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蟲記》讀后感
昆蟲是我們?nèi)粘I钪泻艹R姷囊环N小生命,雖說常見,可事實上又有多少人真正認真的去認識、觀察過它們呢?但有這么一位叫法布爾的著名法國昆蟲學(xué)家,潛心進入這些小生命的世界中,還為這些可愛的小生命出了一本書,叫《昆蟲記》。用詳實的語言,向我們展示了一個豐富多彩的昆蟲世界。 很多人從小就聽著拉封敦寓言故事長大,其中《蟬與蟻》的故事,講了夏天的蟬不懂得儲藏食物,整天唱歌,還不聽取蟻的勸告,結(jié)果到了冬天只好向蟻去乞食?此坪锨楹侠,還告訴人們不要懶惰的道理。但熟悉昆蟲的法布爾卻發(fā)現(xiàn)了這個故事里有這常識性的錯誤:冬天哪來的蟬呢,蟬的生命短暫,根本活不到冬天。再說蟬不是乞丐,事實恰恰相反,螞蟻夏天找不到水喝時還會去樹上到汲取樹汁的蟬那兒搶樹汁喝。最后法布爾不禁感嘆:螞蟻是頑強的乞丐,而勤苦的生產(chǎn)者卻是蟬呢!看完這篇文章,我震驚了:我們對昆蟲世界的認識仍停留在一個多么膚淺的表面!這對蟬,以及許許多多被誤解的“昆蟲受害者”是多么的不公!蟬辛苦的用嘴上的“吸管” 在堅硬的樹干上打出一口“井”來,卻被螞蟻粗暴的趕走,可到頭來卻仍背負著一個不愿勞動,只愛玩樂的乞丐的罪名。拉封敦要告誡人們不勞動的`下場是悲慘的,立意沒錯,可他是否也應(yīng)該向法布爾一樣,先去了解主角們的習(xí)性,再去安排角色呢?如果蟬能夠,它是不是也會去告拉封敦誹謗,要求其為自己恢復(fù)名譽呢?象這樣因為不了解昆蟲而犯常識性錯誤的事例還有不少,無一不告誡我們很多事都是需要大量考察實踐才能做得圓滿,決不能想當然。 通過了法布爾的《昆蟲記》,我對昆蟲世界有了初步的了解,以前讓我厭惡的小蟲在我眼里開始變的可愛。夏天時,以往讓我聽了心煩的蟬聲變得悅耳,因為法布爾告訴我,蟬在地下要生活奮斗四年,能夠爬上枝頭盡情歌唱卻不足五星期,這歌聲是蟬快樂的流露,是對生命的珍惜,是我們現(xiàn)在所提倡“活在當下”的最好詮釋…… 原來在這個地球上,還有另一個如此繽紛的世界,法布爾帶我走進了它。
【《昆蟲記》讀后感】相關(guān)文章:
1.昆蟲記讀后感
2.《昆蟲記》讀后感
3.《昆蟲記》讀后感
4.昆蟲記讀后感
5.《昆蟲記》讀后感
6.昆蟲記讀后感
7.《昆蟲記》讀后感
8.《昆蟲記》讀后感
9.《昆蟲記》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