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憂天》讀后感范文
小巫認為,中美基礎教育的根本區(qū)別,也是應試教育和素質教育的本質區(qū)別。是培養(yǎng)“考生”還是“學生”的問題?“考生”是以“學會”為目的的尋找已知世界的現(xiàn)成答案者,“學生”是以“會學”為手段的探索未知世界者。一字之差,千里之遙。應試教育這個大環(huán)境如果不改變,我們很難期待孩子的教育會有什么大突破,包括家長的觀念。我只是希望我的孩子多一點像“學生”,少一點像“考生”。除此之外我不能改變什么。只希望在一次又一次的閱讀中我的“教育”觀也能成長,跟進小巫所說的“國際化”的腳步。
一、關于孩子的缺點
在《跟上孩子成長的腳步》這本書里小巫的觀點:“一旦你把孩子不被你接受的行為看作是“缺點”,必須“糾正”,你就把孩子放到了自己的對立面上,成了你的“假想敵”。一旦你對這些“缺點”宣戰(zhàn),你就把孩子推向了自卑的深淵。
這些話,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很多家長都擔心,如果我不“糾正”孩子的這個“錯誤”,他會不會變得自我中心、難以管教?其實這個擔心來源于家長內(nèi)心的一種恐懼,這個恐懼的根源在于家長自己,而不是孩子的必然現(xiàn)實。如何面對自己內(nèi)心的恐懼、而不是把它投射到孩子身上、向孩子宣戰(zhàn)!
同時小巫還提到了中美兩國的老師、家長看待孩子的不同態(tài)度。中國老師和家長似乎總是在捕捉孩子的缺點,哪怕是沒有任何大的缺點也要找出點不是缺點的缺點來,幼兒園里老師也會經(jīng)常向家長告狀,而美國老師和家長則不同,他們是在到處挖掘孩子的優(yōu)點:“美國老師和家長的看法與做法恰恰相反。在他們看來,人只有知道自己的優(yōu)點在哪里,才會有足夠的動力向前走。成年人完全接納孩子,才能給孩子營造健康的成長環(huán)境;而孩子必須對自己感覺良好,有足夠的自信,方是成長的真正動力。
更何況,到底什么是孩子的缺點呢?很多成年人看不順眼的地方,恰恰是孩子成長過程中正常的表現(xiàn),甚至就是孩子天生的性格特征。但是成年人出于內(nèi)心的恐懼,不能夠坦然接受,而是一律貶斥為“缺點”并要求孩子加以改正,孩子感覺對此無能為力。這種恨鐵不成鋼式的百般挑剔和苛求完美,非但不能激勵孩子進步,反而是對孩子極其沉重的打擊。”
這些話,我覺得說得非常到位。我們定義的“缺點”本身就有很強的主觀色彩。事實上,人(不止是孩子)所謂優(yōu)點和缺點是相輔相成的,比如勇敢和冒失、謹慎和畏縮、乖巧和懦弱、張揚和驕橫……都是人的性格特點在不同情況下反映出來的不同側面,甚至是別人出于自己的價值觀、個人好惡主觀給貼上的標簽。很多情況并不是孩子怎樣不好,而是大人急功近利,急于讓孩子達到自己的理想,或者恐懼把自己的“缺點”(其實就是自己對自己不滿意的地方)“遺傳“給孩子。其實,據(jù)我觀察,孩子的性格特點確實有一些遺傳因素,另外家長的思維定式、行為習慣也會非常強地影響到孩子,使孩子形成類似的特點。
保護孩子的自尊自信比培養(yǎng)他的任何技能都重要,因為人只要對自己有信心,什么時候都可以開始學習。中國家長歷來講究謙虛,讀書時我父母在期待我學有所成的同時,同時也在不斷打擊著我,說什么你可以上大學學校就坐不下來之類的話,而一個小學老師就曾經(jīng)對我父母說我沒有某某聰明,將來難考大學,盡管后來我考上了重點大學,也考上了公務員,但心底兒總感覺缺乏自信。自信是人追求卓越、勇于進取的最原始的動力,也是人最可貴的.心理優(yōu)勢。有些家長由于害怕孩子“驕傲”而打擊孩子的自信,我覺得是得不償失。家長要做的,是引導孩子更清醒、更準確地認識自己,認識他人、認識世界,而不是把注意力放在“驕傲”“不驕傲”上面。
二、關于興趣班
小巫的書里,李躍兒教育論壇里,充滿了對閃卡、誦經(jīng)和興趣班的不以為然和反對批評之聲。她們從人腦的發(fā)育過程、從兒童的心理特點、從神童的實際經(jīng)歷等等方面,來分析忽視兒童的正常發(fā)育特點,拔苗助長、急于求成的種種弊端,可是這種聲音太微弱了,社會上還是充斥著各種各樣的書和教育工具“傳授”培養(yǎng)天才兒童的秘訣,孩子們還是被各種各樣的培訓班、興趣班壓得喘不過氣來。包括我自己也對興趣班很感興趣,或許是因為自己小時候由于條件限制,沒能有一技之長,所以對懷有一技的能特羨慕,再說現(xiàn)在,每一個孩子都讀興趣班,有個一技之長,不報未免落后。這也正像被小巫說中了一樣,家長總是把自己的想法加在孩子身上。但我覺得是否要報興趣班、報什么興趣班要根據(jù)孩子的興趣。一朋友的孩子五歲,報了圍棋班、鋼琴班、畫畫班,周末的時間排得滿滿當當?shù),我們有時候開玩笑叫他不要去了玩要緊,他卻像個老大人一樣說玩有用嗎,還是學習重要。我不知道他是否是基于自己的興趣,希望是吧,F(xiàn)在的興趣班、上好學校等等解決的是技能問題,是“標”,而培養(yǎng)孩子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良好的心理素質、積極樂觀的生活態(tài)度是“本”。雖然我們常常嘲笑西醫(yī)是“頭疼醫(yī)頭,腳疼醫(yī)腳”,但是目前中國的教育卻同樣有“治標不治本”之嫌,而西方教育注重從自然中學習、從實踐中培養(yǎng)生存和適應社會的能力,雖然中國孩子在各種國際奧賽中屢創(chuàng)佳績,甚至把西方人的語言都考成比西方人還好,但是不能說中國的人才的質量和數(shù)量超過了發(fā)達國家。
三、我和你是不一樣的人
這是《成長》一書中的一章的題目。講的是小巫和兒子SAM因為對電視里一個畫面的認識不同而爭論的故事,小巫認為那個畫面表達的是一個意思,她6歲的兒子SAM則認為是另一個意思,而SAM非要媽媽同意他的看法,兩人爭論不休,最后小巫說:“我和你不一樣,你可以有你的看法,我有我的看法,我愛你,但我不一定和你的看法一樣,我和你是不一樣的人!保ù笠猓。小巫沒
有強制孩子認為媽媽的認識是對的,也沒有要求孩子聽媽媽的話,而是說:“我和你是不一樣的人”。
在我們的受教育過程中,估計鮮有聽見這樣的對話,我們的父母、老師經(jīng)常教育我們“聽話”。這與我們當時所處的時代、與中國的文化傳統(tǒng)有關,不止是孩子,大人在外要“聽黨的話、跟黨走”,在家則要“孝順父母”、“聽爸爸媽媽的話”。而當我們長大,尤其是脫離了學校、家庭,進入劇烈變革中的復雜的社會,很多溫順聽話的孩子不知道該聽誰的話了,開始迷惑混沌、不知所措,遇到了意想不到的困難和煩惱。
我和你是不一樣的人,首先是和孩子劃清界限,父母的思考代替不了孩子的思考,父母的認識代替不了孩子的認識,孩子認識世界是要通過他自己的眼睛和頭腦,而不是僅僅通過成年人的告知和灌輸;與其告訴孩子“真理”,不如與孩子一道去接近真理,或者引導孩子自己去發(fā)現(xiàn)真理。
我和你是不一樣的人,還表達出:雖然父母難免對孩子有很多期待:期待孩子具備父母自己的優(yōu)點,“克服”父母自身的缺點(或者說對自己不滿意的特點),但作為理智的父母,必須承認孩子是和我們自己不一樣的人,雖然他(她)繼承了我們的基因,但他是脫離父母之外的獨立的個體,有他自己獨有的性格特點、思維方式、興趣愛好,有他自己的喜怒哀樂、甜酸苦辣。
我和你是不一樣的人,更重要的一層含義是承認人和人的界限、差異,F(xiàn)在的社會是個激烈競爭的社會,面對來自各方面的巨大壓力,我們父母常常內(nèi)心焦慮,并把這種焦慮傳遞給孩子,希望孩子“強勢”、“張揚”、“外向”、“厲害”、“堅強”,如果自己的孩子天生不是這樣的性格,就抱怨孩子“窩囊”、“懦弱”,而有的家長見自己的孩子“外向”“好動”,又怕孩子不好管教、惹是生非?傊遣还苁裁礃。
【關于《憂天》讀后感范文】相關文章:
1.憂天讀后感
2.憂天
3.憂天
4.憂天
5.憂天作文350字
6.憂天作文450字
8.憂天閱讀理解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