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則具有啟發(fā)性的哲理故事
情義的底線
唐朝中后期,裴垍被提拔為宰相。他的老友,在山西任縣令的高林聽說后,專程來道賀。裴垍很高興,設(shè)宴與高林飲酒敘舊。吃喝盡興后,裴垍說:“你要沒什么要緊事,就在這里多住些日子吧!”還拿出自己積攢的三百兩銀子送給他。
高林很感動,那之后,他住在裴府,吃吃喝喝。一天,高林醉醺醺地來找裴垍說:“你是朝廷的大紅人,不如把我調(diào)到京城來,弄個‘京府判司’當(dāng)當(dāng)?”裴垍為難地?fù)u搖頭說:“你是有才能,但這個職位不適合你。”
高林沒想到會碰釘子,整夜都沒睡好。第二天,他帶著一張空白的公務(wù)信箋來找裴垍:“我父母年邁、子女還小,可我那地方條件太艱苦,你就在這上面隨便寫幾個字,幫我在京城謀個差吧!”裴垍還是拒絕了。
高林不解地問:“你為何愿意款待我,卻不肯幫我這點小忙?”裴垍撕了那張公務(wù)信箋,說:“我在這上面寫字就代表朝廷,我怎能因與你有私交就亂來呢?三百兩銀子可以送,但一紙信箋卻不能隨便相贈!
人不能不講情義,但切忌因情義而逾越界限。做到公私分明,這便是重情義的邊界。
牧羊人與狼
牧羊人撿到一只剛剛出生的狼崽子,把它帶回家,跟他的狗喂養(yǎng)在一起。小狼長大以后,如有狼來叼羊,它就和狗一起去追趕。有一次,狗沒追上,就回去了,那狼卻繼續(xù)追趕,待追上后,和其他狼一起分享了羊肉。從此以后,有時并沒有狼來叼羊,它也偷偷地咬死一只羊,和狗一起分享。后來,牧羊人覺察到它的行為,便將它吊死在樹上。
這故事說明,惡劣的本性難以改變。
命運(yùn)互換的千里馬
有一白一黑兩匹馬,其中白色的是千里馬,天生就擁有強(qiáng)壯的.體魄,另外一匹黑色的馬稍微差一些。
兩匹馬一塊兒給主人干活。由于主人收入不穩(wěn)定,所以給它們的食物有時好,有時就壞。于是,白千里馬根據(jù)食物的好壞來決定奔跑速度,吃得好就跑快些,食物不好的時候就不是那么用力。但另一匹黑馬則一心一意,不管主人給的食物怎么樣,每次都會用力跑。
慢慢地主人發(fā)現(xiàn),那匹白馬有時跑得快,有時跑得慢,而黑馬越跑越快,于是在喂食物時,多給黑馬一些。這樣一來,千里馬就更生氣了,心想:你這么對待我,我也不用使勁跑啦!反正我有能力,你不給我千里馬的待遇,我也就不用為你出力。又過了一段時間,主人感覺白馬跑得不如黑馬快,而且越來越慢。終于有一天,他決定把白馬放到磨房拉磨。
從此,白馬在磨房被蒙著眼睛,吃著粗糙的食物,日復(fù)一日地繞著磨轉(zhuǎn);黑馬則跟隨主人在外面馳騁,跑得也越來越快。
【三則具有啟發(fā)性的哲理故事】相關(guān)文章:
哲理的故事08-25
不同的哲理故事03-01
酒的哲理故事02-28
教育的哲理故事02-27
管理的哲理故事02-25
自信的哲理故事02-22
幸福的哲理故事02-09
雜草的哲理故事02-08
短篇的哲理故事02-07
誠信的哲理故事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