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九九久精品国产日韩经典|中文AV网址在线观看|一级国产精在线观看|免费乱理伦片在线观看

<tt id="bby2d"><blockquote id="bby2d"></blockquote></tt>
  • <strike id="bby2d"><fieldset id="bby2d"><listing id="bby2d"></listing></fieldset></strike>
    <option id="bby2d"><font id="bby2d"></font></option>
  • <div id="bby2d"><strike id="bby2d"></strike></div>

      不同年代的日記本優(yōu)秀高中

      時間:2018-07-03 16:49:45 日記 我要投稿

      不同年代的日記本優(yōu)秀高中

        “我的日記內(nèi)容包羅萬象,大到國家大事,小到柴米油鹽,無論多累、多晚我都寫,寫完了才睡得踏實!”在哈爾濱有這樣一位84歲的“日記爺爺”,他叫范文志,60多年來一直堅持寫日記。如今,他用過的日記本將近60本,摞起來一米多高,即使每篇以200字計算,累加起來也有400多萬字。

      不同年代的日記本優(yōu)秀高中

        對普通人來說,寫日記不難,但卻很少有人能堅持60多年。眼前這一本本日記,不但記載了范文志老人的人生軌跡,同時也記錄下了時代和生活的變遷……

        珍貴留存日記本樣式紛繁足以辦個收藏展

        范文志老人雖然已是84歲高齡,但精神矍鑠,只是上了年紀(jì),聽力有些差,采訪時,生活報記者必須大聲講話,才能跟老人溝通。聊起這60年來寫日記的事兒,老人思路清晰,很多往事涌上心頭。

        范文志從1953年開始寫日記,那時才20歲,就讀于一所師范學(xué)校。當(dāng)時,語文教師勸學(xué)生們養(yǎng)成每天寫日記的習(xí)慣,以此來提高寫作能力。他將老師的話牢牢記在心里,每晚臨睡前都把日記寫完,雷打不動!皬膸煼秾W(xué)校畢業(yè)后,我把這個習(xí)慣堅持了下來。后來從事教育工作,每天也都寫日記,有時去外地出差會把日記本隨身帶著,生病住院時也沒間斷過。遇到極特殊的情況,實在無法記日記,事后我也會進(jìn)行補記!狈段闹菊J(rèn)真地說。

        幾十年下來,他用過的日記本越來越多,為了便于查閱還將日記本寫上編號,按照年代和月份依次排列。上世紀(jì)五六十年代,范文志的日記字?jǐn)?shù)較少,要幾年才會用完一個64開的本子。而近些年,特別是退休后,老人時間充裕,日記越寫越長,一年能用完兩大本16開的日記本。生活報記者在老人家中看到,這些日記本年代久遠(yuǎn)、樣式紛繁,足以辦個日記本收藏展了。其中,一本封皮上帶五角星的紅色日記本,下方印有“1953年哈爾濱市掃除文盲委員會辦公室”字樣,一看就是時代的產(chǎn)物。舞劍、花鳥樣式的塑料封皮日記本,則看上去十分親切,上世紀(jì)七八十年代幾乎每家都有。

        溫情記憶

        孩子出生日記里貼臺歷紙想給家人留個紀(jì)念

        每每遇到重要的日子,范文志老人都會把臺歷紙剪下來,標(biāo)注好事件,貼在日記本上。

        他隨手翻出了1968年6月23日的日記,并回憶道:“這天我大兒子出生,我把當(dāng)天的臺歷紙留下來,想給兒子做個紀(jì)念!鄙顖笥浾呖吹,這張1968年的臺歷紙上,印有毛澤東詩詞,老人在空白位置,工工整整地寫下“延寧誕生之日”,旁邊還寫著“7:50生于工人醫(yī)院,體重7.9斤”。

        范文志老人介紹說,家里的'孩子們出生后,他都會剪下當(dāng)天的臺歷紙貼在日記本上,“沒事兒就翻翻日記,很多東西記憶猶新,這樣就不會忘記一些重要的日子!

        范文志有心臟病,這些年來住過8次院,最重的一次是5年前。在病榻上老人依舊堅持寫日記,他寫道:“人生中最重要的是健康”“生命在于運動,運動在于堅持”……出院后,老人早睡早起,飲食清淡,每天在小區(qū)里遛彎,回家后練書法、讀報紙,這些年身體一直保養(yǎng)得不錯,沒再犯病。

        時代烙印

        記錄舊時“年關(guān)”常把“苦日子”念給小輩兒聽

        范文志老人的日記里充滿了時代感。比如1957年1月3日的日記,標(biāo)題為“舊時過年”,他寫到:“又臨近年關(guān)了,小時家境貧窮,靠父打工謀生,一年到頭,只有過年時才能吃頓餃子。那時每到春節(jié)前夕,父親都四處求親托友,或借或買上幾十斤小麥,然后,再借親朋家的牛,夜間點上柴油燈,借別人家的磨,牛拉石磨一圈一圈地走動,拉出的粉帶麥皮再用籮篩,老牛一圈圈地拉著磨走,而父母一次次用籮篩面,這樣連續(xù)連拉帶篩約5次,最后面粉篩出來了,麥麩子也出來了。平均10斤麥子出7斤面,按50斤麥子計算,約拉出35斤面粉,一家五口人就用這些面粉包餃子過年。昔日年關(guān)真不容易啊,有一句俗語‘富人過年,窮人過關(guān)’,這就是舊社會窮人過年的真實寫照……”

        老人常把這些日記念給小輩兒聽,但這些苦日子,對兒孫來說實在太遙遠(yuǎn)了。不過在老人看來“知道這些苦日子,他們才能珍惜現(xiàn)在的好日子,勤儉是不變的家風(fēng)!

        2007年大年三十,老人又在日記里感慨了一番:“小兒子在飯店點了四個菜,尤其是蒸魚,好鮮!大兒子貼春聯(lián)喜字,兒媳助之。女兒女婿負(fù)責(zé)打掃房間,我們老兩口退下來了,年輕人唱主角了。佳節(jié)思親,晚上給父母照片前上香,不忘養(yǎng)育之恩,孫兒輩幾個孩子表現(xiàn)積極,好后生呀!”

        從6平米“蝸居”到80平米新房日記見證50多年住房變遷

        2005年9月1日,范文志喬遷新居,住上了80多平方米的房子。老人特意翻出了1963年1月12日結(jié)婚時的日記,當(dāng)時小屋只有6平方米。幾十年來搬了七次家,這次搬家后,老人拿出日記給兒女們看,一家人其樂融融之時,也不免百感交集。

        值得一提的是,范文志時常在日記里自我反省。2008年8月6日,他寫道:“晚上6點,老伴還沒回來,以為(她)去了市場犯了心臟病,(我)心就毛了,站不住,坐不穩(wěn),很不安。后來在餐桌上看到老伴留的紙條,說晚上去女兒那兒,方穩(wěn)下心。可見遇事不沉著,好著急上火,頭腦易發(fā)熱,切記,遇事要穩(wěn)穩(wěn)當(dāng)當(dāng)才好!”

        2008年8月7日,老人在日記里為自己的懶惰而檢討,“什么活兒都不愛動手,臟衣服扔一邊,依靠老伴,形成了惡習(xí)。長此下去,就成懶漢了。能干的像擦地板、洗碗筷,就要多干些。對老伴是愛護(hù),對自己是負(fù)責(zé),對健康有好處……”

        今年清明節(jié)前夕,范文志又在日記里反思,“孩子的姑姑來哈看病,很重,讓孩子開車把姑姑送回寧安老家,孩子稍微遲疑了一下,我就嚴(yán)厲批評他們。其實孩子也沒說不去,他們很忙很累,的確不易。兒子從寧安回來后,我給他們‘點贊’!我要反思自己,遇事不要急躁,要換位思考理解兒女!

        “我喜歡沉浸在我的日記中,那里面有我的家史,我的閱歷和人生感悟……閑暇時翻翻日記,簡直是一種享受,也是人生的一大樂事,我還會樂此不疲地記下去!”范文志堅定地說。

      【不同年代的日記本優(yōu)秀高中】相關(guān)文章:

      1.在沒有記憶的年代優(yōu)秀作文

      2.日記本

      3.日記本

      4.這個年代

      5.純真年代

      6.我的日記本

      7.我的日記本

      8.我的日記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