攜手上河梁作文1500字
金克木七十八歲時,寫過一篇很奇怪的文章,叫做《保險朋友》,回憶他和一位Z女士綿延大半生的友情。文章是從幾萬里外最后一封來信開始的:“以后我不寫信去,你就別寫信來了。這個朋友總算是全始全終吧?”這并非絕交書,只是因為雙方都步入古稀,“看信仍舊吃力,寫信也太辛苦了”。辛苦的除了體力,也還有心力,這一點金克木自然明白,他在文末照應道:“她最后來信前曾表示,想和我打隔小半個地球的電話。我竟沒有表示欣然同意。難道是我不愿和她談話?不愿聽她的聲音?不是。我太老了,沒有五六十年前那樣的精神力量了,支持不住了。”
男女之間,最難的不是情愛的發(fā)生,不是熊熊烈火的燃起,而是能將這烈火隱忍成清明的星光,照耀各自一生或繁華或寂寥的長夜。“有人認為,由于愛,世界常常變得混沌。”但丁在《地獄篇》里如是復述古希臘人的哲思。而若想在這樣的混沌中保持安寧,并且努力讓對方也獲得安寧,一定需要足夠強健的心力。
不用再寫信了。不用再反復措辭以免對方攜手,甚至生氣和傷心,也不用為了怕對方擔心而強作振拔,總之,一切的緊張持重可以徹底放下了,整個人松懈下來,卻還有滿腹的心事要寫成回憶的文章。
可我初讀文章,只覺得處處氣息不順。倒不單因為其中又穿插了年輕時和另外幾個女孩子的短暫交往,或許是從中見到了迂曲的直白,坦蕩的克制,以及信手寫來的鄭重,種種矛盾又珍貴的東西夾雜在一起,與金先生過去的文字迥異。“我一生總是錯中錯。人家需要溫情時我送去冷臉,人家需要冷面時我噴出熱情。不是失人就是失言,總是錯位。”這是懺悔的文字嗎,其實呢,他也沒有做錯什么,只是缺少那種不顧一切的勇氣罷了。他早年雖也寫情詩,卻從不愿墜入愛的迷狂,漫長的一生幾經(jīng)劫火,卻一直保持健朗和清明,以一顆赤子之心和現(xiàn)實之心,遨游于古今中外的各個學科各種文化,孔子所謂“游于藝”,莊子所謂“乘物以游心”,在他這里,幾近雙全。然而,就是這樣的人,依舊還有種種感情上的'煩惱和委曲。終于,在這篇追憶一生最好朋友的文章里,這些煩惱和委曲得以徹底地流露。
西晉劉琨臨終有《答盧諶》和《重贈盧諶》二詩,沈德潛評價道:“其詩隨筆傾吐,哀音無次,讀者烏得于語句間求之?”又說:“拉雜繁會,自成絕調(diào)。”金克木先生的這篇文章,也要作如是觀才好!吨刭洷R諶》末句:“何意百煉鋼,化作繞指柔。”好的文字,好的人,最后都可以從這里體會進去。
金先生在文章里總結(jié)他倆的交往,“北平同學半年,九龍見面一年,斷絕又接上,接上又斷絕的通信五十七年。見面,有說不完的話。不見面,見心,心里有永不磨滅的人,人的情。”這樣簡單深重的情感,大概只有身為中國人才可以體會得到。張愛玲曾感嘆中國自古是個愛情荒蕪的國度,僅僅幾十年后,如今的中國似乎又轉(zhuǎn)身成為愛情泛濫的樂土,其實荒蕪下或有深藏的豐饒,而泛濫過后說不定只剩下一片枯槁。
文章最后記錄他倆的相見,那是在1938年初,他隨著戰(zhàn)亂的人流一路南下,來到舊香港,循著信上的地址找過去,她在九龍半山腰的屋頂天臺上等他。“對望著,沒有說話,只拉住了手。”他們拉住手并肩坐下,星移斗轉(zhuǎn),又“緊拉著手一同下樓”,告別,約定做一生的保險朋友。
我遂想起李陵的與蘇武詩,“攜手上河梁,游子暮何之。徘徊蹊路側(cè),悢悢不能辭。行人難久留,各言長相思。安知非日月,弦望自有時。努力崇明德,皓首以為期。”這是古往今來最好的訣別詩,明明是曉得永不再見,悲莫悲兮生別離,卻是從“攜手”開始寫起,因為每個離開的人其實都不曾離開,他帶走我們的一部分生命,同時也把其自身托付于我們。
三聯(lián)書店最近出了八卷本的《金克木集》,將散落在各處出版單位的金先生作品網(wǎng)羅齊全,免去有心讀者的搜求之苦,真是極好的事情。然而,卻沒有趁機編輯一下金先生的書信,在我想來實在是缺憾,因為金先生一定是很好的書信家,其中雖難免涉及隱私,但哪怕像宋以朗那樣,用節(jié)錄的方式,也好啊。
河北滄州天天猶太人六年級:心有心的距離
原創(chuàng)投稿,百度搜索“中國作文網(wǎng)”第一個就是。
【攜手上河梁作文1500字】相關文章:
2.攜文明回家
3.燒餅梁作文
4.攜著理想前行作文
6.手上的幸福作文
7.攜起雙贏的手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