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傳讀后感悟作文
《名人傳》是一本好書,讀了《名人傳》,讓我一次就讀到了很多名人的勵志故事,讓我明白了所有歷史上有所作為的人是如何成功的。如下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名人傳讀后感悟,希望對大家有所作用。
名人傳讀后感悟篇【一】
我所讀的《名人傳》這本書中共講述了三個不朽的傳奇人物:貝多芬、米開朗琪羅、托爾斯泰。而最令我印象深刻的便是貝多芬。
貝多芬出身于一個貧苦人家,父親是一個不聰明而酗酒如命的男高音歌手,母親則是位女仆。艱苦的童年,不像莫扎特那般享受過家庭的溫暖,一開始,人生于他就顯得是一場悲慘而殘暴的斗爭。父親想開拓他的音樂天分,把他當(dāng)作神童一般炫耀,早在四歲,他就被整天釘在鋼琴前面,或和一架提琴一起關(guān)在家里,幾乎被繁重的練習(xí)壓死,甚至有時父親還使用暴力逼迫貝多芬學(xué)習(xí)。
盡管貝多芬的童年如此悲慘,他對于這個時代和消磨這時代的地方卻永遠(yuǎn)保持著一種溫柔而凄涼的回憶。
然而在1776年不幸再一次降臨在他身上,他的耳朵日夜作響,內(nèi)臟也遭受著劇烈痛楚的折磨,要知道一位音樂家失去耳朵他便不可能再有沒有多大的發(fā)展空間。糟糕的是,上帝在給他關(guān)上一扇門的同時,卻沒有為他留下一扇窗。他聽覺上越來越衰退之時,他只好瞞著家人,連對自己最心愛的朋友們也保持緘默。他失去了朋友的理解,也失去了家人的相伴。他避免與人見面,使他的殘廢不被人發(fā)覺,他獨(dú)守著這可怕的秘密直到1801年。
正是這種悲劇的愁苦激發(fā)他內(nèi)心的靈感:《悲愴奏鳴曲》、《七重奏》、《第一交響曲》,也唯有在音樂中他才得以發(fā)泄,讓原本頹廢的他重拾信心,也更讓我懂得困境更能鍛煉一個人的意志,激發(fā)一個人的靈感,創(chuàng)造更多的奇跡。
不經(jīng)過戰(zhàn)斗的舍棄是虛偽的,不經(jīng)劫難磨練的超脫是輕佻的,逃避現(xiàn)實的明哲是卑怯的,茍且、軟弱、小智小慧是我們的致命傷,這一切都是貝多芬給我的啟示。
名人傳讀后感悟篇【二】
近日在翻書柜時,無意間發(fā)現(xiàn)了一本厚厚的《名人傳》,安靜地藏在書柜的角落,名人傳讀后感400字。粗糙的書皮看起來十分古老,應(yīng)當(dāng)是父親少年時代讀的,出于好奇心,我泡上了一杯香郁的奶茶,坐在家中老藤椅上,開始了閱讀。打開目錄,一個熟悉的名字跳入了眼簾,音樂巨人——貝多芬……
不到三天的功夫,我讀完了這本敘述了三位不同領(lǐng)域天才生平的書。也許是對貝多芬十分熟悉,也許是對貝多芬的生活感到十分的同情,讀完《貝多芬傳》,我的感觸頗深。
羅曼羅蘭運(yùn)用簡潔、直接的語言大致描寫了貝多芬的生平經(jīng)歷。降世波恩,悲慘童年,闖蕩維也納,人生巔峰——《第九交響曲》以及巨星隕落——1827。
貝多芬從小便熱愛音樂,22歲來到了音樂之都——維也納深造。幾年過去,他仍沒有受到大眾的歡迎。1806年,他墜入了愛情的海洋,創(chuàng)作了純潔如花的《第四交響曲》,大受大眾歡迎,1824年,他到達(dá)了音樂的'巔峰,創(chuàng)作了《第九交響曲》,并在1827年走完了人生的最后一程。
貝多芬的父親是一位男高音歌手,這也許便是貝多芬音樂天賦的來源。但家庭對貝多芬的音樂歷程并沒有起到過多的促進(jìn)作用。貝多芬的家境貧困,很小時就要靠自己的雙手掙飯吃。他的父親還整日逼著貝多芬練琴,指望著今后靠他養(yǎng)老。家庭的困窘,父親的逼迫,并沒有讓童年的貝多芬對音樂失去興趣。他在22歲的那年離開了美麗的家鄉(xiāng)。對于家鄉(xiāng)人來說,這也許是很難理解的,留在波恩,娶個妻子,時不時到美麗的萊茵河邊踏青,坐在草地上遙望頭頂?shù)母≡,過一生安靜、平淡、祥和的生活不是挺好?其實不然,有的人的夢想是帶著妻兒過著閑適的生活,而有的人夢想成為世界頂級的音樂家,為人類留下一筆珍貴的文化遺產(chǎn)。天才的使命就是讓世界科技、文化有更快的發(fā)展,音樂巨人貝多芬將一生都獻(xiàn)給了音樂,終生沒有妻室。
【名人傳讀后感悟作文】相關(guān)文章:
1.名人傳讀后感悟
7.名人傳讀后感題目
8.名人傳讀后感初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