同時又在稍早前舉了《辛德勒的名單》這樣的例子。而網(wǎng)文常說的“代入感”,顯然無法適用于這樣以及類似的氣氛壓抑的作品,所以這之間必然也是有差異的。
首先想一想,“認同感”未必是一對一的。一位讀者在閱讀一部好作品時,完全可以對多個人物都產(chǎn)生認同感。這個認同感并不是狹義到將讀者自己代入每一個角色中去體驗,而是對于書中的——且多數(shù)是虛構(gòu)的人物——認同其觀念和目標、共鳴其感觸、喜悅其成功、惋惜其挫折。
讀者并不是非得幻想“如果是我會怎么樣?”想一想傳統(tǒng)英雄史觀的評話中,那些聽眾也可以說是廣義上的讀者了,他們會把自己代入某個具體的英雄?還是將其視為偶像?
似乎這里面有個規(guī)律:越是心智低下、幼稚的`受眾,越愛在聽過戲/評書之后玩角色扮演游戲;而心智越高的,即使將評話夸張化的演繹信以為真,也只會套在別人身上,而不是自己身上。
比如《風波》中說“保駕的是張大帥……一支丈八蛇矛,就有萬夫不當之勇”的趙七爺,固然可笑,但總好過阿Q?茨前時不時便“我手持鋼鞭將你打”,顯然是將戲中角色上了自己的身。
具體舉例或有不妥,我思考的結(jié)論便是:觀眾再怎么投入,越是心智成熟的人,越容易成為看客,也會為故事中的人物或悲或喜;卻不大可能產(chǎn)生“我就是龍傲天、此寶盒該為我所有、此人合該為我小弟”的感覺。
注:隨著學習和思考的深入,我的觀點在此后發(fā)生了一定的變化。但如果這一篇不貼出來,后面的筆記中很多內(nèi)容會顯得沒頭沒尾。所以在反復斟酌之后還是把它作為單獨一篇貼出來,明天再繼續(xù)更新后面的筆記。
在我啟用訂閱號之前,在筆記本上書寫了5篇讀書筆記,這是第2篇。等到把這些存貨都搬運到電腦上再發(fā)到訂閱號上之后,我就要現(xiàn)寫現(xiàn)發(fā)了。
學習和思考,就是一個不斷更新知識和對知識的理解,不斷否定“過去的我”的過程。把這篇已經(jīng)在某種程度上被我否定的筆記搬運上來,既算是對“過去的我”的尊重,也算是給大家提前打個預防針:
以后我很可能還會有新文否定舊文、未來的我否定過去的我的情況。因為以后會是現(xiàn)寫現(xiàn)發(fā),就無法像這次這樣提前預告“我的觀點后面會變化”了。但這種否定是好事,因為這種對“過去的我”的否定印證了我的成長。
也希望每一位閱讀我思考成果的朋友,都能與我交流乃至于指正、爭辯。我當然希望獲得讀者的認同,希望獲得不同的人從不同的角度印證我的觀點。但我更需要不同的思想來與自己的思想進行碰撞,這是對我的錘煉。
【小說寫作教程的讀書筆記】相關(guān)文章:
知名小說作者談寫作01-29
英語小說讀書筆記01-01
小說與寫作的抒情散文04-10
小說《高老頭》讀書筆記01-09
小說《格列佛游記》讀書筆記01-07
小說《簡愛》讀書筆記范文12-31
小說《吶喊》讀書筆記范文12-31
《西頓動物小說》讀書筆記04-21
小說《追風箏的人》的讀書筆記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