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天門山的讀后感
望天門山的讀后感
望天門山的讀后感
平日教學中,我最怕的就是古詩的教學。因為學生對古詩不甚感興趣,每當上古詩時,不是一問一答,就是老師一言堂。但是當《望天門山》這首詩講完后,卻沒有這種感覺,心反而里備感輕松。因為這節(jié)課我不光是在規(guī)定課時內講完,而且在課堂上沒有我反復冗長的講解,多數(shù)是我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認真回顧一下整個教學過程,有這樣一個設計環(huán)節(jié)牽引著我和孩子們,讓我感覺這首詩教下來很順利。
備課時,我反反復復看教材參考,自我感覺這首詩比較難講。怎樣避免課堂上的一言堂,同時又要帶動學生的興趣呢?于是在教學初設計這樣的導入語:李白的詩我們學了很多了,通過這些詩你覺得李白是個怎樣的人?孩子們都發(fā)表了自己的看法:有的說他是個豪邁的詩人;有的說他是個浪漫的詩人;有的說他是個大氣的詩人;有的說他是個非常有才氣、敢大膽想象的詩人等等,并隨口背誦了許多以前學過的李白的詩,我沒有想到的是孩子們還能例舉這么多的詩來證明。我趁勢說道:“沒想到你們對于李白了解得這么多,下面就請同學們跟隨李白去欣賞一段美景(望天門山的課件),欣賞結束后學生發(fā)出了由衷的贊嘆。
接著讓孩子們反復朗讀《望天門山》這首詩,說說這首詩給你留下什么樣的感受?孩子們結合詩人的風格,一下子就說對了這首詩的基調:壯觀。我緊接著發(fā)問:你是從哪兒知道的?我對難點適當點撥,抓重點字理解這首古詩,感悟這首詩的非凡意境。讓學生從“兩岸青山相對出”的“出”字中體會詩人敏銳的觀察力,精煉的語言,更讓學生從側面感受到天門山的形態(tài)美。這個“出”字,讓學生真正融進古詩中,融進意境中,感受到詩人激越的創(chuàng)作情緒。在我的引導下,他們既說出了天門山的險,又談到了楚江的`波濤洶涌。輕輕松松學懂了這首詩。
反思這節(jié)課,我沒有從以往常規(guī)的教學步驟教學這首詩,而是從詩人的風格上來作為突破口,既學了詩,又加深了對詩人的進一步的了解。看來學習古詩這種教學方法也是挺好的!
兩座高聳入云的山峰,就像一座天設的門戶,形勢非常險要。滾滾的長江水在中間把兩座山分開,江面上的霧氣在山頭迷漫繚繞,把天門山裝點得像仙境一般。碧綠的長江水卷起又高又急的水浪,從東面流到這里回旋澎湃,突然越過天門山向北面流去。一天,李白來游天門山,看見兩岸青翠的山峰相對地聳立著,面對滾滾流動的長江水心中非常高興就乘坐一條小船,順著江水緩緩地漂流著,就好像一條小船從太陽升起的地方駛來。于是李白就寫下了這首《望天門山》: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望天門山的讀后感】相關文章:
1.望天門山讀后感
2.望天門山的作文
3.李白《望天門山》
4.李白《望天門山》
5.望天門山作文
8.望天門山擴寫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