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歷史的作文
關(guān)于歷史的作文
走在歷史的盡頭我只是與歷史擦肩而過,卻被撞得滿懷。原來歷史的力量是如此的巨大總在內(nèi)心的最深處觸動那淺淺的痛。行走在大江的兩岸,河水夾雜著歷史的黃沙,歷史的碎片沉淀在河水的最遠(yuǎn)處。順流而東行,沒有心情卻關(guān)注那航程的時間,只是靜靜享受歷史的味道。任歷史從我耳旁劃過,將我撞得滿懷。
江蘇,江西。南昌,南京。歷史的偶然。
一江河水將如此兩座城市連接,也將歷史連接。
行走在南京,看烏衣巷的細(xì)雨寫著油紙傘的深情。江南的雨巷如此動人,朱雀橋邊的野草花在細(xì)雨中品味江南的味道,烏衣巷口夕陽斜,夕陽下是那蝶兒深吻著疲倦的陽光。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劉禹錫將歷史的紙傘在雨中撐起。江南的雨巷,金陵的歷史味道。我與歷史是那么的近。
漫步在南昌,豫章的古樟散著淡淡歷史的清香。贛江之濱,滕王高閣臨江渚,佩玉鳴鸞罷歌舞。畫棟朝飛南浦云,珠簾暮卷西山雨。閑云潭影日悠悠,物換星移幾度秋。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空自流?粗魇У臍v史,王勃將歷史的碎片灑向贛江。江南的樓閣,豫章的歷史味道。
肅然起敬,中山的那處,安睡著一位偉人。孫文,靜靜地睡在歷史的角落,任后人記住這位中華民國的國父。我只能靜靜地獻(xiàn)上我的尊敬,不愿驚擾他沉睡的夢。辛亥革命,中華民國,領(lǐng)袖的人物。他將歷史的色彩涂在民主的五色旗上。
腳下的紅土是他走過的,每一粒塵土都記載這他的三落三起。小平小道,他早已將歷史的的記憶埋在腳下走過的紅土里。我只能放緩我的腳步,不愿落下歷史的記憶。鄧小平,改革開放,一國兩制,領(lǐng)袖的人物。他將發(fā)展的記憶寫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生活里。
十二月的悲痛是留給后人的警鐘,南京,南京,那是血色的日子。人們的哀號聲,沉淀在歷史的土壤里,人們的掙扎,定格在歷史的照片里。我走在冰冷的南京大屠殺紀(jì)念館里,感觸著那些歷史的痛,無數(shù)的悲痛在心中泛濫。我真的很不忍的將雙目投向那累累的白骨,不忍去觸碰歷史的痛。南京的痛,歷史的痛。
八月激昂是歷史寫給后人的信函,南昌,南昌,那是英雄的歲月。軍旗,軍禮,中國軍人的歷史。軍旗升起的地方,革命武裝的建立,為紅軍擦亮了qiang桿子。南昌起義,讓后人明曉革命是要靠自己的。歷史的記憶染紅了軍旗,也染紅了這片英雄的土壤。我總在八月的伊始,在八一廣場聽聽看激昂的歷史的聲音,看那紅艷似火的軍旗與國旗。
落花如雨的金陵,將歷史的碎片揉進(jìn)那小小的雨花石中,雨花臺的那些歲月,依然激昂。
墨點無多淚點多,似笑不是笑,似哭不是哭,八大山人,在洪都寫著他的歷史歲月。
一江水連著江南的梅雨季節(jié),撐起油紙傘,漫步雨中,任歷史的撞擊,哪怕是痛。我依然回味著滿懷的歷史芬芳。
眼角濕潤,淚水滑落,不是歷史迷了眼,而是眼淚裝載了太多的歷史。
南京。南昌。歷史與我撞得滿懷。
關(guān)于歷史的作文
對于歷史我覺得應(yīng)持一種“入乎其內(nèi),出乎其外”的態(tài)度。“入乎其內(nèi),則能寫之;出乎其外,則能觀之。”
“寫之”之意對于學(xué)史來講可改為“思之”。那么為何“思”呢,又如何“思”呢?在弄清個問題之前首先應(yīng)弄清歷史本身的問題。歷史具有三種面貌,也正像歷史人物有著三面性一樣——包括第一歷史、第二歷史和第三歷史。
所謂第一歷史就是歷史發(fā)生時的第一時間當(dāng)事人也就是歷史人物所記載下的最真實的歷史經(jīng)過。比如《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這里面就是玄奘在西行求法時根據(jù)自己親身經(jīng)歷編寫的一部幾乎無爭議的史料,我們可以通過《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了解當(dāng)時玄奘西行的每一個細(xì)節(jié)和感受。甚至當(dāng)玄奘在看到戒賢法師時的每一個動作和心理活動都能夠被今人所感受到,并且這些都是當(dāng)事人(玄奘)的最詳細(xì)最權(quán)威最毋庸置疑的記載。
而第二歷史就是像我們常說的“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的《史記》一樣,是經(jīng)過熟知歷史的史官或是像太傅、翰林等文臣通過收集史料、筆錄和采集口述等方式,再經(jīng)篩選、整理、分析這些歷史的背景和歷史對后世的影響之后才能載入史冊的歷史面目。如古代有的史官為了自身利益也為了維護(hù)王權(quán)肆意篡改歷史,顛倒黑白。這也導(dǎo)致了許多真實的史實顯得謎團(tuán)重重,給后人留下遺憾。正因為這些第二歷史存在著許多漏洞才有了司馬遷忍痛遍史記的感人肺腑的壯舉。然而,我們也不能忘記即使是《史記》它也是第二歷史,它不是沒有漏洞而是避免了大的漏洞,從總體上看《史記》它仍是一部史家之絕。但是類似如《史記》中描寫樊噲如何喝酒如何吃肉的動作我們不得不說這是司馬遷自己認(rèn)可的歷史第一面目,但是這也是司馬遷根據(jù)推理和邏輯想像出來的,當(dāng)然這不是事實但在一定程度上不會影響后人對歷史人物的評價。
最后一種歷史面貌也是第三歷史,指的就是野史。這一類史料常常被老百姓所熟知,像“金屋藏嬌”的故事就是出自野史。雖然這些被稱為野史但是它對我們后人了解人物性格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我們不能一味的追求第一歷史面目,因為現(xiàn)在已經(jīng)沒有人可以知道第一歷史真相了,除非把古人從土里召喚上來叫他們講講發(fā)生在他們身上的歷史,可是那是不可能的。所以一味的追求第一歷史面貌是不對的,說明你對歷史的看法是不理智的,想我們?yōu)槭裁匆獙W(xué)歷史難道就是為了弄清歷史的真實性嗎,難道就是為了弄清什么歷史階段有什么歷史人物,是為了弄清他們都做了哪些事嗎?當(dāng)然不是。我們之所以學(xué)歷史是為了以史為鑒。這就解決了這前提到的問題——為何“思”。
既有了“思”的原因那么應(yīng)該如何“思”呢?我想這個問題無法解答因為每個人有每個人的人生觀、歷史觀和世界觀所以“思”的結(jié)果會不一樣,這也只能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但有一點是不能避免的,“思”的大方向是不能背離道德規(guī)范的,這是最基本的了。
我對歷史的感情是從學(xué)宋詞開始的,所以對歷史總報有微微的傷感,也許還因為歷史的流逝太匆匆總讓我太過惋惜的緣故吧。不管怎么樣歷史在我心中是一塊可以讓我尋找到世間凈土的唯一去處,我愛原始社會的堯舜之治,我愛商周時期的鐵犁牛耕,我愛春秋戰(zhàn)國的'百家爭鳴,我愛三足鼎立的戰(zhàn)火紛爭,我亦愛唐宋元明的詩詞曲賦……
歷史的步伐從何時停止,未來的時間又會在哪消失?我們無法控制歷史也正如我們無法控制我們自己的命運,但是我們可以用我們有限的精力去譜寫歷史無限的奇跡。
關(guān)于歷史的作文
昨日的風(fēng)波昨日的平,昨日的潮水今日的波,昨日的雨天今日的晴,昨日的恐懼今日的憶,昨日的夜晚今日的早,昨日的樹兒今日的彎,昨日的心兒今日的奮,昨日……今日……
歷史的車輪在前進(jìn),歷史的歷史在上演,歷史的痕跡在逐淅,歷史的悲劇在發(fā)展,歷史的珍品在淡惜,歷史的腳步在增快,歷史的人才在埋沒,歷史的統(tǒng)治在勾勒,歷史的黑暗在棲息,歷史……
昨日的歷史,昨日的昨天,一切昨日的歷史都同一時一刻的在昨日的一天同時上演。
車輪在一圈圈碾過,世紀(jì)在一天天延伸,時間在一天天減少,腳步在一天天休息。
想在歷史上找到珍寶,想在昨天找到理解。想在歷史找回事列,想在昨天找到快樂。想在歷史找到豐富,想在昨天找到幸福。想在歷史找到一切,想在昨天找到自我。
昨日成為歷史,歷史更加悠久。昨日成為能源,歷史更加燦爛。昨日成為回憶,歷史更加清晰。昨日成為陽光,歷史更加輝煌。昨日成為海潮,歷史更加洶涌。昨日成為天使,歷史更加美麗。
昨日總是的帶著歷史在趨趕,昨日總是帶著歷史在進(jìn)步,昨日總是與歷史并駕齊驅(qū),昨日總是帶著歷史在散步,昨日……
【關(guān)于歷史的作文】相關(guān)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