囫圇吞棗造句
【囫圇吞棗造句】
拼音:hú lún tūn zǎo
解釋:囫圇:整個兒。把棗整個咽下去,不加咀嚼,不辨滋味。比喻對事物不加分析思考。
1、我們要借鑒古人鑿壁偷光的精神,學習切不可囫圇吞棗,應該厚積薄發(fā),如老馬識途一般循序漸進。
2、學習知識不能囫圇吞棗,而要細嚼慢咽;運用知識更不能張冠李戴,而要細心!
3、沒錯,千百萬囫圇吞棗般讀過他的某一部小說的讀者都會如饑似渴地徑直返回書店去購買他寫的書,這是可以理解的。
4、小明囫圇吞棗地把晚飯塞下肚,好像三天沒吃過東西似的。
5、史密斯囫圇吞棗地把晚飯塞下肚,好像三天沒吃過東西似的。
6、學習知識絕對不能囫圇吞棗,馬虎了事,要將每一個知識點都掌握徹底。
7、讀書不能囫圇吞棗,而要從中吸取自己需要的東西。
8、有些書只需淺嘗輒止,另一些供囫圇吞棗,尚有數(shù)需要細嚼慢咽,消化吸收。
9、在學習前人的東西時,取囫圇吞棗的方法,不能消化并理解其所以然。
10、學習要靠平時的積累,別到了臨時才囫圇吞棗的抱佛腳,這是不可取的。
11、如果你的孩子在暑假六周時間囫圇吞棗所有的材料來獲得一個全年的學分,長期來講,你將發(fā)現(xiàn)這將對您的孩子有害。
12、那種只有一個籠統(tǒng)說法的囫圇吞棗式的教科書,只能使學生”食而不化”,難以理解。
13、我已經(jīng)讀過數(shù)不清的電子書,囫圇吞棗了各種博主的許多經(jīng)驗,知道了所有可能的結果。
14、行為主義的交替反應之說便用以補救這種囫圇吞棗之弊。
15、做事不能囫圇吞棗,要靜下心來做,否則欲速則不達。
16、想囫圇吞棗消化吸收新信息是困難的。
17、然而,人們來不及鑒別吸收和消化,只能采取浮光掠影或者囫圇吞棗的辦法,良莠不分,拾起來便用。
18、你看四大名著的時候一目十行,隨便瀏覽的話無異于囫圇吞棗,是沒有效果的。
19、以下就是這一張圖畫:書是這樣寫著:大蟒蛇將捕獲的獵物囫圇吞棗般嚥下去。
20、學習切忌囫圇吞棗,應該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地打下堅實的基礎。
21、“不管什么事,你都可以囫圇吞棗,”他說,“或者你可以試著理解它。”
22、爺爺也不要求這些,因為他本來就講不明白那些詩,只能讓我囫圇吞棗。
23、面對不懂的問題我們千萬不能囫圇吞棗,一定要把不懂的問題搞懂才行!
24、你覺得你這樣囫圇吞棗的做完這件事情會不會有收獲呢。
25、他是那種吃飯囫圇吞棗的主,在你剛剛吃了一半的時候,人家已離座看電視去了。
26、讀書不是競賽,你是去悅讀,因此不妨慢慢地來,就好像品味美味的佳肴或享受愉悅的性愛:請細細的體味,切勿囫圇吞棗。
27、讀書要有收獲,千萬不能一目十行囫圇吞棗。
28、讀書要認真,要理解文章內容,千萬不能囫圇吞棗,亂混過去。
29、不懂得問題一定要清楚明白才行,不能囫圇吞棗。
30、時代與潮流有它精華的一面,但也有其糟粕的一面,我們不能對其一概囫圇吞棗。
31、我看書總是囫圇吞棗的,當伯父問我時,我就張冠李戴地亂說一氣。
32、我們在學習新的課文時,一定要仔細閱讀,而不能囫圇吞棗。
33、學習知識要深刻理解,不要囫圇吞棗。
34、他就囫圇吞棗般把這件事情敷衍過去了。
35、從小型但仔細塑造出來的樣本入手可以省去很多麻煩,不能囫圇吞棗一味求大。
36、有些學生一接觸信息就囫圇吞棗地馬上吸收。
37、在計劃印度之旅的時候,有一點必須要明白:只要不冀望在僅僅幾個星期內將整個印度囫圇吞棗地游歷完畢,那么你的悠閑愜意與午后時光就能得以延續(xù)。
38、水子回到家,將布克寫給自己的.信囫圇吞棗地看了。
39、爸爸下班一回到家,就囫圇吞棗地把晚飯塞下肚,好像三天沒吃過東西似的。
40、讀書不能囫圇吞棗,要讀到內涵,讀到中心才能讀好。
41、你能不能不要囫圇吞棗的把這篇文章閱讀完。
42、善于讀書的人當看不懂時,會自覺地反復重讀,直到讀懂為止。而不善于讀書的人則相反,即使第一遍看不懂也囫圇吞棗地讀下去。
43、我們做事情要認認真真,不能萬事都囫圇吞棗。
44、讀書要善于思考,不能囫圇吞棗,不求甚解。
45、你不能一個晚上囫圇吞棗式地讀完那本書。
46、不管學習什么知識都要仔細琢磨,深刻領會,千萬不能囫圇吞棗只學皮毛。
47、倘使囫圇吞棗,似乎沒有多大用處。
48、不懂的問題一定要清楚明白才行,不可囫圇吞棗。
49、一飯一粟,來處不易,一本好書的產(chǎn)生,更不是容易的事,我們豈可草草讀過,不說對不住作者,就對自己的本身說,也不應囫圇吞棗一般地來讀書。
50、囫圇吞棗的吃完午飯,然后又整個下午昏昏沉沉?
51、他餓極了,囫圇吞棗地吃下妻子做的食物。
【擴展閱讀: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造句能力】
造句是寫作的奠基石,造句的基本要求是:一、用詞準確,二、句子完整。因此,教師在平時的課堂訓練時應特別注重這兩點。
一、用詞準確(next88)
造句的詞語,一般是課文中新學的,所以造句前要讓學生反復讀課文中帶有該詞的句子,理解這個詞語的意思,它和意思相近的詞語有何區(qū)別,在什么樣的情況下可以用到這個詞語。
指導造句時通過連續(xù)提問引導學生把句子說具體補充完整。如用“辛苦”一詞造句,很多學生會很簡單地寫“媽媽很辛苦”,這時老師就應引導提問:“媽媽怎么辛苦?能不能把句號改為逗號,再加點內容?”學生經(jīng)過思考,有的寫下:“媽媽很辛苦,下班回家還要做飯。”
有的寫下:“媽媽下班回家還要做飯,真辛苦。”兩句同樣意思的話,不同的表述方法,老師及時加以點評,學生們造句的積極性就提高了。
為了使句子表達生動具體,修飾語的運用也很重要。在平時的教學中,要讓學生積累好詞好句,如:高興地點頭、仔細地觀察、親切地問候、慈祥的微笑、滿意的笑容等等。運用學過的詞語,再加上修飾語,這樣的句子就會顯得更生動。
造句時教會學生多運用形容詞,如:美麗的、可愛的、燦爛的、五彩繽紛的等等。記住常用句式:什么,好象什么,什么似的,有的……有的……還有的,等等。
二、句子完整
一個完整的句子至少由兩部分組成:前一部分說的是誰或是什么,這就是句子的主語部分。后一部分說是做什么,怎么做或是什么,這就是句子的謂語部分。一個完整的句子應當把話說得具體明白,讓人一看就懂。
平時上課時總發(fā)現(xiàn)有些學生在回答問題時或造句時說出的句子是不完整的。一個完整句子,不僅要能回答誰在干什么或什么怎么樣,更要能夠回答什么時候、誰在什么地方、做什么、怎么做。如果我們在平時就堅持不懈地強調句子的完整性,我相信學生寫出不完整的句子的次數(shù)就會大大減少。在平時的訓練中,連詞成句,修改病句,這些練習都是必不可少的,能看得出句子有毛病并修改正確,這樣在以后的寫作中,學生的病句將會大大減少。
在平時的教學中,老師重視學生造句能力的培養(yǎng),將為學生今后的寫作打下牢固的奠基石。
【囫圇吞棗造句】相關文章:
1.囫圇吞棗造句
2.囫圇吞棗造句
3.囫圇吞棗精選造句
4.囫圇吞棗怎么造句
5.囫圇吞棗怎么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