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顏淵篇讀后感
讀完一本經(jīng)典名著后,大家一定都收獲不少,為此需要認真地寫一寫讀后感了。那么你會寫讀后感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論語顏淵篇讀后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論語顏淵篇讀后感1
《論語》作為一部涉及人類生活諸多方面的儒家經(jīng)典著作,許多篇章談到做人的問題,這對當代人具有借鑒意義。 其一,做人要正直磊落。孔子認為:“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雍也》)在孔子看來,一個人要正直,只有正直才能光明磊落。然而我們的生活中不正直的人也能生存,但那只是靠僥幸而避免了災禍。按事物發(fā)展的邏輯推理,這種靠僥幸避免災禍的人遲早要跌跟斗。 其二,做人要重視“仁德”。這是孔子在做人問題上強調(diào)最多的問題之一。在孔子看來,仁德是做人的根本,是處于第一位的�?鬃诱f:“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文�!�(《學而》)又曰:“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八佾》)這說明只有在仁德的基礎上做學問、學禮樂才有意義。孔子還認為,只有仁德的人才能無私地對待別人,才能得到人們的稱頌。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里仁》)“齊景公有馬千駟,死之日,民無德而稱焉。伯夷、叔齊餓死于首陽之下,民到于今稱之。”(《季氏》)充分說明仁德的價值和力量。 那么怎樣才能算仁呢?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顏淵》)也就是說,只有克制自己,讓言行符合禮就是仁德了。一旦做到言行符合禮,天下的人就會贊許你為仁人了�?梢姟叭省辈皇窍忍炀陀械�,而是后天“修身”、“克己”的結(jié)果。當然孔子還提出仁德的外在標準,這就是“剛、毅、木、訥近仁�!�
再來看看孔子對于君子的看法�!熬邮碂o求飽,居無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學而篇)“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為政篇)“君子無所爭,必也射乎!揖讓而生,下而飲,其爭也君子�!�(八佾篇)“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薄熬佑G言而敏于行�!�(里仁篇)“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養(yǎng)民也惠,其使民也義�!�(公冶長篇)“質(zhì)勝文則野,文勝質(zhì)則史。文質(zhì)彬彬,然后君子�!薄熬硬⿲W于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雍也篇)“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述而篇)“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顏淵篇)“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子路篇)“君子上達,小人下達�!�(憲問篇)“君子義以為質(zhì),禮以行之。孫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薄熬忧笾T己,小人求諸人。”(衛(wèi)靈公篇)“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薄熬佑芯潘�。
論語顏淵篇讀后感2
真正用心去讀《論語心讀》,會有很多的啟悟,與其說是我讓空軍隊讀思《論語心讀》,不如說空軍隊促進我更用心讀《論語心讀》。十一篇的感受,寫得最好的是何潤梅和鐘元香,真的能用經(jīng)典和柳局教育智慧來反照自己的教育行為,思考怎樣去落實真正的素質(zhì)教育。
《顏淵篇十二》也讀了多遍了,但是真正深入去讀,發(fā)現(xiàn)以前的閱讀真的有很多“漏網(wǎng)之魚”,真?zhèn)€是時讀時新。
1、“克己復禮”難在哪里?
此篇第一章講的是顏回問仁,孔子告訴顏回是“克己復禮”,具體怎么做才是“克己復禮”呢?孔子告訴顏回“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蔽矣浀眠@四個“非”有一個很經(jīng)典的圖片:四只猴子一個蒙住眼睛,一個捂住耳朵,一個蓋住嘴巴,還有一個忘記動作了,就是形象表達孔子這“四非”。顏回真是聰穎,孔子說到這里,他就知道該怎么做了:“回雖不敏,請事斯語矣�!保ㄎ译m然遲鈍,也要照您的這話去實行。)顏回真是悟性高呀,孔子講到這個份上,他已經(jīng)懂得怎么做了,一般人根本無法做到。為什么?首先要非常明確什么是真正的禮,雖然孔子經(jīng)常講“禮”,但是大家要注意,孔子從來不給學生“標準答案”的,他的回答都是活的',都是直指人性和生活給出的“個性化答案”,所以,要真正弄明白了“禮”在生活中的具體表現(xiàn),還得需要一個“活思維”去理解,去敏銳捕捉到才能去落實。所以我真的覺得顏回很厲害�;叵胛覀儸F(xiàn)在很多人,習慣了固定化思維,習慣了標準答案,如果老師給出這樣一個“活”的問題,他們根本無法真正去落實,就像現(xiàn)在很多中國的優(yōu)秀學生到了國外學習適應不了:國外給孩子的都不是“標準答案”的,當我們青睞國外教育的人性化和高明的時候,是否知道我們的老祖宗孔子早就是這樣做了。我們丟了自己的寶,還羨慕別人干什么?
2、因材施教之“問仁”:
孔子的因材施教在《論語》中多處呈現(xiàn),“問孝”一個明證,這一篇的“問仁”也是,對顏淵,孔子回答的是“克己復禮”,對仲弓,孔子要求他恭敬而無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對司馬牛,孔子要求他說話要謹慎。我們做伏羲教育的,真正落實素質(zhì)教育,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了解孩子,真正從孩子的角度、問題去選擇我們的教育方式和方法。但是能做到的極少,為何?因為抱住成人的我執(zhí)太重,沒有真正放下自己,放下成人世界的種種人情世故,清空自己的成人判斷去看待孩子的問題。想做好教育,心要跟孩子一路,否則總是有隔。我想,孔子也是一個有童心的人(雖然孔子的學生年齡基本都是青年以上),“兩小兒辯日”就知道了,吳教授也是這樣的人,他們年齡再大,那顆童心依存。
“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zhì)”,這種慧眼不容易練就,孔子這雙眼太厲害,任何人在他面前都偽裝不了,做壞事的人怕孔子,記得我講“孔子三講”的時候就說過�,F(xiàn)在我慢慢也懂得通過學生的表現(xiàn)找到他思想的根源從而引導,這都是因為伏羲教育給我成長的機會,回想以前做了十幾年的教育,何嘗有這樣的敏感度和智慧?都是孩子來成就我們的。所以,也是孔子的弟子成就了孔子,弟子三千,形形式式,性格各異,對于酷愛學習的孔子來說,天天都在捉摸這些學生,他能不厲害嗎?
人人皆為堯舜,人人也皆能為孔子,“摹人”就是了,但是要知道怎么摹,《論語心讀》不是給我們很好的指引了嗎?
3、君子是最自在之人:
司馬牛問孔子什么是君子,孔子告訴他君子“不憂不懼”,司馬牛的悟性真的差一點,他不懂為什么不憂不懼就是君子。所以孔子還得告訴他“內(nèi)省不疚,夫何憂何懼”(問心無愧,有什么可憂愁、恐懼的呢?)孔子的話,自己做到了就能真正體會到他的人生境界了。“君子坦蕩蕩”,“君子不憂不懼”,所以君子才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他獲得了心靈的真正自由,他真正為自己而活,世間萬物俗世價值觀影響不到他的選擇,如如不動。很多人不明白這一點,甚至很多人覺得小人活得比君子輕松,時時要做君子,君子活得太累了。錯了,那是“假君子”,是修為不到的人,他們離真正的君子還很遠,覺得自己是君子,往往是小人:小人常戚戚呀!這在學傳統(tǒng)文化人方面最明顯,內(nèi)心渴望成為君子甚至圣賢,用道德標準要求自己,這本來無可厚非,但是他們往往放不下自己的私心雜念,外求外責太多,容易生怨,“在邦無怨,在家無怨”,真正的君子不管外面外人怎么對他,他都一笑過之,“無怨者真輕松”,怎么能不幸福?
其實,《論語》就是教人如何做一個幸福之人,就看你愿不愿意跟著孔子的真正智慧去修行了。
4、什么是明智和遠見:
我讀到“子張問明”這一章很震撼:“浸潤之譖,膚受之愬,不行焉,可謂明也已矣。浸潤之譖,膚受之愬,不行焉,可謂遠也已矣”(像水潤物無聲那樣的暗中挑撥,像切膚之痛那樣的誹謗,在你那里都行不通,證明你明智。暗中挑撥的壞話和裸的誹謗,在你那里都行不通,可以說明你有遠見�!娴木磁辶址g語言的精準和靈活)這個世界上心胸狹窄自私的人很多很多,一個真正想做事的人,想不遭受非議幾乎是不可能的。如何面對種種的非議和誹謗?孔子告訴你了。其實這一章聯(lián)系上一章來認識更明白:君子坦蕩蕩,何懼人言?一個人為什么容易被小人中傷?很簡單,因為在乎。你越是在乎小人的言行,小人就越得意,無形中縱容了小人的變本加厲。君子是“無我”的,無我者至剛,無欲則剛呀,我根本不在乎你說我什么,我活出我自己的真風采,你小人說我什么,我都不關痛癢,小人還有興致攻擊嗎?
我為什么感受這么深?就是因為我真的做到了:我能把個人的利益全部放下了,誰說我什么壞話我根本不放在心里,水過鴨背呀,所以我很自在,我很快樂�,F(xiàn)在帶空軍隊也是這樣,他們還遠遠不夠強大,身邊的阻力太大,他們面對種種困難缺少一個強大的內(nèi)心和智慧去解決,所以真的任重道遠呀!
5、我的問題跟棘子成一樣:
君子質(zhì)而已矣,何以文為?(君子本質(zhì)好就行了,追求那些表面紋飾干什么?)讀到棘子成跟子貢有關文與質(zhì)的關系,我想到我自己:我曾經(jīng)的思想跟棘子成一樣,覺得外在形式無關重要,本質(zhì)最重要,本質(zhì)好就夠了。子貢真有智慧,他一個比喻就把我點化了:虎豹之鞟猶犬羊之鞟。(去了毛的虎、豹皮,就如同去了毛的犬、羊皮一樣啊)是的,大家都知道虎豹比犬羊珍貴得多,區(qū)別虎豹和犬羊的是他們的毛,如果把毛去掉了,都是一樣的肉了,看不到差別了。這個給我什么啟發(fā)?身為老師,光有內(nèi)才不行的,還得要懂得說,有些知識分子只重視修煉內(nèi)功,覺得自己有文化有底蘊就夠了,不重視口才的鍛煉,生怕沾染”巧言令色”,君子欲訥語言而敏于行呀,如果拿著孔子這話來貶低口才的重要性,那也大錯特錯了,孔子本身就是口才一流的人,他在《論語》里說的話,都是針對每個人某些問題直指的“藥方”,有特指性的,如果把這種特質(zhì)性看出普遍性,那就出問題了。很多事情都是這樣,出發(fā)點是好的,但是往往做出來的效果不理想,問題就出現(xiàn)在對“文”的不重視了。真的是“文猶質(zhì)也,質(zhì)猶文也”,相得益彰呀!
6、孔子的一陣見血:
很多人死認孔子的“溫良恭儉讓”,在腦海里想象的孔子就是那個低頭恭敬之人。但真正研讀《論語》,你會發(fā)現(xiàn)孔子的真性情,孔子看問題的精準、言辭的犀利,對于有問題的人,他絕對不會跟他客氣,不管是什么官位的人。譬如季康子患盜,求教于孔子怎么辦�?鬃雍敛豢蜌獾卣f:“茍子之不欲,雖賞之不竊”(如果您不貪求過多,即使獎勵偷盜,他們也不會去做的。)孔子這回答夠狠了吧,一切的根源都出在自己的身上,居上位者自己身不正,怪什么風氣不好?這里前后三章都是季康子問孔子的問題,孔子的思想核心都是一樣的:自己先做好,自己做好了,下面的人就能做好了。
一樣道理,現(xiàn)在伏羲老師所遇到的很多問題,不要想著外找原因,一切的問題根源都在自己身上,改變自己,其他問題自然迎刃而解。
7、孔子的適可而止:
子貢請教孔子朋友之道�?鬃痈嬖V他:“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則止,勿自辱焉”(忠誠地勸告他,好好地引導他,如果他不肯聽從,就停止規(guī)勸,不要自取其辱。)孔子這“藥方”很重要,很多人做好人思想包袱太重,總是難為自己。其實孔子給的“幸福觀”中有一點很重要:愛自己!一個人只有真正愛自己,才有能力去愛別人�?鬃颖M心盡力去幫人,但是他不會難為自己,自己誠心誠意去勸告朋友就對得起自己了,如果對方不接受,也不要勉強了�!安幻銖姟钡娜瞬耪媸鏁�。就像家貞昨天跟我說的一樣,她陪吳教授去香港講課那幾天,就深深感覺到香港朋友待人之道就是讓他們感到很舒服很自在,熱情與尊重的尺度把握得很好,讓人舒服。想想很多時候接觸的學傳統(tǒng)文化的朋友,謙卑恭敬熱情過度,讓人渾身不舒服。其實,一個人,首先讓自己放松,讓自己快樂,才能有智慧去處理更多的事情。
感謝我們的孔子智者,感恩柳博士給我們的智慧引領,每周這樣讀讀《論語心讀》,也給我增長不少智慧呀!
【論語顏淵篇讀后感】相關文章:
論語讀后感08-17
論語 讀后感08-10
論語讀后感40010-28
論語讀后感100008-19
論語通譯讀后感07-10
論語通譯讀后感08-17
論語讀后感范文08-10
論語讀后感15篇11-15
論語雍也篇讀后感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