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雎不辱使命》《戰(zhàn)國策》比較閱讀練習及答案
文言文
【甲】秦王怫然怒,謂唐雎曰:“公亦嘗聞天子之怒乎?”唐雎對曰:“臣未嘗聞也!鼻赝踉唬骸疤熳又,伏尸百萬,流血千里!碧砌略唬骸按笸鯂L聞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頭搶地耳!碧砌略唬骸按擞狗蛑玻羰勘嘏,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縞素,今日是也!蓖Χ。
秦王色撓,長跪而謝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諭矣:夫韓、魏滅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選自《唐雎不辱使命》)
【乙】秦、魏為與①國。齊、楚約而欲攻魏,魏使人求救于秦冠蓋相望②秦救不出。魏人有唐睢者,年九十余,謂魏王曰:“老臣請出西說秦,令兵先臣出可乎?”魏王曰:“敬諾!彼旒s③車而遣之。唐睢見秦王,秦王曰:“丈人芒然④乃遠至此,甚苦矣。魏來求救數(shù)矣,寡人知魏之急矣!碧祁υ唬骸按笸跻阎褐倍炔恢琳,是大王籌策之臣無任⑤矣。且夫魏一萬乘之國,稱東藩⑥,受冠帶,祠春秋者,以為秦之強足以為與也。今齊、楚之兵已在魏郊矣。大王之救不至,魏急則且割地而約齊、楚,王雖欲救之,豈有及哉?是亡一萬乘之魏而強二敵之齊、楚也。竊以為大王籌策之臣無任矣!鼻赝踵叭怀钗,遽發(fā)兵,日夜赴魏。齊楚聞之,乃引兵而去。魏氏復全,唐睢之說也。
【注釋】①與:黨與,同盟者;②冠蓋相望:出使(秦國)的車輛絡繹不絕;③約:準備;④芒然:失意的樣子,這里指疲憊;⑤任:能力;⑥“稱東藩,受冠帶,祠春秋”:(臣服于秦國),成為秦國東面的屏障,接受秦國的政治制度,春、秋兩季給秦國交納祭祀的貢品。
——《戰(zhàn)國策》二十五·魏四
25、解釋下列句中加點詞的意思錯誤的一項是( )(2分)
A.長跪而謝之 (道歉) B.天下縞素(穿喪服)
C.魏來求救數(shù)矣 (多次) D.魏急則且割地而約齊楚(相約)
26、下列句中加點詞的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2分)
A.且秦滅韓亡魏 魏急則且割地而約齊、楚
B.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竊以為大王籌策之臣無任矣
C.先生坐,何至于此 大王之救不至
D.而君逆寡人者,輕寡人與 以為秦之強足以為與也
27、用“/”給下面句子劃分朗讀節(jié)奏。(限兩處)(1分)
魏使人求救于秦冠蓋相望秦救不出
28、把下面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4分)
。1)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頭搶地耳。
。2)是亡一萬乘之魏而強二敵之齊、楚也。
29、【甲】【乙】兩文里,唐睢都成功地勸說了秦王。不同之處在于甲文靠 讓秦王屈服,乙文憑 讓秦王信服。(2分)
30、《戰(zhàn)國策》善記言,兩文中的人物對話都非常精彩,請分析【甲】【乙】兩文的劃線句子的言外之意。(2分)
【甲】
【乙】
答案解析:
25.D 26.C 27. 魏使人求救于秦| 蓋冠相望| 秦救不出
28.(1)平民發(fā)怒,也不過是摘掉帽子赤著腳,用頭撞地罷了。
(2)就失去了一個擁有萬輛兵車的魏國,反增強了與秦國敵對的齊、楚兩國啊。
29.武力,;利益(道理)
30.(甲)秦王用“伏尸百萬,流血千里”的后果對唐睢進行戰(zhàn)爭恫嚇,逼迫他答應自己的條件。
(乙)秦王表面上很尊敬唐睢,但真實的想法卻是:你們已經(jīng)來過多次了,我還是不會出兵的,你就別再費口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