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歷史的議論文-歷史的暗角
春秋戰(zhàn)國的填然鼓之,陶淵明筆下的雞犬相鳴,大觀園內(nèi)的談笑風生,當今社會的車水馬龍,聲音一直以一個重要的角色貫穿于歷史的每一個角落,因為有了聲音,所以有了語言,因為有了語言,得以出現(xiàn)文化,并以此傳承了中華文明。
古時有魏征的大膽諫言,助唐太宗譜寫了一曲貞觀長歌;近代有聞一多的慷慨演講,激發(fā)了中華兒女的壯志豪情。然而,善言者并非全是賢者,在“居廟堂之高而憂其民,處江湖之遠而憂其君”的歷史主流下,掩蔽在暗角并同樣善于言辭與控制大局的一群人物得以生生不息。這樣的人,我們稱之為,小人。
賢者與小人之分,正為品質(zhì)靈魂之高低。小人之所以小,他們可以在暗處的角落里靈活自如,如魚得水。以圓滑的口才,獻媚的笑容,卑鄙的手段不為人知地掌控局面。deadspacehorror.com
楚平王為他的兒子選太子妃,他的臣子費無忌見姑娘長得漂亮,便打起了自己的算盤,他并非以此向姑娘討好,以求得太子喜歡,也并非想有所沾染占為己有,而他出奇不意地將姑娘獻給了好色的.楚平王。而后又懼怕握有兵權(quán)的太子報復進而向楚平王讒言,控告太子謀反,如此巧言令色終將太子逼迫得走投無路,才得以心安理得。只是算盡心計磨破口舌為討得上司歡心而擾亂社會安寧的人,百姓終不容他,費無忌被掛上小人之名,將他處死。善言者并非盡為賢者,而善言小人必不得善終。
只是縱觀歷史,不得善終并不為小人懼怕,他們只為活得一時光彩而不在乎是否高大,于是小人的角色愈演愈烈,晦暗的讒言開始鋪天蓋地地漫布歷史。后唐時期閔帝宰相馮道見大勢已去,便賣國為李從珂出謀劃策。待李從珂的政權(quán)旁落后,又開始投靠占據(jù)中原的遼國皇帝。他裝傻賣癡地在遼帝面前自嘲為愚劣老頑固。他一生投靠過十多位君主,同樣也背叛過十多位君主,他信奉的真理便是“只看勝敗,事當務實”。所以花言巧語在他的嘴下更成為賣主求榮的工具。
我們總喜歡仰望光明的世界,但我們無法掩飾小人的存在。從古至今,縱然君子為國憂民的坦蕩之心佇立在歷史之上,小人也同樣在歷史中占據(jù)了重要地位。小人的左右逢源,背叛賣國,阿諛誹謗的能力無一不讓人感到出乎意料。論語曾說“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如今我們常言“惹不起躲得起”的俗語,都是對小人最真實的寫照。 (中國作文網(wǎng))
善言者并非盡為小人,但小人多為善言者。是的,在歷史的暗角里正有一群善言的小人。
【關(guān)于歷史的議論文-歷史的暗角】相關(guān)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