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公移山》閱讀答案15篇
無論在學習或是工作中,我們很多時候都不得不用到閱讀答案,借助閱讀答案我們可以更快速地掌握解題方法和解題技巧。你知道什么樣的閱讀答案才能切實地幫助到我們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愚公移山》閱讀答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愚公移山》閱讀答案1
閱讀《愚公移山》,完成問題。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萬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陽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懲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謀曰:吾與汝畢力平險,指通豫南,達于漢陰,可乎?雜然相許。其妻獻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雜曰:投諸渤海之尾,隱土之北。遂率子孫荷擔者三夫,叩石墾壤,箕畚運于渤海之尾。鄰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遺男,始齔,跳往助之。寒暑易節(jié),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殘年余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長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徹,曾不若孀妻弱子。雖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孫,孫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孫;子子孫孫無窮匱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應。
操蛇之神聞之,懼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誠,命夸娥氏二子負二山,一厝朔東,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漢之陰,無隴斷焉。
1.下列加粗詞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
A.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且:將近)
B.懲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懲:苦于)
C.冀之南、漢之陰(陰:〈漢水的〉北岸)
D.河曲智叟亡以應(亡:通無)
2.下列句中加粗詞語的意義或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A.指通豫南,達于漢陰 每假借于藏書之家(《送東陽馬生序》)
B.而山不加增 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醉翁亭記》)
C.雖我之死,有子存焉 而城居者未之知也(《滿井游記》)
D.以殘年余力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陽樓記》)
3.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
。1)遂率子孫荷擔者三夫,叩石墾壤,箕畚運于渤海之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對選文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
A.文章贊揚了以愚公為代表的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改造自然的偉大氣魄和宏偉抱負,批判了智叟那種不求進取,知難而退,故步自封的消極思想。
B.作者除用智叟這個人物與愚公進行對比外,還用遺男相助、山神求告、天帝感動等情節(jié)來襯托愚公,從而使愚公形象更加豐滿、高大。
C.智叟從靜止的觀點出發(fā),認為人在自然面前是無能為力的,所以反對移山;而愚公從發(fā)展的觀點出發(fā),認為自然是可以被征服的,所以堅持移山。
D.文章結尾借助神的力量來實現(xiàn)愚公的宏偉抱負,雖然增強了藝術效果,但也宣傳了生死輪回、因果報應等封建迷信思想,這是應該批判的。
5.閱讀下面的小詩,回答后面的問題。
過松源晨炊漆公店
。ㄋ.楊萬里)
莫言下嶺便無難,賺得行人空喜歡;
正入萬山圈子里,一山放過一山攔。
這首詩和《愚公移山》都以山為喻,蘊含了對困難的認識和態(tài)度。試結合詩、文寓意,說說應該怎樣認識和對待人生道路上的困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C
2.B
3.(1)于是(愚公)率領兒孫中能挑擔子的三個人(上了山),鑿石頭,挖泥土,用箕畚(將土石)運到渤海邊上。
。2)憑你的力氣,連魁父這座小山都不能削平,還能把太行、王屋(兩座大山)怎么樣呢?再說,把泥土石塊放到哪里去呢?
4.A
5.人生之路是不平坦的,必然會遇到一個又一個困難,我們要做好面對和克服各種困難的思想準備,并堅信再大的困難都是可以戰(zhàn)勝的。
《愚公移山》閱讀答案2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懲山北之塞,出入之遷也,聚室而謀曰:“吾與汝畢力平險,指通豫南,達于漢陰,可乎?”雜然相許,其妻獻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雜曰:“投諸渤海之尾,隱土之北,”遂率子孫荷擔者三夫,叩石墾壤,箕畚運于渤海之尾。鄰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遺男,始齔,跳往助之。寒暑易節(jié),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殘年余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長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徹,曾不若孀妻弱子,雖我之死,有子存焉。于又生孫,孫又生子;于又有子,子又有孫;子于孫孫無窮匱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乎?”河曲智叟亡以應。
。1)下列句子中加粗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C)
A、雜然相許 許:贊同
B、子孫荷擔者三夫 荷:肩負、扛
C、箕畚運于渤海之尾 箕畚:竹篾柳條等編織的器具
D、寒暑易節(jié),始一反焉 反:同“返”,往返
。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粗詞的意義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組是(D)
A、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 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誡子書》)
B、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外戶而不閉(《禮記》二則)
C、甚矣,汝之不惠 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曹劌論戰(zhàn)》)
D、雖我之死,有子存焉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三峽》)
。3)下列對選文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C)
A、“荷擔者三夫”“箕畚運于渤海之尾”從人力之少、運輸工具簡陋等方面表現(xiàn)了移山的艱難襯托出愚公移山的毅力和決心。
B、鄰人京城氏的男孩盡管才七八歲,卻能熱情地幫助移山,寫出了愚公移山這一行動得到人們的認可與支持。
C、愚公之妻質疑愚公智叟嘲笑愚公,盡管他們說話的語氣不同,但都對愚公移山持否定態(tài)度。
D、愚公不畏艱難、子孫相繼挖山不止的故事,體現(xiàn)了中華民族知難而進艱苦奮斗的偉大精神。
【解答】(1)本題考查對文言實詞的理解能力,涉及一詞多義、古今異義、古代職官常識等?忌鶕n內的積累并結合語境,認真分析,確認詞義。
ABD、正確;
C、有誤,句意:用箕畚運到渤海邊上;危~活用作動詞,用箕畚裝石土。
故選:C。
。2)本題考查學生對一詞多義現(xiàn)象的理解能力。在平時的學習中,一定要對文言詞語中的一詞多義現(xiàn)象做好積累,聯(lián)系詞意和例句進行歸納整理。解答此類問題,首先要明確句意,然后要注意積累詞語的不同用法,最后結合句意理解詞語的不同用法。
A、以:憑借;/以:來;
B、而:表修飾/而:表轉折;
C、之: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的獨立性,無意義/之:結構助詞,的;
D、雖:即使/雖:即使。
故選:D。
(3)本題林沖考查學生對文章內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此類問題,要在疏通文意的基礎上,理解文章內容。
ABD、正確;
C、有誤,愚公之妻對移山持的是肯定態(tài)度。
故選:C。
答案:
。1)C。
。2)D。
(3)C。
《愚公移山》閱讀答案3
【甲】《愚公移山》(節(jié)選)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懲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謀曰:“吾與汝畢力平險,指通豫南,達于漢陰,可乎?”雜然相許。其妻獻疑曰:“以君乏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雜曰:“投諸渤海之尾,隱土之北!彼熳渥訉O荷擔者三夫,叩石墾壤,箕畚運于渤海之尾。鄰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遺男,始齔,跳往助之。寒暑易節(jié),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殘年余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長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徹,曾不若孀妻弱子。雖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孫,孫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孫;子子孫孫無窮匱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應。
【乙】《小兒不畏虎》
有婦人晝日置二小兒沙上而浣衣①于水者。虎自山上馳來,婦人倉皇沉水避之。二小兒戲沙上自若;⑹煲暰弥烈允椎钟|,庶幾②其一懼;而兒癡,競不知;⒁鄬ぷ淙。意③虎之食人,先被之以威;而不懼之人,威亦無所施歟!
【注釋】①浣(huàn)衣:洗衣服。②庶幾:在這里有“希望”的意思。③意:估計。
1.解釋下列粗點字的含義。
。1)懲山北之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固不可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甚矣,汝之不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虎亦尋卒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翻譯下列句子。
(1)曾不能損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虎熟視久之,至以首抵觸,庶幾其一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判斷下列說法的正誤,并在后面括號內分別打“√”或“×”。
(1)甲文愚公之妻和智叟對愚公說的話角度不同,但都對移山持否定態(tài)度。 ( )
。2)乙文中“虎自山上馳來,婦人倉皇沉水避之”,從這句話可以看出:面對兇猛的老虎,婦人急中生智,跳到水里躲起來,其反應之敏捷,動作之迅速令人稱贊。 ( )
。3)甲、乙兩文均運用了對比襯托的寫法來突出人物形象。 ( )
。4)甲文中的“遺男”和乙文中的“二小兒”均閱世不多,天真可愛。 ( )
4.甲文愚公“老驥伏櫪,志在千里”,乙文二小兒“初生牛犢不怕虎”。對此你有何感想?請簡要談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1)苦于。
(2)通。
。3)通“慧”,聰明。
(4)不久。
2.(1)(你)連魁父這座小山都不能削平,又能把太行、王屋這兩座大山怎么樣呢?
(2)老虎看了孩子很久,甚至用腦袋去碰他們,希望其中有一個害怕。
3.(1)×
。2)×
。3)√
(4)√
4.“略”。(意對即可)
《愚公移山》閱讀答案4
愚公移山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萬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陽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懲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謀曰:吾與汝畢力平險,指通豫南,達于漢陰,可乎?雜然相許。其妻獻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雜曰:投諸渤海之尾,隱土之北。遂率子孫荷擔者三夫,叩石墾壤,箕畚運于渤海之尾。鄰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遺男,始齔,跳往助之。寒暑易節(jié),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殘年余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長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徹,曾不若孀妻弱子。雖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孫,孫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孫;子子孫孫無窮匱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應。
操蛇之神聞之,懼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誠,命夸娥氏二子負二山,一厝朔東,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漢之陰,無隴斷焉。
1.請解釋下面加粗詞的詞義。
亡:①河曲智叟亡以應( )
、诔鰟t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 )
③今亡亦死,舉大計亦死( )
2.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
寒暑易節(jié),始一反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讀了這則寓言故事后,你從中得到了什么啟示?請聯(lián)系生活實際簡要談談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①亡通無,沒有;②滅亡;③逃跑。
2.冬夏換季,(他們)才往返一次。
3.示例:要像愚公一樣不畏艱難、堅持不懈地頑強拼搏,以發(fā)展的眼光看問題。當代社會充滿了機遇和挑戰(zhàn),我們想成就一番事業(yè),不可避免要面對許多困難,所以繼承并發(fā)揚愚公精神在當代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意對即可)
《愚公移山》閱讀答案5
【甲】《愚公移山》(節(jié)選)《列子》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懲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謀曰:“吾與汝畢力平險,指通豫南,達于漢陰,可乎?”雜然相許。其妻獻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雜曰:“投諸渤海之尾,隱土之北。”遂率子孫荷擔者三夫,扣石墾壤,箕畚運于渤海之尾。鄰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遺男,始齔,跳往助之。寒暑易節(jié),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殘年馀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長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徹,曾不若孀妻弱子。雖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孫,孫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孫。子子孫孫,無窮匱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應。
【乙】小兒不畏虎
有婦人晝日置二小兒沙上而浣衣于水者;⒆陨缴像Y來,婦人倉皇沉水避之。二小兒戲沙上自若;⑹煲暰弥烈允椎钟|,庶幾其一懼;而兒癡,竟不知。虎亦尋卒去。意虎之食人,先被之以威;而不懼之人,威亦無所施歟!
注釋:①〔浣衣〕洗衣服 ②〔庶幾〕在這里是“希望”的意思。③〔意〕估計
1.解釋加點詞語的含義。(4分)
。1)懲山北之塞( ) (2)固不可徹( )
(3)甚矣,汝之不惠( ) (4)虎亦尋卒去( )
2.翻譯下面文言語句(4分)
(1)曾不能毀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2)虎熟視久之,至以首抵觸,庶幾其一懼。
3.判斷下面說法的正誤,在后面括號內分別打“∨”或“Ⅹ”(2分)
A、甲文愚公之妻和智叟對愚公說的話角度不同,但對移山持否定態(tài)度。( )
B、乙文中“虎自山上馳來,婦人倉皇沉水避之”,從這句話可以看出:面對兇猛的老虎,婦人急中生智,跳到水里躲起來,其反映之敏捷,動作之迅速令人令人稱贊。
C、甲乙兩文均運用了對比襯托的寫法來突出人物形象。
D、甲文中的“遺男”和乙文中的“二小兒”均閱世不多,天真可愛。
4.甲文愚公“老驥伏櫪,志在千里”,乙文二小兒“初生牛犢不怕虎”。對此你有何感想?請簡要談談。(2分)
參考答案:
1、(1)苦于(2)通(3)通“慧”,聰明(4)不久(4分,每對一個得1分)
2、(1)連魁父這座小山都不能削平,能把太行、王屋怎么樣呢?(2分)
(2)老虎把孩子看了很久,甚至用腦袋去碰他們,希望其中有一個害怕。(2分)
3、A× B× C√ D√ (2分,每個0.5分)
4、提示:人生有時會面對如大山般的艱難險阻甚至或是突如其來的災難,只要我們有信心,有毅力,鎮(zhèn)定自若,勇敢無畏,就能克服困難,戰(zhàn)勝災難。(能就一篇文章談感想即可得滿分
《愚公移山》閱讀答案6
中考真題演練《愚公移山》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殘年余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長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徹,曾不若孀妻弱子。雖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孫,孫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孫;子子孫孫無窮匱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應。
操蛇之神聞之,懼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誠,命夸娥氏二子負二山,一厝朔東,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漢之陰,無隴斷焉。
1.愚公認為兩座山可以移走的理由,錯誤的一項是( )
A.有不可動搖的決心。 B.有無窮無盡的子孫。
C.這兩座山不會再增高。 D.有操蛇之神的幫助。
2.用科學的眼光看,愚公移走兩座大山是不必要的,而且結果由天帝派神搬走了兩座大山也是不可能的。作者之所以這樣寫,其目的是:( )
A.宣揚封建迷信思想,夸大神的作用。
B.反映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改造自然的偉大氣魄和堅強毅力。
C.宣傳人定勝天,不必用科學,只須用苦力的思想。
D.批判不求進取、知難而退、不識時務的消極思想。
3.對下面句子理解錯誤的一句是( )
A.曾不若孀妻弱子:連孤兒寡婦都比不上。B.雖我之死:雖然我死了。
C.無隴斷焉:沒有山岡高地阻隔了。D.懼其不已也:害怕他不停地干下去。
4.智叟阻止愚公移山的理由是:(用原文填寫。)
5.說明愚公駁倒智叟的一句是:
6.結尾說上帝被愚公的“誠”感動了,這個“誠”指的是什么
【中考真題演練】參考答案1.D 2.B 3.B 4.以殘年余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5.河曲智叟亡以應。 6.指愚公移山的決心和實際行動。
《愚公移山》閱讀答案7
閱讀《愚公移山》中的兩段文字,完成6—10題。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懲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謀曰:“吾與汝畢力平險,指通豫南,達于漢陰,可乎?”雜然相許。其妻獻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雜曰:“投諸渤海之尾,隱土之北!彼炻首訉O荷擔者三夫,叩石墾壤,箕畚運于渤海之尾。鄰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遺男,始齔,跳往助之。寒暑易節(jié),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殘年余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長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徹,曾不若孀妻弱子。雖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孫,孫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孫。子子孫孫,無窮匱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應。
6.下面哪一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相同?(2分)
A
畢力平險
錄畢,走送之(《送東陽馬生序》)
B
指通豫南,達于漢陰
爭高直指《與朱元思書》)
C
雜然相許
遂許先帝以驅馳(《出師表》)
D
何苦而不平
必先苦其心志(《生于忱患,死于安樂》)
7.下面句子中沒有通假字的是哪一項?(2分)
A.寒暑易節(jié),始一反焉
B.將軍身被堅執(zhí)銳(《陳涉世家》)
C.政通人和,百廢具興(《岳陽樓記》)
D.退而甘食其土之有(《捕蛇者說》)
8.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3分)
遂率子孫荷擔者三夫,叩石墾壤,箕畚運于渤海之尾。
9.本文語言簡潔,但又不失生動,請以“始齔,跳往助之”為例作簡要分析。(2分)
10.文中畫線的句子是愚公之妻與智叟對愚公移山提出的看法,請加以比較,說說有什么不同之處。(3分)
參考答案:
6.C
7.D
8.譯文:于是率領挑擔子的三個兒孫,敲鑿石頭,挖掘泥土,用箕畚運到渤海的邊上。
9.寥寥六字,把一個鄰家小孩積極參與挖山的動作、神情寫活了。作者不直接寫孩子小,
而是用“始齔”這一典型特征來表現(xiàn)他的幼小,孩子天真、可愛的樣子躍然紙上!疤
往助之”中只一個“跳”字,就把孩子興奮得跳來跳去的那種稚氣生動地描摹了出來。
這樣就大大增加了文章的生動性。
10.不同一:出發(fā)點不同。其妻是在“雜然相許”的前提下“獻疑”,一個“獻”字表明她對愚公的關心;智叟不是提出疑問,“笑而止之”是對愚公的否定,“甚矣,汝之不惠”更加強了否定的意思。不同二:語氣不同。兩人雖然都用了反問的句式,但其妻的語氣是委婉的,智叟的語氣是刻薄的。如“以君之力”與“以殘年余力”相比,前者是委婉的提醒,后者則帶有不敬之意;“曾不能損魁父之丘”與“曾不能毀山之一毛”相比,前者是一種擔心,后者則是一種嘲諷。
《愚公移山》閱讀答案8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懲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謀曰:“吾與汝畢力平險,指通豫南,達于漢陰,可乎?”雜然相許。其妻獻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雜曰:“投諸渤海之尾,隱土之北!彼炻首訉O荷擔者三夫,叩石墾壤,箕畚運于渤海之尾。鄰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遺男,始齔,跳往助之。寒暑易節(jié),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殘年余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ü(jié)選自課文《愚公移山》)
7. 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4分)
。1)懲山北之塞( ) (2)雜然相許( )
。3)投諸渤海之尾( ) (4)始一反焉( )
8. 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文中劃橫線的句子。(4分)
句子:遂率子孫荷擔者三夫,叩石墾壤,箕畚運于渤海之尾。
翻譯:
9. 畫波浪線的兩句話表面相似,實際不同。請簡析他們的區(qū)別。(4分)
答案:
7.(1)苦于 (2)贊同 (3)之于 (4)通“返”,返回
8. 于是(愚公)率領兒孫中能挑擔子的三個人說明: 鑿石挖土,用箕畚運到渤海邊上。
9. 愚公之妻的話在于表示疑慮和擔心(擔心山移不走,且“焉置土石”);智叟的話顯然是鄙視和嘲笑,笑愚公不自量力(連山上的草都動不了一根,能把土石什么樣呢?)
《愚公移山》閱讀答案9
《愚公移山》(節(jié)選)(15分)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懲山北之基,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謀曰:“吾與汝畢力平險,指通豫南,達于漢陰,可乎?”雜然相許。其妻獻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雜曰:“投諸渤海之尾,隱土之北。”遂率子孫荷擔者三夫,叩石墾壤,箕畚運于渤海之尾。鄰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遺男,始齔,跳往助之。寒暑易節(jié),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殘年余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長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徹,曾不若孀妻弱子。雖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孫,孫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孫;子子孫孫無窮匱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應。
13.解釋下列句中加橫線的字。(4分)
。1)懲山北之塞 懲( )
(2)吾與汝畢力平險 險( )
。3)指通豫南 指( )
(4)雖我之死,有子存焉 雖( )
14.把下面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4分)
。1)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___________________
(2)甚矣,汝之不惠!
___________________
15.“其妻”和“智叟”對愚公移山的態(tài)度有什么不同?(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這篇寓言故事具有很強的勸誡意義,請結合自己的學習談談你的認識。(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確答案:
13.(1)苦于
。2)險峻的大山
。3)直
。4)即使
14.(1)憑著你的力氣,并不能損壞像魁父這樣的小山丘,能把太行山、王屋山怎么樣呢?
。2)你也太不聰明了!
15.“其妻”是出于關心才“獻疑”,提出問題也是為了解決問題。而智叟對愚公移山則完全持否定態(tài)度,他嘲笑愚公,并力勸愚公停止挖山。
16.?示例:愚公移山強調的是持之以恒的精神!吧健毕笳魑覀冊谏钪锌赡軙龅降哪撤N困難,只要我們堅守一個信念,就沒有什么困難是克服不了的。
試題解析:
13.本題考查學生對文言詞語的理解能力。解答時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內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據句意和對文言常用詞的掌握來判斷字詞義。解釋時要注意辨析詞義和用法的變化,積累通假字、古今異義、詞類活用、一詞多義等特殊意義的詞語。注意本題中“險”屬于詞類活用詞語,“雖”屬于古今異義詞語。文言詞語的意義和用法很多,需要結合具體語境來解釋。
14.本題考查學生翻譯文言句子的能力。翻譯文句是文言文閱讀必考題型之一。翻譯文句,應以直譯為主,意譯為輔。翻譯文句時要做到字字落實,要特別注意對關鍵詞語的把握,著眼于表達原句的意思。這里應注意“以”“曾”“損”“惠”等關鍵詞的理解,注意句(2)倒裝句的翻譯。
15.本題考查學生對文中人物形象的分析及對文章內容的解讀能力。分析人物形象,要結合人物的具體的言行以及文章的具體的情節(jié)來品味人物的性格特點。要通觀全文,篩選出重要信息。注意結合人物的描寫方法及其典型細節(jié)、事件來進行分析。結合文本內容分析,兩篇文章都通過人物語言,神態(tài),動作來刻畫人物。閱讀文本,根據“其妻獻疑”與“河曲智叟笑而止之”可知:?“其妻”是出于關心才“獻疑”,提出問題也是為了解決問題。而智叟對愚公移山則完全持否定態(tài)度,他嘲笑愚公,并力勸愚公停止挖山。
16.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tài)度的能力。對于談認識類的題型,我們可以在閱讀了全文之后,把握中心主旨,然后運用我們所學的知識,與我們的實際聯(lián)系起來,表達出我們健康積極的觀點。這是一道開放性試題,考生可以發(fā)揮出各自的水平,但不能脫離文章。《愚公移山》是我國古代最有名、對后世影響最大的一篇寓言。它通過一個老人決心率領他的兒子們挖掉擋住他家出路的.兩座大山,最后感動了上帝,上帝派了兩個神仙把山背走了的故事。據此可認識到:愚公移山強調的是持之以恒的精神!吧健毕笳魑覀冊谏钪锌赡軙龅降哪撤N困難,只要我們堅守一個信念,就沒有什么困難是克服不了的。
《愚公移山》閱讀答案10
閱讀下面文段,完成下面題目.(共12分)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殘年余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長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徹,曾不若孀妻弱子。雖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孫,孫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孫;子子孫孫無窮匱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應。
操蛇之神聞之,懼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誠,命夸娥氏二子負二山,一厝朔東,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漢之陰,無隴斷焉。
【小題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4分
⑴ 曾不能毀山之一毛 毛:
、 河曲智叟亡以應 亡:
、 懼其不已也 已:
、 無隴斷焉 隴斷 :
【小題2】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4分
⑴ 甚矣,汝之不惠!
、 何苦而不平?
【小題3】在人和山這對矛盾中,愚公和智叟表現(xiàn)出截然不同的態(tài)度.愚公認為:子孫無窮,人力 無限,而山不加增,人定勝山;智叟認為:人是“殘年余力”,山卻高大難平,愚公不自量力。你的看法呢?談談你對二人的評價。4分
答案
【小題1】毛,通“苗”,“草”的意思;亡:通“無”;已:停;隴斷:被高地阻斷。
【小題2】你太不聰明了! 有什么擔心挖不平呢?
【小題3】略
解析【小題1】
試題分析:先要大致了解全文內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據句意和自己對文言常用詞的掌握來判斷字詞義,注意辨析詞義和用法的變化,比如本題中“毛”“亡”都是通假字,要注意理解。
考點: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能力層級為理解B。
【小題2】
試題分析:根據文章的語境,了解句子大意,準確理解關鍵字詞。第一句是倒裝句,要按現(xiàn)代漢語的習慣翻譯,第二句的反問語氣要翻譯出來,最后疏通語句。所學課文,做過翻譯練習要加強記憶,可直接寫出譯句。
考點:理解或翻譯文中的句子。能力層級為理解B。
【小題3】
試題分析:分析兩個人物所站的角度,即一個是“靜止”地看問題,一個是“發(fā)展”地看問題,從這個方面談感想。
考點:對作品進行個性化閱讀和有創(chuàng)意的解讀。能力層級為探究F。
《愚公移山》閱讀答案11
【古典文學】閱讀下面【甲】【乙】兩段文言文,完成后面20xx題。(共14分)
【甲】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懲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謀曰:吾與汝畢力平險,指通豫南,達于漢陰,可乎?雜然相許。其妻獻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雜曰:投諸渤海之尾,隱土之北。遂率子孫荷擔者三夫,叩石墾壤,箕畚運于渤海之尾。鄰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遺男,始齔,跳往助之。寒暑易節(jié),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殘年余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長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徹,曾不若孀妻弱子。雖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孫,孫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孫;子子孫孫無窮匱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應。
【乙】有婦人晝日置二小兒沙上而浣衣于水者,虎自山上馳來婦人倉皇沉水避之二小兒戲沙上自若;⑹煲暰弥,至以首抵觸,庶幾其一懼,而兒癡,竟不知怪,虎亦卒去。
意虎之食人,必先被之以威,而不懼之人,威無所以施歟?
20、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4分)
。1)懲山北之塞( ) (2)以殘年余力( )
。3)甚矣,汝之不惠( ) (4) 虎亦卒去( )
21、用∕劃分句子節(jié)奏,劃兩處。(2分)
虎自山上馳來婦人倉皇沉水避之二小兒戲沙上自若
22、翻譯下列文言語句。(6分)
。1)曾不能損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譯:
(2)虎熟視久之,至以首抵觸,庶幾其一懼。
譯:
23、下列對【甲】【乙】兩文內容理解分析不合理的一項是( )(2分)
A、【甲】文體現(xiàn)了愚公堅持不懈,永不放棄,世世代代不放棄。鍥而不舍的精神?
B、【乙】文小兒膽子非常大,根本不害怕老虎。
C、【甲】【乙】兩文均用了對比的寫法來突出人物形象。
D、【乙】文婦人的倉皇有力地反襯了小兒的自若。
參考答案:
20、(1)苦于 (2)憑(3)通慧,聰明 (4)終于
21、虎自山上馳來∕婦人倉皇沉水避之∕二小兒戲沙上自若。
。1)苦于 (2)憑(3)通慧,聰明 (4)終于
22、(1)連魁父這座小山都不能削平,能把太行,王屋怎么樣呢?
(2)老虎把孩子看了很久,甚至用腦袋去碰他們,希望其中有一個害怕。
23、B
《愚公移山》閱讀答案12
閱讀下面文段,完成問題。
愚公移山
《列子》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萬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陽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懲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謀曰:吾與汝畢力平險,指通豫南,達于漢陰,可乎?雜然相許。其妻獻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雜曰:投諸渤海之尾,隱土之北。遂率子孫荷擔者三夫,叩石墾壤,箕畚運于渤海之尾。鄰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遺男,始齔,跳往助之。寒暑易節(jié),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殘年余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長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徹,曾不若孀妻弱子。雖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孫,孫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孫;子子孫孫無窮匱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應。
操蛇之神聞之,懼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誠,命夸娥氏二子負二山,一厝朔東,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漢之陰,無隴斷焉。
1.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
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對于愚公移山,人們的態(tài)度不一。一方面,支持者眾,其家人______,其妻______,甚至鄰人之遺男也______;另一方面,也有反對者,智叟就______。(用原文填空)
3.根據你對本文的理解,說說愚公移山的精神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靠您的力量,連魁父這座小山都不能削平,又能把太行、王屋這兩座大山怎么樣呢?
2.雜然相許 獻疑 跳往助之 笑而止之
3.不畏艱難,堅持不懈。
《愚公移山》閱讀答案13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懲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謀曰:吾與汝畢力平險,指通豫南,達于漢陰,可乎?雜然相許。其妻獻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雜曰:投諸渤海之尾,隱土之北。遂率子孫荷擔者三夫,叩石墾壤,箕畚運于渤海之尾。鄰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遺男,始齔,跳往助之。寒暑易節(jié),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殘年余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ü(jié)選自課文《愚公移山》)
7.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4分)
。1)懲山北之塞()(2)雜然相許()
。3)投諸渤海之尾()(4)始一反焉()
8.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文中劃橫線的句子。(4分)
句子:遂率子孫荷擔者三夫,叩石墾壤,箕畚運于渤海之尾。
翻譯:
9.化浪線的兩句話表面相似,實際不同。請簡析他們的區(qū)別。(4分)
答:
7.4分。(1)苦于(2)贊同(3)之于(4)通返,返回
8.4分。于是(愚公)率領兒孫中能挑擔子的三個人,鑿石挖土,用箕畚運到渤海邊上。
9.4分。愚公之妻的話在于表示疑慮和擔心(擔心山移不走,且焉置土石);智叟的話顯然是鄙視和嘲笑,笑愚公不自量力(連山上的草都動不了一根,能把土石什么樣呢?)
《愚公移山》閱讀答案14
【甲】愚公移山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萬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陽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懲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謀曰:“吾與汝畢力平險,指通豫南,達于漢陰,可乎?”雜然相許。其妻獻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雜曰:“投諸渤海之尾,隱土之北!彼炻首訉O荷擔者三夫,叩石墾壤,箕畚運于渤海之尾。鄰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遺男,始齔,跳往助之。寒暑易節(jié),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殘年余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長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徹,曾不若孀妻弱子。雖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孫,孫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孫;子子孫孫無窮匱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應。
操蛇之神聞之,懼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誠,命夸娥氏二子負二山,一厝朔東,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漢之陰,無隴斷焉。
【乙】鐵杵磨針
磨針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傳李太白讀書山中,未成,棄去。過小溪,逢老媼方磨鐵杵,問之,曰:“欲作針!碧赘衅湟,還卒業(yè)。媼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巖。
1.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2分)
(1)年且九十( ) (2) 方磨鐵杵 ( )
(3)始一反焉( ) (4)媼自言姓武 ( )
2.【甲】文中下列幾組加點詞語意義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項是( )(2分)
A. 且焉置土石 無隴斷焉
B. 懼其不已 其如土石何
C. 以君之力 河曲智叟亡以應
D.操蛇之神聞之 告之于帝
3.翻譯下面的句子。(2分)
(1)汝心之固,固不可徹。
【譯文】
(2)太白感其意,還卒業(yè)。
【譯文】
4.由【乙】文演變的民間俗語為(1分)
答:
5.這兩個故事,給你怎樣相同的啟示?(2分)
答:
6.李白勤學苦讀,終成詩仙。請再舉兩個我國古代名人的勤學事例。(2分)
【人物】 【事例】
【人物】 【事例】
7.【甲】文中愚公移山的原因是“ ”,移山的目的是“ ”(用原文回答,2分)
8.【甲】文寫山的高峻、遺男的相助、智叟的阻止、神的搬山對塑造愚公的形象有什么作用?(2分)
答:
答案:
1.(2分)(1)將近 (2)正在 (3)同“返”,往返 (4)說 (各0.5分)
2.(2分)D
3.(2分)(1)你思想頑固,頑固到了不可改變的地步 。(1分)
(2) 李白被她的想法所感動,回去后終于完成了自己的學業(yè)。(1分)
(注意譯準“固” “徹” “感” “卒”,其余譯對大意即可給分)
4.(1分)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
5.(2分)【示例】做任何事情要有恒心、有毅力,這樣才能成功。(符合題意,語言簡明通順,言之成理,即可視情況給分)
6.(2分)【示例】匡衡 鑿壁偷光 / 孫康 映 雪照讀 / 車胤 囊螢讀書等。 (要求寫出真實姓名,事例言簡意賅。各1分)
7.(2分)懲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指通豫南,達于漢陰 (各1分)
8.(2分)從側面烘托了愚公具有不怕困難的決心、堅韌不拔的毅力和造福子孫的宏愿。
《愚公移山》閱讀答案15
【甲】愚公移山(節(jié)選)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懲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謀曰:“吾與汝畢力平險,指通豫南,達于漢陰,可乎?”雜然相許。其妻獻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雜曰:“投諸渤海之尾,隱土之北。”遂率子孫荷擔者三夫,叩石墾壤,箕畚運于渤海之尾。鄰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遺男,始齔,跳往助之。寒暑易節(jié),始一反焉。
【乙】鐵杵磨針
磨針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傳李太白讀書山中,未成,棄去。過小溪,逢老媼方磨鐵杵,問之,曰:“欲作針!碧赘衅湟猓卒業(yè)。媼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巖。
1.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2分)
。1)懲山北之塞( ) (2)寒暑易節(jié),始一反焉( )
(3)方磨鐵杵( ) (4)媼自言姓武( )
2.下列句子中加點詞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2分)
A. 年且九十 存者且偷生 B. 且焉置土石 始一反焉
C. 雜然相許 吳廣以為然 D. 以君之力 固國不以山溪之險
3.用現(xiàn)代漢語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1)汝心之固,固不可徹。
(2)太白感其意,還卒業(yè)。
4. 【甲】文中愚公移山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移山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 _ ”(用原文回答)(2分)
5.由【乙】文演變的民間俗語為______________。李白勤學苦讀,終成詩仙。請再舉一個我國古代名人的勤學事例。(2分)
【人物】______________【事例】______________
6.實現(xiàn)中國夢,任重而道遠。從選文中愚公和李白的身上,我們可以汲取哪些精神營養(yǎng)?(2分)
參考答案:
1.(1)苦于(2)通“返”,往返(3)正在(4)說
2.D
3.(1)你思想頑固,頑固到了不可改變的地步。
。2)李白被她的想法所感動,回去后終于完成了自己的學業(yè)。
4. 懲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指通豫南,達于漢陰。
5. 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 匡衡 鑿壁偷光 / 孫康 映雪照讀 / 車胤 囊螢讀書 孔子/韋編三絕等。 (要求寫出真實姓名,事例言簡意賅。各0.5分)
6、有堅忍不拔的毅力;腳踏實地的實干精神。
【《愚公移山》閱讀答案15篇】相關文章:
《愚公移山》閱讀答案12-21
愚公移山閱讀附答案03-31
愚公移山閱讀答案15篇06-01
《愚公移山》閱讀練習及答案02-23
《愚公移山》閱讀練習及答案11篇06-05
愚公移山鐵杵磨針閱讀答案03-19
《愚公移山》與《鐵杵磨針》的閱讀答案01-29
《名師》閱讀答案11-12
打水閱讀答案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