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選擇的哲理故事
關于選擇的哲理故事1
隨著一股塵土揚起,一輛開往鄉(xiāng)下的舊客車停在了草甸鎮(zhèn)中學的大門口。
車上下來一男一女兩個青年人,他們說笑著從行李箱里取下了兩個鋪蓋卷。
就在售票員剛剛準備關上箱門時,一個男青年手里提著大包小包,急急忙忙從車上下來喊道:“哎,等等,還有我的鋪蓋呢!”
班車顛簸著開走了‘三個青年人背著各自的鋪蓋卷走進了草甸中學。
他們是新分配的大學生,今天都按時來校報到。
從車上先下來的那一男一女是西北師范大學的畢業(yè)生,男的叫王新邦,女的叫甄妮。他們是同鄉(xiāng),原來就認識。后面那個男青年是陜西師范大學畢業(yè)的,叫水云波,他跟他倆是下車后才認識的。
他們?nèi)藖淼叫iL辦公室,略顯禿頂?shù)男iL從椅子上欠了欠身,示意他們坐下,又隨口問了問二三個人的姓名和所學專業(yè)。然后,就在電話里吩咐后勤主任為他們安排了住處。
一段時間以來,水云波看到,早上,教師們都三五成群地扎堆熬“罐罐茶”喝;晚上,聚在昏暗的燈光下推牌九打發(fā)時光;課余時間海吹神聊侃大山;周末,就輪流掏腰包買“瀘州老窖”,吆五喝六,一個個醉眼朦朧,活像紅臉關公。
王新邦說:“我都了解過了,近幾年來,草甸中學因為地方偏遠,根本就留不住教師,絕大多數(shù)有門道的人都調(diào)到縣城和條件好的鄉(xiāng)鎮(zhèn)中學了,剩下的知道自己沒有任何希望,就樂得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誰也沒想著在這里干出點什么名堂來!
甄妮說:“真沒有想到,在教育這片良心田里竟然雜草叢生。那我們該怎么辦呢,總不能隨波逐流混日子吧?”
“還能怎么辦?上好自己的課,不荒了自家的一畝三分田就行了唄!”王新邦有些無奈地說。
水云波感慨地說:“山區(qū)的孩子們讀書確實不容易,耽誤了他們真是于心不忍。
接下來的日子,仿佛一潭死水被攪起了微瀾。水云波、王新邦、甄妮在他們所帶的班上各自舉行了讀書演講、普通話大賽和“學校一日”征文活動等,還聯(lián)合組織開展了文藝演出、登山比賽等文娛活動。同學們的參與熱情被調(diào)動起來了,集體榮譽感也明顯增強了。
校園里頓如一股新風撲面而來。
在教學上,水云波、王新邦、甄妮他們標新立異,大膽嘗試。水云波采用“互動式教學法”,王新邦采用“預習提問釋疑法”,甄妮采用“單元重點內(nèi)容梳理法”。他們教得豐富生動,學生學得輕松有趣。
面對幾十雙渴求知識的眼睛,水云波、王新邦、甄妮欣慰地笑了。
然而,好景不長,他們競陷入了一片反對的聲浪中。先是校長說他們“想當然”,然后是學生家長說把他們的孩子“放了羊”,其他的教師也都紛紛哂笑他們“出風頭”。
在四面楚歌中,脾氣耿直的王新邦與校長吵了一架,賭氣憤而去了南方一家報社。
甄妮本是因愛慕王新邦才一起走進這個學校的,F(xiàn)在,王新邦走了,她心里自然空落落的,對這里再也沒有什么可留戀的了。第二個學期開始時間不久,她就嫁給縣委宣傳部的一位副部長,調(diào)到縣城中學任教去了。
當初,從同一輛車上下來,走進同一個學校的三個人,現(xiàn)在只剩下水云波一個人還在“堅守”著,他感到從來沒有過的孤獨,也冒出了去南方打工的念頭。然而,他遲遲下不了決心。他的思緒被幾十雙渴望的眼神拽了回來。為了孩子。他留下來了。
水云波硬著頭皮在周圍人們的非議中繼續(xù)探索創(chuàng)新。他借鑒王新邦和甄妮的教學方法,義對自己的“互動式教學法”進行了完善,賦予了新的內(nèi)容,采用了新的方法,使每個學生都能夠精心思考并互相啟迪。這樣一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被充分調(diào)動起來了,由被動接受變成了主動學習,由只知其一變成了舉一反三,學習成績普遍實現(xiàn)了大幅提升。
在全縣初三年級統(tǒng)考中,水云波所教班級的語文平均成績名列第一。
被人們遺忘了很久的草甸中學立刻像一匹黑馬一樣奔突而出,一下子重新撩起了人們的記憶,引起了人們的關注甚至驚呼。
分管教育的副縣長來了,教育局長來了,縣電視臺的記者也扛著“長槍短炮”來。
校長神采飛揚地介紹著語文課教改經(jīng)驗,其他幾個語文教師也紛紛暢談自己的經(jīng)驗體會。副縣長和教育局長認真地聽著、記著,還不時提出一些問題。記者的攝像機也不失時機地來回掃動,忠實地攝錄下了這一熱烈的場面。
本該作為主角的水云波卻沒有在場。他被校長派往縣城購買教學用具去了。這會兒,也許還顛簸在那輛破舊的班車上呢!
年終,校長如愿以償?shù)乇辉u為全市教改工作先進個人。
就在他去市里參加表彰會的那天,水云波走了,他去了南方。
水云波是流著眼淚走的。他在心里默默地念叨:對不起,我的學生!
關于選擇的哲理故事2
有一年夏天,正在做駐京記者的我應邀去天安門廣場附近的貓輦胡同,參加在一個朋友家舉行的派對。
那;那是剛到北京不久的我,第一次接到家住北京的朋友的邀請,而且那天參加家庭聚會的有不少京城媒體的大腕記者。為此,一向不修邊幅的我在出門前還對著旅館里一面已缺了角的老鏡子修飾了一番,又特意換上了一雙嶄新的皮涼鞋,乳白色的鞋面、尖尖的鞋跟,襯得我本來就高的身材更加“挺拔”。心里暗暗笑道,雖然貌不驚人,才不壓眾,但身高總可以“鶴立雞群”了吧。
從記者站臨時借居的旅館到天安門,需乘公共汽車。而旅館到汽車站的路也不短,足足步行了十來分鐘,其實走到半路時,已感覺腳上那雙新鞋變成了一副痛苦不堪的刑具,腳后跟和腳背蹭破了,露出紅紅的嫩肉,每走一步,都像安徒生筆下那個陪王子跳舞的魚美人似的,“仿佛步步都踩在劍刃上”。眼看約會的時間愈來愈近,也來不及回旅館換鞋了,當然,我也舍不得換下這雙為赴京城大腕云集的聚會而特意購買的新鞋,它是那么漂亮,可以說是我身上全副行頭的點睛之筆。
我一邊走一邊咬著牙計算:汽車站還剩一百步,還剩五十步,還剩十步……待我終于擠上公共汽車大舒一口氣之后,沒想到售票員告訴我,天安門廣場的側(cè)面不能停靠公共汽車,出租車也不能停車。這意味著下了汽車,我還要步行一站路。天熱加上恐懼,簡直要讓我暈死過去。若不是為了趕赴那場聚會,真希望就這樣在車上呆下去,哪怕繞北京城一百圈呢!
公共汽車在長安街臨近天安門廣場不遠到站了,我不得不哆哆嗦嗦地下了車,腳一觸地,人被重新襲來的巨痛給定住了,像根木樁似的站在車站難以移動。眼看時間不多了,我齜牙咧嘴地幾乎是半步半步地往前挪動,眼看著身邊如潮的游客邁著矯健的步伐前行。“真恨不得將你甩了!”我惡狠狠地瞪著腳上那雙曾讓我醉心不已的新涼鞋。罵過之后,突然茅塞頓開,既然它讓我如此痛苦,為什么不干脆脫掉它,讓我痛痛快快地走路呢?
當我飛快地脫掉涼鞋,赤腳站立在廣場潔凈又涼爽的路面上的時候,一種掙脫束縛和痛苦的快感充盈全身,可是很快我又被這個決定嚇住了,一個女人赤著雙腳在人來人往的天安門廣場行走,成什么體統(tǒng)?路人會不會以為我腦子有病,用奇怪的眼神看我?
就在雙腳極不情愿地將被我重新套進那雙漂亮卻如刑具的涼鞋之前,我望了望天空,白云朵朵;望了望行人,似乎沒有誰留意我是否光著雙腳,人家都是奔天安門來的'。即便別人看見了赤腳又如何?難堪的痛苦和所謂的體面孰輕孰重?
我拎著那雙讓我受盡折磨的新鞋,光著腳在天安門廣場上大踏步地走起來。一路上所經(jīng)過的每一寸路面對我來說是從未有過的親切,大地離我之近,也是從未有過的。迎面向我走來的行人,也有發(fā)現(xiàn)我拎鞋赤足而露出驚詫之色的,但我已不在乎,有一位頑皮的少年會心地喊道“很爽,是嗎?”
這是我除了童年時代平生頭一回赤腳走在城市的大街上,而且還是在北京天安門廣場。一路上,我覺得身輕如燕,不,飛起來了!
那天,我一直走到了廣場側(cè)面的那條貓輦胡同,又穿過胡同進了已經(jīng)開始聚會的小院。步行使得我臨行前在臉上精心化的淡妝被汗水洗得干干凈凈,也正好恢復本色。大家見我拎著一雙漂亮的白涼鞋卻赤著腳進來的一刻,困惑不解,聽我說了原委后,紛紛開懷地笑起來。
后來,主持派對的那位房主朋友微笑著對我說:“我想,你決定赤腳走過大街的勇氣不亞于當年決定騎單車穿越中國!
當別人因我從前那些遠行探險的經(jīng)歷而夸我勇敢時,我往往不肯承認,但這次,我認為他說得不錯。
生活中有許多看似微不足道的選擇,其實體現(xiàn)的倒是一種大勇氣。所以,我視這次赤足為我人生中一次難忘的壯舉。
關于選擇的哲理故事3
保送,將我從“黑色七月”中救贖出來,還賦予了我一項特權(quán):選擇學校及專業(yè)。
那天,我一走進學校辦公室,就看見桌上擺著五顏六色的資料。老師笑著用手指了指:“北大所有的文科系,怎么樣,挑哪個?”
“北大?”我搖搖頭,“我不上北大。”
老師的笑容像是突然凝固了,她滿臉疑惑:“不上北大你上哪兒?”在人們心目中,只有北大和清華才是勝利者的歸屬,光榮而神圣。
拒絕北大,我的理由很簡單。我畢業(yè)那年是1991年,那年北大和復旦的新生必須在正規(guī)軍校里軍訓整整一年。我怕苦,怕累,更怕浪費時間,無論怎么訓練,我知道自己絕無可能脫胎換骨。
于是,我問老師:“除了北大,還有哪個學校哪個專業(yè)考分高?”
“你什么意思?”老師更加不解。
“我要選考分最高的專業(yè)!边@么簡單的道理,老師為什么不懂!
“考分最高的?”老師想了想,給了我答案,“人大國際金融?”
“好,就是它了。”
也許是我的回答太過果斷,老師又猶豫了一下,問:“你肯定嗎?要不要再考慮考慮?和父母商量一下?”
“不用商量了,我說了算!”
短短的10分鐘,我斬釘截鐵地為自己選擇了前途。其實,爸媽的意見并不是我聽不進去,而是對于專業(yè)和分數(shù),他們遠沒有其他父母那么在意。
記得小學五年級,因為換了語文老師,幾乎“專寫”范文的我作文成績突然變得時而得優(yōu),時而得良。我年紀雖小,卻不那么迷信權(quán)威,心里總想:也許不是我的問題,根本就是老師的問題呢?
我爸媽都畢業(yè)于北大中文系,又在大學里教文學,因而成了我的首選裁判。他們把我的幾篇文章翻過來,覆過去,研究了半天,也沒找到小學生的作文標準到底是什么。于是,我爸身體力行,親自操刀,模仿著孩子的語氣替我寫了篇作文交上去。沒想到,這篇作文竟然得到了我有史以來最差的成績:中。
而且,過去的作文即使是“良”,很多精彩的句子下面還會有老師用紅鋼筆劃出的波浪曲線,以示贊許。但是,我爸這篇“習作”發(fā)回來時,卻是光禿禿的白紙黑字,外加4句紅色批語:“中心思想不清晰,立意沒有拔高,前后缺少呼應,語言呆板不生動。”
對這唯一的一個“中”和4句全面否定的評語,爸媽和我至今仍百思不得其解。一個專門從事文學評論的大學教授,怎么寫出的文章竟然過不了小學老師這一關?
從那以后,對分數(shù)、對成績,爸媽有了全新的看法。對我來說,這無疑是一種福分。它讓我可以自由地讀書,自由地選擇。
18歲的我,以為金融就是和銀行有關,銀行就是和取錢存錢有關。至于國際金融,我根本不知道它是什么,也不想知道它是什么,它是什么對我來說都無所謂,因為我的標準簡單而“專橫”:考分最高的專業(yè)一定是最好的,既然我的分數(shù)不比別人低,別人能學的,我也要學!
憑借這樣好勝而又從眾的心理,我鬼使神差地走進了金融的大門。在日后的很多年里,金融不僅成為了我的職業(yè),而且?guī)缀醭蔀榱宋疑畹娜俊?/p>
20xx年,我終于又回到北京工作,上班的鳳凰會館就在人大附中旁邊。
14年過去了,我竟然又回到同樣的地方。
在會館附近的小路上,我時常會看到穿著校服、一臉天真爛漫的學弟學妹們。站在辦公室里,我也常會透過玻璃窗,凝望人大附中的操場、花園、教學樓;秀遍g,我仿佛又看到了十七八歲的自己,和同學們在校園里嘻嘻哈哈
“昨天看見咱們校隊踢球了嗎?藍天射門的時候,太帥了!”
“知道嗎?小威那家伙,保送清華了!”
“齊秦那盤《大約在冬季》聽完了嗎?聽完借我翻一盤!
……
如果可能,我愿意自己永遠17歲。
關于選擇的哲理故事4
一個農(nóng)民從洪水中救起了他的妻子,他的孩子卻被淹死了。
事后,人們議論紛紛。有的說他做得對,因為孩子可以再生一個,妻子卻不能死而復活。有的說他做錯了,因為妻子可以另娶一個,孩子卻不能死而復活。
我聽了人們的議論,也感到疑惑難決:如果只能救活一人,究竟應該救妻子呢,還是救孩子?于是我去拜訪那個農(nóng)民,問他當時是怎么想的。
他答道:我什么也沒想。洪水襲來,妻子在我身過,我抓住她就往附近的山坡游。當我返回時,孩子已經(jīng)被洪水沖走了。
歸途上,我琢磨著農(nóng)民的話,對自己說:所謂人生的抉擇不少便是如此。
關于選擇的哲理故事5
陶壺是主人要裝水時買回家來的,而鐵壺則是用來裝未燃盡木炭的。他們先后被主人帶到了這個家里。只是在不知不覺中,陶壺和鐵壺都閑著沒事干,現(xiàn)在就在倉庫里打發(fā)無所事事的日子。
有一天,鐵壺對陶壺說:“我們結(jié)伴去旅行吧!”
陶壺不知道鐵壺為什么會忽然發(fā)出這個邀請,而且還要特意邀請自己。陶壺想,可能是因為我和它形狀相同吧,可是我們的用途大不一樣啊。思考再三,陶壺還是委婉地拒絕了,因為它知道,老老實實地待在爐火旁是自已最明智的選擇。對自己來講,哪怕稍有點磕碰或出現(xiàn)什么意外就可能粉身碎骨,變成一堆碎片。
陶壺說:“你要比我硬朗得多,沒有什么能使你受損,而我就不行了,你的好意我心領了!
“我可以保護你,”鐵壺說,“假如有什么硬東西要撞到你,我可以將你們隔開,你不就可以安然無恙嗎?”
陶壺覺得鐵壺說得有道理,就同意與鐵壺結(jié)伴上路。兩個三條腿的家伙一瘸一拐在路上行走,稍有磕碰兩者就撞住了一起。陶壺難受死了,還沒來得及抱怨就己被它的保護者撞成了一堆碎片。
人生活在社會上,選擇朋友和伴侶必須是和自己志趣等條件相當?shù)模挥羞@樣才能長久而和睦地相處。
關于選擇的哲理故事6
維克托·弗蘭克爾什么罪也沒有,只因為他是猶太人,就被投入了納粹德國某集中營。
他被轉(zhuǎn)送到各個集中營,甚至被囚在奧斯維辛數(shù)月之久。
弗蘭克爾說他學會了生存之道,那就是每天刮胡子。不管你身體多衰弱,就算必須用一片破玻璃當作剃刀,也得保持這個習慣。因為每天早晨當囚犯列隊接受檢查時,那些生病不能工作的人就會被挑出來,送入毒氣房。
假如你刮了胡子,看起來臉色紅潤,你逃過一劫的機會便大為增加。
他們的身體在每天2片面包和3碗稀麥片粥供應之下日趨衰弱。9個男人擠睡在寬3米的舊木板上,兩條氈子覆蓋。半夜三時,尖銳的哨聲便會叫醒他們起來工作。一天早上,他們列隊出去在結(jié)冰的地上鋪設鐵路枕木,同行的衛(wèi)兵不停叱喝,更用槍托驅(qū)趕他們。腳痛的人就靠在同伴的手臂上。弗蘭克爾身旁的男人在豎起的衣領后低聲說:“妻子若是看見我們的模樣不曉得有何感想!我真希望她們在她們的營中過得好些,完全不知道我們的光景。”
后來,弗蘭克爾寫道:“這使我想起自己的妻子。我們顛簸著前行,路程有數(shù)公里之遙,我們跌倒在冰上,彼此攙扶,手拉手往前走。我們沒有交談,但心里都明白,我們都惦記著自己的妻子。
“我偶爾抬頭看天上,星光已逐漸稀微,淡紅色的晨光開始從一片黑暗的云后乍現(xiàn)。我心中始終記掛著妻子的形影,刻骨銘心地想象著她。我?guī)缀趼牭剿幕卮,看見她的微笑,那爽朗的笑聲和鼓勵的表情。忽然有一個意念出現(xiàn)在我的腦海里,我一生中首次領悟到許多詩人在詩歌中所表達的,也是許多思想家最終所陳述的真理,——愛是人類所能熱望的最終極目標。我抓住了人類詩歌、思想與信仰所傳遞的最大奧秘,人類的救恩乃在愛中,借著愛得以實現(xiàn)!
每天他都在積極思考,用什么樣的辦法能逃出去。他請教同室的伙伴,伙伴嘲笑他:來到這個地方,從來就沒人想過能活著出去。還是老老實實干活吧,也許能多活幾天?筛ヌm克爾不是這樣想,他想到的是家有老母妻兒,自己一定要活著出去。積極的思考終于給他帶來了機會。一次,在野外干活,趁著黃昏收工時刻,他鉆進了大卡車底下,把衣服脫完,乘人不注意,悄悄地爬到了附近不遠處的一堆赤裸死尸上。刺鼻難聞的氣味,蚊蟲叮咬他,他全然不顧,一動不動地裝死。直到深夜,他確信無人,才爬起來光著身子一口氣跑了70公里。這正是,世上沒有絕望的處境,只有對處境絕望的人。這位幸存者后來對人們說:“在任何特定的環(huán)境中,人們還有一種最后的自由,就是選擇自己的態(tài)度。”
我們的境況不是周圍環(huán)境造成的。說到底,如何看待人生、把握人生由我們自己決定。
一個人能否成功,關鍵就看他的態(tài)度!
成功人士始終用最積極的思考、最樂觀的精神和最輝煌的經(jīng)驗支配和控制自己的人生;
失敗者則剛好相反,他們的人生是受過去的種種失敗與疑慮所引導支配的。
關于選擇的哲理故事7
有三個人要被關進監(jiān)獄三年,監(jiān)獄長給他們?nèi)齻一人一個要求。美國人愛抽雪茄,要了三箱雪茄。法國人最浪漫,要一個美麗的女子相伴。而猶太人說,他要一部與外界溝通的電話。三年過后,第一個沖出來的是美國人,嘴里鼻孔里塞滿了雪茄,大喊道:“給我火,給我火!”原來他忘了要火了。接著出來的是法國人。只見他手里抱著一個小孩子,美麗女子手里牽著一個小孩子,肚子里還懷著第三個。最后出來的是猶太人,他緊緊握住監(jiān)獄長的手說:“這三年來我每天與外界聯(lián)系,我的生意不但沒有停頓,反而增長了200%,為了表示感謝,我送你一輛勞施萊斯!”
【關于選擇的哲理故事】相關文章:
選擇哲理故事07-29
沒有選擇的選擇哲理故事11-28
關于選擇的哲理故事7篇12-21
選擇快樂哲理故事04-27
選擇在于自己哲理故事12-04
選擇大于努力哲理故事08-07
過多選擇的負效應哲理故事11-17
關于哲理的故事09-18
關于命運的哲理故事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