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烈楊家將》觀后感
在看完一部作品以后,相信大家一定領(lǐng)會了不少東西,需要好好地對所收獲的東西寫一篇觀后感了。那么觀后感到底應(yīng)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忠烈楊家將》觀后感,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忠烈楊家將》取材于宋朝時《楊家將》故事中最為慘烈的金沙灘-兩狼山之戰(zhàn)。雖然這個故事早已讓人們傳閱到爛,電影也翻拍過。但這樣忠孝仁義題材的戰(zhàn)爭電影故事仍舊能震撼人心。
盡忠報國,在國家面對強敵進侵時,為國六十五歲仍披盔甲,當(dāng)起先鋒一職為宋軍打頭陣。雖兩鬢已白,黑銀發(fā)交錯,但在戰(zhàn)場上仍不減英姿,依然善戰(zhàn)。卻不料潘仁美小人的臨陣退兵,不顧其先鋒隊的生死,在中箭后困于兩狼山。
楊家七子知道身處險境時,主動請纓出兵救父。并且七子足智多謀,智勇兩全。長兄得悉「七子去,六子還」的預(yù)言后,跪地承諾必會讓老父及兄弟平安歸來,令佘太君放行,終愿以一人之力為弟弟們拖延時間,卻最終一人之力不敵對方數(shù)量眾多,壯烈犧牲。楊二郎行軍時,將倒在血泊中的楊家軍旗撐起的一幕最讓我震驚。那桀驁的眼神,大氣的甩旗,勢必重振楊家軍威風(fēng)的氣勢,是在讓人印象深刻。并且最后他重返回救楊大郎時,喊得一聲聲“大哥”,真真體現(xiàn)了兄弟之間的那種手足之情。楊三郎為血刃弒父仇人,孤身面對躲在暗處的敵人,并以身中箭來博得一箭的'機會得以射殺敵人。楊四郎與楊五郎更是以犧牲自己為代價將敵方士兵退下深淵,生死未卜。最終的結(jié)局只有六子,第六子歸來并手刃真正的敵方仇人。因為曾答應(yīng)母親,必定會將父親帶回家,所以七子不顧自身性命都要保全父親,即使最后只能帶回父親的尸首,也不忘諾言。楊六郎最終完成了各位哥哥的托付,并將各位哥哥的兵器帶回。這是守信,體現(xiàn)了諾言之重。而楊家七子則以自身來告訴我一個“孝”字有多重。楊令公是因不想拖累自已兒子們,并又盡忠報國,在蘇武與李陵之間選擇,令自盡也不叛國。終撞死在李陵碑上。這就是忠。
精忠報國,多么深奧豪放的詞語,可在他們的身上卻展現(xiàn)的淋漓盡致;為國捐軀,多么悲傷、沉重的字眼,可在他們的身上卻體現(xiàn)的那樣從容。
凝聚在楊家將傳說故事中的前仆后繼、忠心報國的偉大精神,是千百年來中國人面對外族侵擾和西方列強欺凌,反抗侵略、保家衛(wèi)國、追求和平美好希望的一種寄托。為了追求這種希望,楊老令公戰(zhàn)死了,楊六郎、楊文廣繼承遺志繼續(xù)戰(zhàn)斗;男人犧牲了,佘太君、穆桂英等女人繼承遺志繼續(xù)戰(zhàn)斗;主人戰(zhàn)死了,楊排風(fēng)等家丁、丫環(huán)也要繼承遺志繼續(xù)戰(zhàn)斗。在中國歷史上,凝聚著這種忠烈家風(fēng)的事例絕非楊家將一家。僅在山西,還有薛仁貴、薛丁山、樊梨花的薛家將和呼延贊、呼延灼的呼家將。這些家將的傳說和故事,相互輝映,充滿了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閃耀著璀璨的理想主義光芒。
楊家將以及薛家將、呼家將已遠遠走出歷史的范疇,而升華為一種不屈不撓的民族精神,鼓舞一代又一代中國人,勵精圖治,振興中華。
【《忠烈楊家將》觀后感】相關(guān)文章:
少年楊家將觀后感08-13
楊家將讀后感08-19
楊家將讀后感600字07-23
楊家將讀后感400字07-22
楊家將讀后感400字07-30
2012觀后感08-15
《八佰》觀后感04-11
“西柏坡”觀后感01-22
《高考》觀后感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