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幽夢讀后感(通用8篇)
當(dāng)閱讀了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需要好好地就所收獲的東西寫一篇讀后感了。到底應(yīng)如何寫讀后感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古典幽夢讀后感(通用8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古典幽夢讀后感 篇1
綠窗蘭舟,迤邐情深;卷起半簾,一彎明月;白狐火狐,獵手紀(jì)事;金色玫瑰,夢游大地。字字珠璣,漫卷書香,一時些許微醺,迷醉途中,輾轉(zhuǎn)把玩,不忍釋手。
綠窗春夢,詩意的名字,想必博名亦是神來之筆,掩卷沉思時的收獲,否則,這等魅惑的字眼怎能信手拈來?
初讀綠窗的文字,以為大學(xué)學(xué)究之文,透著古樸與端莊,品香茗,搖香扇,一襲旗袍,兩只玉環(huán),三言兩語,一幅女才子矜持不茍言笑,拒人千里之感。再細(xì)讀文字,發(fā)現(xiàn)生性率真,豪爽耿直,且有巾幗不讓須眉之感,乃感嘆,文如其人最匹配。散文的真性情由綠窗再次闡釋。
或許承德的山莊蘊(yùn)藉著太多的古樸厚韻,或許大學(xué)的校園旖旎著一派溫馨靜謐,亦或許壩上草原的秀美豐贍滋養(yǎng)了讀書人,無論如何,隨著深入文中,一股特殊的味道撲面而來,我聞到了三股氣息。
《綠窗還似蘭木舟》詩情畫意,柔情悱惻,一首首詩詞漫不經(jīng)意間帶你走入江南水鄉(xiāng),斷草殘雪,紋理細(xì)膩,惜墨如金
“錢見柳意態(tài)幽嫻,豐神秀媚,玉貌珠冠,眼波如月,且活潑伶俐,口吐錦繡,縱談詩景,不讓須眉。”
輕描淡繪,倏然間一幅江南水鄉(xiāng)圖躍然紙上,錢謙益與柳如是的浪漫相識相見慢鏡頭回放。
詩詞自有詩詞韻,行文自有行文術(shù)。仔細(xì)品讀綠窗文字,馨香來自“雕鏤玉砌”,深厚的古詩詞底蘊(yùn),飽讀詩書的根基令文字“活色生香”,同樣是引用,詮釋,自有新意,不蔓不枝,火候地道。
“遇著,已是極稀,誰先拉住誰都好。只要傾空心地,全部長成愛的森林。沖破障礙是必須的,但障礙也無非是紙老虎!
短短幾句,擲地有聲,睿智靈透,不能不說是綠窗真性情的袒露。
“這些聰明率性的女人,這些果敢忘情的男人,互贈滿籮滿筐的愛,同時獲得精神的圣潔。歷史的長空曾經(jīng)泊過這樣一只只璀璨的小舟,因而云卷云舒!
寥寥幾句,看似平淡實則是情感內(nèi)蘊(yùn),理智不失感性,讀罷啟迪心智,燃起激—情,天空一片明媚燦爛。這或許就是文字的收獲,精神的慰藉。
《綠窗還似木蘭舟》短小精悍,詩詞墨香,力透紙背,猶如一幅玉器,玲瓏剔透。文字的意境著眼于“愛”字,破卻一切世俗,禮教,探幽人性之本質(zhì),不能不說是“言之成趣,言之有理,言之有物”。
《卷起半簾舊時月》雖是一則讀后感,但文字同樣散逸出濃郁的古典雅韻。
董橋乃香港多家媒體編輯,早年留學(xué)歐美,可謂飽學(xué)“東西”,長期的文字熏染,自成一派,滿紙風(fēng)月卻又深蘊(yùn)文化,既可談女人的嫵媚,性感,又可聊歐洲的巴洛克,文藝復(fù)興;既談四十男人的不惑,也談妙齡少女的懷春;有時狂放不羈,不忌世俗;有時又風(fēng)—花雪月,沉香閨中。由于文字的個性,自成一派。
“讀董橋《舊時月色》,不一定要有月,不一定要倚窗,不一定要手捧香茗,不一定要熟讀宋詞。月在書梢,窗在書欞,香茗在泛黃的印紙上,宋詞在搖曳的字里行間”。
藝術(shù)地感悟,妥帖地描摹,董橋文字的“魂魄”便已顯露一半,但沒有唐詩宋詞的熏染,同樣是誦讀,怕不會有深深的印記吧?芍^心有靈犀一點通。作者與讀者的相識可以跨越千年,因為他們的“磁潮有著相吸的物理特性。
“每晚讀著,把書房階前的花影,幻化成窗外婆娑的樹影,臺北故宮的水中月色,鋪成床頭的一束橘紅”。
沒有旖旎的情思,沒有想象的翅膀,恐怕不會飛躍千里去臺北的故宮暢游吧,沒有浪漫的意識,沒有知性達(dá)觀的心態(tài),恐怕亦不會有“一束橘紅的”的品味吧。
“董橋儼然怡紅公子了。花開千朵,有紫陌云開的芙蓉勝境,自然也有惋惜堪憐的點點落紅:容貌性情極似英國作家吳爾芙的艾麗佳,有時心情好到要飛,忽爾夜半悄悄跑出去抱著那株白樺樹大哭。”
沒有進(jìn)入佳境,沒有惺惺相惜的橋梁,恐怕不會領(lǐng)略到董橋文字的精髓,此謂悟性,一種藝術(shù)的感覺,一種性情的熏陶,一種敏銳的觸覺。
“董橋的心中,一定有個后花園,世界再紛繁,那一片天空始終窗竹影搖,月色翩然,晝,與閑章、印石發(fā)展深戀,夜,與古瓷、書畫共沐雨云。”
語言的美在于韻律,但韻律屬于“刀削斧鑿”范疇,需要長年累月的積累。底蘊(yùn)在于選擇,一種意象就是一種情趣,閑章,印石,古瓷,書畫乃高雅之物,連綴在一起,便成了“珍珠”,熠熠閃光。連綴的絲線則是匠心,。
“知道是老家伙,卻從沒細(xì)致打量過。又想念老家紅木柜子上擺著的幾個扁扁的匣子,上面是班駁的暗紅花影,晃著小小的銅環(huán)。有一種想觸摸的沖動,可是離故鄉(xiāng)離老屋也有些遠(yuǎn)了!
為文首講意境,也即“氣質(zhì)”,二則是“架構(gòu)”,高者乃深思熟慮,巧妙布局,但有時流于雕琢之感,“行云流水”則是可遇不可求,是一種情感的自然流淌,如水,看似無章法,四處流溢,但終歸滴水匯成河,河水融成江海,“興之所至,下筆入流”說的就是此理。在讀者品味董橋意猶未盡時,綠窗的筆鋒自然轉(zhuǎn)折,老屋則是鄉(xiāng)情,親情的代表,一句故鄉(xiāng),老屋也有些遠(yuǎn)了陡升悵惘,一種莫名的感動涌上心頭,恣肆的淚水瞬間模糊了雙眼,因為想起了年邁的父母,難舍的“根脈”情節(jié)。有詩詞文韻,更有親情血脈,這種混合可想而知對于讀者的“殺傷力”。
綠窗一直做著春夢,那是文字森林的的格林童話,那是冰雪世界的伊索寓言,那更是精神世界的一種盛世蓮花,我不能打擾她,沒準(zhǔn)現(xiàn)在正一簾幽夢入春來呢!
古典幽夢讀后感 篇2
《古典幽夢》是開學(xué)以來全班共讀的第二本書,與第一本一樣,它是一樣的深刻,一樣的意義雋永,一樣的令我受益匪淺。
翻開書,古樸凝重的歷史氣息撲面而來,仿佛推開了一扇爬滿藤蔓布滿塵埃的青銅大門,伴著“吱呀……”的聲音,一個全新的世界在你的面前徐徐展現(xiàn)!
作者朱以撒先生是一個善于感悟世界,感受自然,感懷歷史痕跡的人。他看世界的眼光和視角是與眾不同的,他總能發(fā)現(xiàn)生活中被我們忽視的過往的生活氣息,心底涌起情感的浪濤,并用細(xì)膩的文筆淋漓盡致地把它呈現(xiàn)于紙上,讓我們通過他的文字同樣地沉浸在對歷史的追憶留戀中無法自拔。
在書中作者引領(lǐng)我們走近大自然,去感受山峰崖壁,感受古樹垂藤,感受荒原田野,感受河海大洋,感受它們的真實,它們脈脈涌動的生命氣息。它們身上有多少歲月匆匆走過的痕跡,撫摸著它們,仿佛跨越了千萬年的時光,與那個時代掌心相貼,情感相連。
作者本人就是專門從事書法研究藝術(shù)的大家,在書中,他也提到了“書道”的精髓,令我印象深刻。當(dāng)今社會,電腦,手機(jī)等高科技使人們生活十分便利,可同時也帶來負(fù)面的東西,作者筆鋒畢露,一針見血地點出現(xiàn)在社會的空洞淺薄,人與人的交流很多的時候由電腦打出的方塊字實現(xiàn),文字雖然清晰,但冰冷沒有絲毫的情感,從那些字中,我們找不到生命氣息,人與人的交流,就被這方塊字阻隔,手寫的字則大不相同,從那些或飛揚(yáng)、或小巧的字體中,我們能感受到對方的情緒和內(nèi)心,他的快樂、憂愁、焦急……,都能明白而坦蕩地顯露在紙上。在字里行間,這種心的交流是多么美妙。
之所以稱它為書道,是因為“道為本,技法為末”。道,是精神,是一門藝術(shù)學(xué)問,而技法只是細(xì)枝末節(jié)。道才是古樹的根基。沉浸在揮毫筆墨中,看著指間筆走龍蛇,或大氣或清逸的字如行云流水般躍然于紙面,那份瀟灑與酣暢淋漓是旁人所無法感受的。
《古典幽夢》毋庸置疑是一本好書,它記錄了滄桑古物背后的歲月流年,提醒我們那些過往中的遷變,那些曾經(jīng)的輝煌,當(dāng)它一朝成為過去,有多少人還會為他牽動哪怕一絲心弦?通過這些古物,我看到了這虛假的世界僅存的真實!正如書中四字所言:“書痕屐履”,這本書在我的心中印下了深深的痕跡,如木屐的足印,難以抹去!
古典幽夢讀后感 篇3
煮一壺清茶,見薄煙裊裊。執(zhí)筆揮毫,散下幾縷浮華。沉浸于書中那談?wù)劦哪阒校w會著那古典之韻。
細(xì)細(xì)品味朱以撒先生的《古典幽夢》,徜徉于歷史的輪回之間。合上雙眼,竟是初次浮現(xiàn)出那殘破的磚瓦與古老的文物。方知何謂“千百年彈指一揮間,許多傾國傾城的記憶都已飄散無存……”在這忙碌緊張的日子里,莫非真使人缺乏了撥開線裝書的黃頁細(xì)細(xì)找尋的耐心?
觸摸著古典的絲絲涼意,擔(dān)心有一天,這些由一段段歷史積淀而成的東西終將還是會被隱沒在人們倉皇行進(jìn)的塵煙里。便如那古城洛陽,隨著時代的更替,歷史的變遷,愈濃愈烈的脂粉之氣漸漸地將那份古雅隱藏……
臨安初雨,路人卻無心賞花;古寺佛塔,已不見舊時盛況;千年瓦當(dāng),亦掩于塵土之中。還有誰呤詩作畫,嘆春暖秋涼?還有誰月下獨酌,賞一江秋水?還有誰苦苦追尋,那古典之夢?
在此喧嘩的鬧市間,在如品一本好書,體會其中深意;聽一闕古典,穿行歷史之中,游一處佳境,賞那江山如畫。耳畔再次響起絲竹之聲,仿佛又遇江水悠悠,踏過青石板上,古木檀香小筑映入眼簾,見一把油紙傘……
置筆,輕嗅著淡淡的油墨之香,循著那一簾幽夢,繼往我那漫長的古典之旅……
古典幽夢讀后感 篇4
沉浸文字中真是一件趣事!閱讀朱以撒先生的`《古典幽夢》,在掩卷沉思間,思緒不禁幾度倘徉!橫亙歷史的年輪,來感懷這千百年的崢嶸歲月!
《古典幽夢》中有太多能觸動我的心靈之處。作者以優(yōu)美的筆觸描寫再現(xiàn)歷史的原貌,作者體會到了現(xiàn)代人對于歷史的迷惘,精湛獨到間卻又不知不覺露出了難以言表的淡淡憂傷,這與我們之前度過的《長歌當(dāng)嘯》有所不同,在這本書中你可以領(lǐng)悟到對時光流逝的傷感和對于人生存在意義的困惑……
“如此樸素的田野可以幻化萬千植物的動人色澤,滋養(yǎng)蒼生經(jīng)久無絕衰,這就是永恒吧”;“生命短若蜉蝣,數(shù)小時就終結(jié)一個生命周期,卻也不會被田野拋棄”;“生命不可能如萬花筒似的每天都有眼花繚亂的巨變,那樣的生命雖花哨艷麗都是極不可靠”。這是我對書中好言好句的摘抄,它們給我?guī)淼牟粌H僅是觸動,而是心靈的升華!
歷史的腳步從未放緩,在本子上寫作的時光已從指縫間悄悄地溜走,那樣的默無聲息,但我卻能真切的感覺到時光賦予了我什么,那就是心靈的浴火重生。
在這樣的時代,我們在不知不覺間都陷入深深的枷鎖里,大多的事物禁錮著我們的心。最后我們只會越陷越深,甚至找不回失去的自我。
所以我們要改變,讀一下《古典幽夢》吧,它會給你帶來的驚喜!
古典幽夢讀后感 篇5
一本《古典幽夢》,讓讀者沉浸在散文的世界中了,閱讀完這本朱以撒先生寫著的散文集,讓我感覺到了散文的澎拜的力量。這一篇篇散文像疾風(fēng)驟雨一般剝拉著我腦中陳腐得如同落葉般的文學(xué)。于是,我感受到了最美的文學(xué)形式——散文。
讀完這一本散文,不覺讓人有些舍不得放下,書中那些精美的語句,將作者的內(nèi)心表達(dá)的淋漓盡致。讀完散文的最大收獲,就是我發(fā)現(xiàn)了散文的閱讀方法,我們要深入了解作者內(nèi)心的想法,就必須去鉆研那些精美的句子,從這些精美的句子中,你就會發(fā)現(xiàn),原來文學(xué)世界和現(xiàn)實世界都是這樣的美麗動人,這些華麗的句子,正是作者對于某些事情的經(jīng)驗體現(xiàn)。
閱讀這本《古典幽夢》還有一個很大的感觸,就是能夠讓我陶醉在文學(xué)的世界中無法自拔,剛翻開這本書時,我就已經(jīng)被深深的吸引了,在讀過一篇篇散文后,我的感觸越發(fā)強(qiáng)烈,我想要走進(jìn)田野,感受那淳樸的鄉(xiāng)土風(fēng)情,我想要赤足而行,盡情解放自己的天性,我想要洗耳傾聽,使自己的心沉寂下來,我更想要仰望蒼天,使自己在無盡的月夜中感受孤獨的悲涼……
那些古物,已隨云煙消散,那些古人,也已轉(zhuǎn)瞬即逝。不過,我仍是不忘對他們的一種敬佩,那是一種跨越千百年的深深的敬意。我想,如果能像流水一樣回溯,那些亦夢亦幻的場景,必會像浮出水面的古船一般在夢醒時分,再一次獲得新的泉思。
這就是”古典幽夢”吧!
古典幽夢讀后感 篇6
剛拿到這本嶄新的`《古典幽夢》時,我就被這散發(fā)著藝術(shù)氣息的四個黑體字所深深地吸引,一個個壯觀的場面就在腦海中閃現(xiàn),喚起我沉睡已久的好奇心。
《古典幽夢》中有太多的句子使我感慨,使我震撼。作者朱以撒先生以樸實而又優(yōu)美的筆斛重現(xiàn)了當(dāng)年歷史的原貌。在作者筆下,我嗅著淡淡的墨香,驀然沉醉于懷古情思中。我尋夢一回,開始了行古典之旅。
沉心觀望,我仿佛身處鄉(xiāng)間田園,赤足行走在松軟的泥土上。我不禁想起作者的一言佳句:“稻穗的鋒芒不停地摩擦著我的腿腳,那奇癢處我知道是蚊蟲乘機(jī)對我裸露的部位進(jìn)行了襲擊!敝煲匀鱿壬鷽]有用呆板的語言,更沒有用華麗的語言,只是用真情實感的流露,就描繪了一幅惟妙惟肖的具有鄉(xiāng)村風(fēng)味的卷帙,可謂是妙筆生花。
側(cè)耳傾聽,我仿佛置身琳瑯滿目的古物前。尾隨作者一起洗耳傾聽唐朝大詩人杜牧的心聲,見證他借古諷今,懷才不遇的言論,以及作者的真情敘說:“只有中意它那粗糙古厚,那種愣頭愣腦的氣度。我想沐浴過秦時明月漢時風(fēng)雨,才有這等模樣!
確實如此,古樹、古橋、古宅、瓦當(dāng)、古船……雖已破敗不堪,斑駁陳舊,但只有它們見證了歲月流逝,歷經(jīng)了歷史滄桑,看透了興盛衰敗。也只有它們,唯有它們能引領(lǐng)我們的懷古思情。
不忘古典,追尋幽夢。牢記歷史,緬懷歷史!
古典幽夢讀后感 篇7
最近我正在讀《古典幽夢》這本書,這是一本散文集,我被文中的美景所淘醉,被文中的人物所感動。
本書中《赤足而行》讓我記憶深刻,文中描寫初夏月下的原野朦朦朧朧,影影綽綽。月在云中穿行,色澤因月隱月現(xiàn)而深淺不一,抬頭矚望滿天星斗,腳下卻是如此蒼老和深厚的土地,星空更有神秘感和誘人的魅力,它開啟了人類的美妙想象。作者雖然描寫月夜的美景,但作者更加熱愛人們?nèi)赵恍凶叩墓さ。不管是黃上地也罷,黑土地也罷,都是那么的樸實無華,這樣的土地引得作者只想赤足而行,讓腳去感受土地那熟悉而愜意的味道。
作者發(fā)現(xiàn)現(xiàn)在的青年為了自己的夢想而遠(yuǎn)離生養(yǎng)他們的土地,熱衷于獨步異鄉(xiāng),但這些青年忘了農(nóng)民的樸素,忘了滿倉的碩果都是土地賞賜。他們哪怕現(xiàn)在在異鄉(xiāng)過著百無聊賴的生活。
不管怎樣不能再回到農(nóng)民的作者卻發(fā)現(xiàn)自己對土地有了更深的感恩情緒。作者只能時常登高去親近土地為了延續(xù)他對土地的思念。正如作者覺得:一個人如同一粒微塵,無論怎樣飛揚(yáng)怎樣喧鬧,末了還是要落實在土地上。
作者在山中感受著土地末修整過的天然隨意,登頂后看幽鳥相逐清風(fēng)與歸,那時的作者懷古、懷遠(yuǎn)、遠(yuǎn)眺。作者此時既快活又傷感,因為“巨大的城市把鄉(xiāng)村吸干了!
所以,讓我們有這種感悟,趁現(xiàn)在讓我們赤足而行,要不然當(dāng)土地被水泥制品覆蓋,我們將永遠(yuǎn)無法體會土地的親撫了。
古典幽夢讀后感 篇8
翻開這本書,就如展開了幅畫卷,藍(lán)天白云,四季變化,都活生生的展現(xiàn)在我的眼前,僅僅看了一小段后,我不禁感慨作者的文筆實在是太精妙了。
“洗耳傾聽”帶給我們的是極其奇妙的音樂,有時泉水叮咚,有時夜鳥呢喃,有時則是樹葉碰撞發(fā)出的沙沙聲,瞧這大自然的音樂,多么動聽!但是現(xiàn)在我們聽到的只有城市中喧囂的市井聲,車聲。去努力聆聽這生活中美的聲音吧!這是一篇散文帶給我的啟發(fā)。
“赤足而行”是告訴了我,土地已與人們越來越遠(yuǎn)了,鋼筋混凝土早已把我們與土地隔絕,只有農(nóng)民,也只有農(nóng)民會赤足而行,干活于田間,與土地親密的接觸,一腳起,一腳落都是在與土地交流。
到底是什么時候,我們與土地有了隔膜呢?或許,從現(xiàn)在開始,我們可以去赤足而行,要不然有一天,所有的土地都被蓋上了厚厚的混凝土,到時候,我們就再也無法與土地親密的接觸了。
【古典幽夢讀后感(通用8篇)】相關(guān)文章:
一簾幽夢04-30
古典憂傷 讀后感08-12
心中的一簾幽夢02-04
古典的中國 讀后感08-15
希臘古典神話讀后感08-12
幽幽夢里別經(jīng)年散文01-08
一簾幽夢作文400字10-28
一簾幽夢作文600字04-04
一簾幽夢作文750字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