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承天寺夜游擴寫
導語:我們很多的時候都會寫,但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資料,歡迎閱讀參考。
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
夜,一如既往的萬籟俱寂,月亮依舊幽幽地傾聽著人們的哀愁。蘇軾打了個哈欠,發(fā)現(xiàn)夜深了,解衣想要睡下。他坐在床沿,忽然望在窗前的一縷月光上,良久地凝望著。
那夜的月亮格外皎潔,漆黑的夜空并無繁星點點,只一明月,明朗了無邊的黑暗,點亮了憂郁人的心。宛若蒙上一層薄紗似的,月的光暈掩蓋了夜空中小小的星光,卻并不惹眼,好一個月朗星稀的夜!這小小的,好似薄紗般的輕盈,令那月好像要飛起來似的。而那月光呢?如水一般,傾灑在美麗的大地上,似不小心打翻了的瓊漿玉液,四處都有,只是抓也抓不到,掃也掃不盡,在這初秋的夜里,好像附上了一層白霜。
薄紙的窗戶雖抵不住晚來風急,成全了秋的.寒意,但卻容許了這皎白的月光滲透進來。蘇軾依舊目不轉(zhuǎn)睛——這美得醉人的月光。×钐K軾頓時心花怒放了,已然睡意全無。他忙起身,披上一件大衣便想向外走。
只是還未跨出那道門檻,蘇軾猛然想起,這時的自己,身旁已經(jīng)沒有可以談笑取樂的人了!縱然這月光如水,美至心碎,但無人與之共度同賞,確是辜負了良辰美景,空虛了滿心歡喜。想了想,蘇軾還是向門外走去。
初秋的天氣可謂寒冷,已有了冬的模子。蘇軾披著月光,走在城郊的小路上,遠處是城郊的一座寺廟——承天寺。蘇軾裹緊了大衣,慢慢走進寺廟找他的好友張懷民。他輕輕來到門邊,低聲地問道:“懷民,在否?”一邊輕敲門環(huán)。一時未有人應聲,蘇軾嘆了口氣,剛想離去,張懷民便拉開了門!皷|坡!許久未見,近來可好?”“懷民,我可好,你也未睡?”張懷民勉強笑了笑,也取了件大衣,輕聲說:“窗外月色甚好,同我散散心吧!
夜更黑了,明月的一角缺了一點,便如大圓盤了。張懷民與蘇軾沐浴在這皎白的月光下,庭院中,草地上,仿佛水滿了似的,漫出一地,仔細看才明了,這月光頑皮的與人們開了一個小小的玩笑,它化作澄澈的積水,引人入勝。細細端詳那積水,咦?那之中是否生長了荇菜和水藻?蘇軾正奇怪著,張懷民笑笑,指了一旁的竹林,這才令蘇軾恍然大悟,原來只是竹柏的倒影!
蘇軾搖了搖頭,輕嘆一口氣。心中隱隱有些失意,卻又波濤洶涌,何時沒有這皎白的月色?何時沒有這兩旁的竹柏?為何從未有人發(fā)現(xiàn)如此之美景?只是他們不像我倆如閑人了!蘇軾想著,現(xiàn)在的生活才是我最向往的生活呀!從前那黑暗的、復雜的官場,終于離我遠去了!它成全了我心田之間,充斥于天地間的清閑!又何樂而不為呢?蘇軾釋然了,他望向張懷民,看著他那份笑容,他也笑了。
遠方傳來了打更聲,夜,更深了。
【初二承天寺夜游擴寫】相關(guān)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