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記憶中的北京小吃散文
身為北京人,至今沒有機會嘗嘗老北京的豆汁和焦圈,偶然在書中看到這段描寫豆汁的文字極有意思,這種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感覺也許只有老北京才能體會: “北京的豆汁,入口有一股霉餿味,等細細捕捉,那味道悠游飄渺,極至無以捕捉,含在口中片刻,此味回轉,有如進入到原始森林,從谷底飄來些草香,一縷小風吹來,飄然而去。等喝到第二口時,醇綿的陳香漸漸悠蕩,此時特別適合吃一口焦圈,十分新鮮的焦香彌漫,這樣的循環(huán)構成了喝豆汁的樂趣!”哈哈,這位仁兄真是太有才了!將喝豆汁的過程描寫的如此生動!
有位同學看到我在微信發(fā)的這段文字,回應了一個笑話:話說在北京大街上將一人按倒,灌了一碗豆汁,起來找你打架的一定不是北京人,找你要焦圈的才是。由此可見焦圈與豆汁有著千絲萬縷、割不斷的關系。
說起北京的特色小吃,有“老北京小吃十三絕”一說,包括豆面糕、艾窩窩、糖卷果、姜絲排叉、糖耳朵、面茶、馓子麻花、薩其瑪、焦圈、糖火燒、豌豆黃、豆餡燒餅,奶油炸糕等,口味與眾不同,各有特色。我印象中最喜歡的有幾樣——褡褳火燒、豌豆黃和艾窩窩。褡褳火燒是老北京常見的漢族名點,相傳褡褳火燒由順義人氏姚春宣夫妻在1876年創(chuàng)制。制作時,用面片裝入肉餡,在餅鐺上烤制而成,有點象今天的鍋貼兒。因其形狀為長條型,類似古代背在肩上的褡褳,故名褡褳火燒。艾窩窩是北京一款用糯米制作的清真風味小吃,其特色是色澤雪白,形如球狀,質地粘軟,口味香甜。豌豆黃,顧名思義,是用豌豆為原料制成的甜點,入口有一種豆香。
前幾日看到有位北京老同學在微信朋友圈中分享排隊買燒餅的經(jīng)歷以及燒餅和火燒和的區(qū)別——燒餅有芝麻,火燒沒有。隨之想起小時候喜歡的大順齋糖火燒,確實沒有芝麻,只有芝麻醬。由此聯(lián)想到媽媽烙的芝麻醬糖餅,剛出鍋的`外焦里嫩,飄著芝麻醬的香氣,因為小時候很少吃肉,所以芝麻醬糖餅就成了記憶中的美味。
還有值得一提的是“稻香村”的點心,比如薩琪瑪和桂花糕,松松軟軟、甜甜蜜蜜,薩琪瑪中加了青絲紅絲,顏色非常誘人。小時候只有過春節(jié)時才能吃到這些點心,現(xiàn)在的薩琪瑪已經(jīng)失去了原汁原味。
很多北京人也許還記得老北京酸奶,最初的酸奶是裝在一個個月白色的瓷罐中,非常粘稠,狀如豆腐腦,要用小勺吃,而不是喝。初次吃酸奶我不太習慣那種味道,久而久之我竟然愛上了那種味道。澳洲的奶制品雖然很純正,但是酸奶的味道實在不和我的口味,想念老北京酸奶。
說起老北京特色餐廳,高貴的當屬位于北海公園內的仿膳飯莊,歷史悠久,是京城有名的宮廷菜館,以“滿漢全席”著稱。能去仿膳用餐純屬西門子公司對員工的獎勵,那一年冬天醫(yī)療部慶祝SAP成功上線,大家辛苦工作了幾個月終于有了成果,老板將慶功宴設在了仿膳飯莊。寒冷的冬日晚上,北海公園一片寂靜,湖面結了一層厚厚的冰,在幽靜的月光下泛著清冷的光。晚宴上氣氛異常熱烈,除了特色菜品,餐廳制作的宮廷糕點小吃——肉末燒餅、栗子面小窩頭等,頗受同事們歡迎。
還有一家比較平民化的餐館——烤肉季,位于后海荷花市場銀錠橋旁,很喜歡那里的肉末燒餅和傳統(tǒng)清真菜肴。那晚朋友帶我去烤肉季吃飯,他為我點了肉末燒餅、醋溜木須等特色食品,醋溜木須其實就是雞蛋炒肉,但加入醋之后味道很特別,再加上我是一個愛吃醋的人,所以以后每到清真餐廳,我經(jīng)常會點這道菜。飯后我們在后海邊散步,街邊是一串酒吧,熱鬧非凡,月色迷人,有人在劃船,有人在放河燈,瑩黃的燈火在水面上忽明忽暗,情侶們在岸邊卿卿我我。后來朋友又帶我來到柳蔭街,著名的恭王府和郭沫若故居就坐落在這里,也是北京胡同游的好去處。
忽然間,很想念北京的故里,下次回北京要去那些熟悉的老地方走走,再去品嘗記憶中的北京小吃。盡管北京的很多老地方已經(jīng)不在了,很多味道也改變了,那昔日的味道永遠留在了記憶里。
【記憶中的北京小吃散文】相關文章:
成長中的我小學作文11-24
公德的作文12-19
有趣的液氮10-26
關于公德的作文09-04
樂趣的小學作文03-01
老虎的小學作文02-19
植樹的小學作文12-06
贊美父親的作文10-28
寶貝的小學作文10-22
下雨的小學作文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