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墳祭祖
春節(jié),除了是一家團圓的時候之外,還是家家戶戶祭祖上墳的日子。春節(jié)就像一把鑰匙,打開了我們對家鄉(xiāng)的思念,更引出我們對那逝去親人的想念。由此,祭祀先祖,成了春節(jié)期間一項隆重的民俗活動。由家長主祭,燒三炷香,叩拜后,祈求豐收,最后燒紙,俗稱"送錢糧"。在我們家中,雖然因為家鄉(xiāng)的規(guī)矩,除夕那天沒能回到家鄉(xiāng)?蛇@戒一破,便阻擋不住兒女對家鄉(xiāng)的思念!這不才大年三十凌晨一點鐘,剛看完春晚,爸爸便嚷嚷著要馬上回家!或許家鄉(xiāng)的“味道”遠遠勝過了被窩里的“纏綿”。于是一家人趕緊收拾起了東西,就在凌晨兩點半點中,我們一家?guī)е拥男那,出發(fā)了……慢慢開車,回到我們久違的家鄉(xiāng):涪陵,已經(jīng)是凌晨六點了。盼望已久的爺爺婆婆早已在門口等候多時,一家人高高興興地走進了這間并不豪華的土房子,此刻我們的心中才有了真正的歸屬。
一大家子人坐在一起,談天說地,聊天說事,一直到天邊浮現(xiàn)了淡紅的色彩,一直到門外傳進了響亮的雞鳴,我們才停止了這場長久的對話。打開房門,看看手表,猛地才發(fā)現(xiàn)如今已是上午七點半鐘。此時望去,鄉(xiāng)村的天還是霧蒙蒙的。薄霧中,幾座山峰時隱時現(xiàn)。我竟不知道它們延伸向哪里?也不知道它們是否存在?但山谷中雞鳴聲,此起彼伏,在空蕩的山谷中回蕩……
我們一家雖然熬了個通宵,但一大早起來,看見這般美麗清新的景象,心情也不覺得好了許多。大家心中都明白:今天回到家鄉(xiāng),不僅是為了看望家中年老的長輩,更是為了延續(xù)那中華幾百年來的傳統(tǒng):上墳祭祖!
按照習俗,選擇掃墓的時間是最好選在陽氣比較旺的時候,一般選擇在上午十點到下午三點間為好,所以九點鐘左右,爸爸便請上了況家長輩與親戚,準備一同前往山腰上上墳祭祖。山路曲折,不過還算平坦,就連整座山也算不上太高。沒走多久,就來到了目的`地:一塊寬闊的平地。不遠處的被樹蔭遮蓋著的臺階上的一塊平地上。逝去的長輩們便長眠于此……
我們一行人來到這塊平地時,全然沒有什么電影中的恐怖與緊張,反而對于這眼前的一座座簡單的墳墓再熟悉不過了。就算墳墓前沒有墓碑,也能“想起”長輩們的樣子。。。。。。
按照祭祖的習俗,面對先輩的墓地,必定要好好清理雜草,好好添上一些松土,把整個墓地弄得煥然一新,外觀上更加飽滿。 一行人中,有不少識規(guī)矩的老人都帶上了鐮刀與鋤頭,仔仔細細又小心翼翼地除去爬上墳墓的雜草,樹枝,就如同為在世的母親梳妝一般。沒有人會為清理死而復生的雜草而感到滑稽。沒有一人嬉笑,就算頑皮的孩童也在此刻嚴肅。沒有一人喧嘩,有的只是對逝去長輩們的懷念……不多久,在老人們的精心“梳妝”下,墳墓旁雜草,墳墓上的樹葉都被清理得干干凈凈,煥然一新。
打掃完墳墓后,就該進行同樣嚴肅的祭祖儀式了:老人們忙著為墳墓掛上紙燈籠,大人們一些奔走著為小孩們分發(fā)香燭與紙錢,一邊又忙著在附近的樹上穩(wěn)穩(wěn)地掛上即將點燃的鞭炮。
得到了香燭和紙錢的我們立即來到了墳墓前,按照習俗的:我們一行孩子或兩三個,或四五個的并排在一起。并閉上眼,嚴肅地拿上手中點燃的香燭,莊重地向墳墓上鞠上三個躬,并引著香燭的火將手中的紙錢點燃,獻給死去的長輩,以表對長輩們的思念。
不一會,紙錢都已經(jīng)燒完了,而香燭卻任在原地燃燒,據(jù)說這是為了照亮祖先到來的路的明燈。而和指路燈有相同作用的便是即將點燃的鞭炮了。孩子們燒完香后,都急忙躲在十幾米外的母親身后。而男人們呢?卻也勇敢,不急不忙地點燃鞭炮,待鞭炮響后,也只是慢慢地走開幾米。但見那鞭炮:一個一個不緊不慢地落在地上,卻又頓時炸開,隨之傳來的是一聲聲回蕩山谷的巨大響聲,和一陣陣飄渺模糊的“農家”煙霧。剩下的,只剩下了人們的寂靜與山谷的震蕩……
這次祭祖,對于每年都要回家過年的我們是正常不過的了?墒俏覀冴犖橹械娜藗儯辉幸蝗艘虼硕浟思雷娴闹匾,忘記了對祖先的思念。我想,這應該就是為何中國人為什么這么注重家庭觀念的原因吧。因為他們每個人,總是把老人記在心上,將家人護在身后,管什么生死之身,顧什么困難危險!
【上墳祭祖】相關文章:
1.上墳
2.上墳
3.上墳
4.上墳
5.上墳
6.上墳
7.上墳
8.祭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