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九曲亭記》的閱讀答案
、僮诱斑w于齊安,廬于江上。齊安無名山,而江之南武昌諸山,陂陀蔓延,澗谷深密,中有浮圖精舍,西曰西山,東曰寒溪。依山臨壑,隱蔽松櫪,蕭然絕俗,車馬之跡不至。每風(fēng)止日出,江水伏息,子瞻仗策載酒,乘漁舟,亂流而南。山中有二三子,好客而喜游。聞子瞻至,幅巾迎笑,相攜徜徉而上。窮山之深,力極而息,埽葉席草,酌酒相勞。意適而反,往往留宿于山上。以此居齊安三年不知其久也。
、谌粚⑦m西山,行于松柏之間,羊腸九曲,而獲少平。游者至此必息,倚怪石,蔭茂木,俯視大江,仰瞻陵阜,旁矚溪谷,風(fēng)云變化,林麓向背,皆效于左右。有廢亭焉,其遺址甚狹,不足以席眾客。其旁古木數(shù)十,大皆百圍千尺,不可加以斤斧。子瞻每至其下,輒睥睨終日。一旦大風(fēng)雷雨,拔去其一,斥其所據(jù),亭得以廣。子瞻與客入山視之,笑曰:“茲欲以成吾亭邪?”遂相與營之。亭成,而西山之勝始具。子瞻于是最樂。
、畚粲嗌倌,從子瞻游,有山可登,有水可浮,子瞻未始不褰裳先之。有不得至,為之悵然移日。至其翩然獨(dú)往,逍遙泉石之上,擷林卉,拾澗實(shí),酌水而飲之,見者以為仙也。蓋天下之樂無窮,而以適意為悅。方其得意,萬物無以易之。及其既厭,未有不灑然自笑者也。譬之飲食,雜陳于前,要之一飽,而同委于臭腐。夫孰知得失之所在?惟其無愧于中,無責(zé)于外,而姑寓焉,此子瞻之所以有樂于是也。
22.蘇軾愛自然,愛探究。我們學(xué)過他探究石鐘山得名的文章,在此文中他提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觀點(diǎn)。(2分)
23.聯(lián)系上下文,說出第3段中的“焉”指代_________________(1分)
24.聯(lián)系蘇軾的生活背景,第1段中的“遷”應(yīng)解釋為____;請說明“遷”字對文章的主旨起到什么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25.文章題為“九曲亭記”,然而在第1段和第3段中的很多內(nèi)容似與“九曲亭”無關(guān),你是怎樣認(rèn)識這個問題的?(3分)
26.文章中的.蘇軾這一人物形象栩栩如生,主要是從人物的_____、_____、_____幾方面來刻畫的。(3分)
參考答案:
22.事不目見耳聞而臆斷其有無,可乎?(2分)
23.游歷之樂。(1分)
24.貶官(1分);蘇軾當(dāng)時正過著謫居生活,但他并未消積遁世,而是杖策載酒,寄情山水。而這個“遷”字更反映出蘇軾豁達(dá)、樂觀的個性特點(diǎn)和追求“適意而悅”的人生境界。(3分)
25.文章雖題為“九曲亭記”,但全文是圍繞“適意而悅”這個中心,來表現(xiàn)蘇軾的曠達(dá)胸懷和樂觀性情的。首段寫蘇軾在謫居生活中常杖策載酒,渡江游覽武昌諸山的情景,為下文作鋪墊,而末段為回憶青年時期的蘇軾對山水自然的鐘情,從而透露出蘇軾“適意而悅”的內(nèi)涵。(3分)
26.動作、神態(tài)、語言(3分)
【《武昌九曲亭記》的閱讀答案】相關(guān)文章:
《喜雨亭記節(jié)選》閱讀答案06-07
滄浪亭記閱讀答案03-14
《黃州快哉亭記》閱讀答案03-10
零陵三亭記閱讀答案03-14
《愛蓮說》《書幽芳亭記》閱讀答案03-10
醉翁亭記閱讀及答案10-21
《墨池記》閱讀答案03-13
尋石記的閱讀答案01-22
豁然堂記閱讀答案07-31
木假山記閱讀答案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