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感天地
百善孝為先,孝道在中華民族源遠(yuǎn)流長。自古就有烏鴉反哺、羊羔跪乳、孔融讓梨、子路借米等一系列的故事。這些故事,就只體現(xiàn)了一個字——“孝”
有人問“孝”是什么?在我看來。孝,是父母下班后的一聲問候;孝,是父母生病時床邊的陪伴;孝,是父母批評教育時的耐心傾聽;孝,是父母勞累時的一次按摩;孝,是父母年老時,你想父母幼時陪伴你一樣陪伴著他們;孝,是……
可是,在這個充斥著70億人的這顆蔚藍(lán)的星球上什么事情都是相對存在的。讓我們來看兩個案例。
案例一:某對夫婦生了三個兒子和一個女兒。這對夫婦對這4個孩子是百般的照顧。寧可自己受苦,也不愿意讓自己的子女受苦,受到一點傷害?墒牵旎,20幾年的時光彈指一揮間,子女紛紛長大,有了自己的家庭,便將父母留在家中,紛紛離開家中。只留父母兩人在家中。他們笑,因為他們想起了與孩子在一起的美好時光;他們哭,因為他們想起了孩子們紛紛離他們而去,沒人管他們,哪怕只是一個電話都沒有。拆遷隊來了,說這個地方被征用了,這對夫婦會得到一筆拆遷費。這時“感人的一幕”發(fā)生了——子女們聽到消息紛紛“快馬加鞭”的趕了回來,來“盡孝道”。至于這是為什么,不說也知道
案例二:閔子騫兄弟兩人,母卒,其父更娶,復(fù)生二子。子騫為其父御,失轡,父持其手,寒,衣甚單。父歸,呼其后母兒,持其手,溫,衣甚厚。即謂婦曰:“吾所以娶汝,乃為吾子,今汝欺我,寒兒,汝去無留。”子騫前曰:“母在,一子寒;母去,四子寒。”其父默然,而后母亦悔之。大意是:閔子騫兄弟共二人,母親死后,他們的`父親又娶了一個繼母,繼母又生了兩個兒子。閔子騫給他的父親駕馬,丟失了馬的轡頭,他的父親握著他的手,發(fā)覺他的手很冷,穿的衣服也很單薄。父親回去后,把后母生的兒子叫來,握住他的手,手是溫暖的,穿的衣也很厚。就對妻子說:“我娶你的原因,是為了我的兒子,現(xiàn)在你欺騙我,讓我的兒子受冷,你走吧,不要再留在我家。”子騫上前說:“如果母親留在我家,就只有我一個兒子受寒;如果母親離我們而去,四個兒子就都會受寒啊。”他的父親一句話也不說,沉默了好久,而他的后母也很后悔自己的做法。
看完之后,我不禁發(fā)出一聲長嘆。我們推崇的并不是向子女們那樣為了一定目的而“盡的孝道”。我們中華民族所推崇的孝道,是像閔子騫那樣發(fā)自內(nèi)心的孝。
偉大的孔子曾今說過:“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wù)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于父之道,可謂孝矣。”
在科技發(fā)達(dá)的今天,我們雖身在遠(yuǎn)方,但是只要一個視頻通話就可以見到父母,一個“確定”就可以給父母匯回去錢。但這只是物質(zhì)上的。而我中華民族所弘揚的孝道是精神上的。只有像閔子騫那樣的,才是我中華民族世代所弘揚的孝道。
【“孝”感天地】相關(guān)文章:
1.孝自感動天地
3.孝讀后感
4.孝的讀后感
5.二十孝讀后感
6.孝可孝
8.入則孝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