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藥食事散文
《神農本草經》,傳說成于神農氏。其中,將山藥立為上品,算得佳肴。屈指算來,已數(shù)千年了,山藥算得國食,也算得國粹了。
山藥原名薯蕷,唐第八代皇帝,名為李豫,物與人與其同名者,皆得避諱。于是,野山之中的薯蕷,變一個字,取名薯藥,做為一道菜肴,進入宮廷,端上皇帝的御案。
也就是說,在遙遠的年代,胡麻餅還未在市井出現(xiàn),散發(fā)香味,國人不知玉米為何物;紅薯,更從未聽說過時,山藥已出現(xiàn)在桌案上了。
山藥,與藕并列,切成片,白如雪,薄如紙,瓷器一盛,可謂佳品。
至于山藥之名,始于宋代。蘇軾說,“石鼎煮山藥”。陸游也歌詠道,“山藥秋可掘”。薯藥改名山藥,仍是避諱:宋朝英宗命趙曙,故有此謂。
山藥之名,從此始行于食譜中矣。
在故鄉(xiāng),山藥種法極簡單。挖一地窖,上用雜樹截段一蓋,下為虛空。樹樹間空隔很大,鋪草。草上,置土,最好是豬糞與土混合。
山藥,就種在土中。
當然,水要供足,不然,下部虛空,哪來水份?
山藥長后,從土里往下扎。下面是虛空,不用使勁往土里鉆。十月一到,秋風一吹,樹葉凋落,山藥藤葉也隨之凋落,就可挖出山藥。
這種種植法,我小時見過,至今已三十多年了。
記憶中,此法種植山藥并不粗,不超過酒杯。山藥刨皮,清水一洗,切段,米下鍋,山藥也下鍋,是為山藥粥。當然,有紅棗扔幾顆,破一下顏色,更好。
山棗,在故鄉(xiāng)不少見,大如櫻桃,紅如胭脂,扔入鍋中,白粥紅棗,玉色山藥,很美。吃在嘴中,糯、黏,進嘴即化:山藥與粥皆如此。唯有棗,帶一股酒味,以嘴細嚼,吸掉果肉,剩一核,吐出,輕響一聲落在地上,光溜溜的。
我們小孩好奇,拾起一看,顆顆有花紋,收藏著玩兒,彈人,彈鳥雀,為童年一樂。
因此,至今,我認為,山藥粥雖好,但不可缺紅棗。
老家人不愛種山藥。多年后,再吃山藥,方知老家不種山藥的原因:一則,水土不宜;二則,故鄉(xiāng)人方法欠缺。
總之,老家山藥極細。
但是,不種,不等于沒有山藥,野生山藥也有,不多見。
我家對面一條小路,不是人特意修的,是牛羊踏出來的。小路幾折之后,其旁有塊墳地,墓冢壘壘。旁邊,沙石密布,石間藤蔓纏繞,全為山藥藤,葉片如蝶翅,密密一層。
我們放牛羊時,幾個小孩一塊來這兒。牛羊往山坡一趕,就忙起來,開始扒山藥。
野生山藥長的深極,很難扒。有時,石頭一翻,會翻出蝎子,我們發(fā)出一聲驚叫,遠遠跑開。過一會兒,再慢慢走近,用棍子將蝎子挑開,繼續(xù)忙碌。扒出的山藥,細如手指,可我們很高興,嘰嘰喳喳的,生一堆火,將山藥放于火中燒熟,剝了皮吃。
山藥燒吃,不說味道,單那個過程,就有一種野趣,一種自然之趣。
其味很“面”。
“面”,是本地一詞,指吃在嘴里淀粉很多的一種口感。我覺得這個字特形象,可是書面語不錄,惜哉。
燒山藥之外,有的還拿了紅薯、洋芋燒。也有的偷了雞蛋,放入火中燒,突然,“嗤”的一聲,雞蛋炸得四分五裂,我們忙搶著拾著吃,一邊嘰嘰喳喳地傻笑。
至今,我還記得。
多年后回家,特意去此處轉轉。山藥還在,一片蔥綠,可童年那種燒山藥的趣味,卻再也沒感受過了。飲茶,講環(huán)境;飲酒,講環(huán)境。吃東西又何嘗不是如此?
到了小城,與山藥揖別,屈指算來,已二十多年了。
我家,就對著菜市場。
我的書房之下,過一條公路,是塊空地。一到早晨,熙熙嚷嚷,車來人往,都是賣菜的。有時寫東西累了,我會扒在窗口看一下外面市井生活,心,也一片潔凈。
然后,就看見了山藥。
這才叫真正的`山藥啊,妻子買回來,粗若兒臂,一通上下,光光溜溜,三元一斤。
妻子說,燒湯。
山藥燉湯,易素易葷。
素燉山藥,方法簡單。將山藥切段,二指厚。如果粗,可一剖兩半再切。然后,將白、紅兩色蘿卜切為三角狀,瓷酒杯大(非高腳的),放在鍋中清燉。將熟之際,放鹽、蒜末,對,千萬得枸杞。枸杞代紅棗,有過之而無不及。
至于其它,不要,包括茴香,包括肉桂。
素面朝天,是女人的至境,也是菜肴的至境。
此湯,解酒最妙,醉后一碗下肚,一頭大汗,酒意全消。
葷湯,也少不了蘿卜搭配,有蓮藕更佳。我一直以為,山藥與蓮藕,是菜中絕配。山藥刀法如前。蓮藕可用刀平拍,但下鍋易碎,最好亦如蘿卜切法下鍋。在雞塊煮到五成熟時,將之下鍋,茴香、生姜、肉桂、蒜末等,通通放下。
這湯,鮮美,絕不油膩。
所有的油,俱被山藥、藕和蘿卜吸收。
見佛手山藥,我吃了一驚,第一次,我相信了一句詩,老杜的“造化鐘神秀”。俗語說,一方水土養(yǎng)一方人,對人如此,對物也如此。
武穴山藥,絕不同于我平日所見山藥,那是真正的佛手哎,胖乎乎的,伸出手指,掌心一窩,甚而至于能裝下一酒杯水而不溢!段饔斡洝分校粕娙藚⒐毭季阍,說是“三朝未滿的孩童”,如何能吃。
我初見佛手山藥,此感大略相同。
天地造化之奇,以至于斯。
山藥入菜,入飯,我以為,以易消化者相配,蘿卜可以,蓮藕可以。誰知,武穴人有更絕之法。
最讓人稱道的,是山藥魚肉丸子湯。
取魚一條,入鍋蒸熟,直到筷子一撥,肉骨分離,只剩一副魚骨為宜。山藥除皮蒸熟。然后,將二者放置冷卻,入臼搗碎為泥。舀起,放入瓷盆,與蛋黃相摻,充分攪拌結合,團成小丸子,下到鍋中,熟即舀起,一勺一個,入口即化。
其色清白微黃,其味鮮而不膩。
如要以人作比,此饌如西施,美而不妖,有國色而不張揚,水袖輕揚,純?yōu)橐恍〖冶逃褚印?/p>
當然,此地吃法很多,如山藥片炒肉,山藥、扁豆與紅棗肉同蒸,做成山藥扁豆糕,也另有風味,但不及山藥魚肉丸子湯。
山藥魚肉丸子湯,實能上得國宴。
山藥半熟切片,薄如紙,光如瓷,可以涼拌。首先,將山藥片堆壘盤中,如寶塔狀。上放木耳、香菇,還有金針(不切)、蒜末,如塔頂。將瓷盤拿上桌。然后,將調好燒沸的老醋、小磨香油、辣子油,攪拌一起,順著塔頂淋下,“吱”一響。放一會兒,讓汁水與菜充分浸潤,筷子一堆,菜肴散開即食,很美。
這是朋友的做法。
朋友是武穴人,美食家。
還有一法,是他自創(chuàng),佛手山藥不除皮,蒸熟放冷,然后剝皮,持在手里佐酒。飲一杯冷酒,啖一口佛指,不覺熏熏然醉矣。
已矣哉,天下之至味矣!
【山藥食事散文】相關文章:
鐵棍山藥07-13
滁河憶事散文03-21
人世間的這些事散文04-08
螞蟻搬食11-02
螞蟻搬食07-13
零食07-13
食草記07-13
螞蟻搬食作文03-06
食淚的蝴蝶07-13
馬蜂媽媽找食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