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xiāng)的名人小學生作文
篇一:我家鄉(xiāng)的名人
我家鄉(xiāng)的名人可多呢,有李源潮、周恩來、鄭兆財、蔣志平、吳強……不過最有名的還是數(shù)周恩來了。他是一位總理呢,他那花白的頭發(fā),濃黑的眉毛,慈祥的眼睛,親切的笑容,令我很有親切感。
他這個總理可不是“走后門”得來的,而且靠著勤奮努力得來的。
周總理小時侯可勤奮呢,有一天,周總理隨陳媽媽到一個路途遙遠的親戚家,回來時已是深夜了。一路上的風塵勞累,年幼的周總理已精疲力盡、呵欠連天,上下眼皮直打架,可他仍然要堅持練完100個大字再休息。陳媽媽心疼道:“明天再寫吧!敝芸偫磉B忙說:“當天的事當天得做完!”便連忙把頭埋在涼水里,一下子把“瞌睡蟲”趕跑了,頭腦也清醒多了。當100個字寫完時,陳媽媽一把奪過筆:“這下行了吧,快睡覺!敝芸偫碜屑毧赐昴锤傻100個大字,皺著眉頭認真地說:“陳媽媽,這兩個字寫歪了!闭f著又把那兩個字寫了幾遍,直到滿意為止。
周總理這種精神值得我們每個人學習。
篇二:家鄉(xiāng)名人
我的家鄉(xiāng)——安徽省從古到今出過不少家喻戶曉的名人,從古代的包公、朱元璋到現(xiàn)代的陶行知等,但其中我最了解的就是包公。
包公,真名叫包拯,字希仁。是北宋廬州合肥(現(xiàn)在的安徽省合肥市)人。他和范仲淹一樣,一生做過許多官,小到縣令大到樞密副使。不管是做什么官,他都認真處理政事,執(zhí)法如山,鐵面無私。所以在戲劇里,專門給他畫了一個大黑臉。
在眾多故事中唯有歷史記載的有關包拯斷案的只有一個,那就是包拯在天長縣任任知縣時遇到的一件事:有一個人,將一名農(nóng)民告上了縣衙,說那名農(nóng)民殺了一頭耕牛,并且把熟牛肉只留下了一點點給自己吃,其它的全部賣了。在當時宋朝的法律規(guī)定,民間私殺耕牛是犯法的,但是那個人沒有想到這狀一告就泄露了自己。原來在前一天那名農(nóng)民就到縣衙向包拯告狀了,說有人把他家的牛的舌頭割了,當時包拯就意識到這一定是某個仇家有意陷害這個,便讓那名農(nóng)民把牛殺了,來“引蛇出洞”。這件事形象的反映出了包拯的機智。
篇三:家鄉(xiāng)的名人
我的`家鄉(xiāng)是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我家鄉(xiāng)的名人多得數(shù)不勝數(shù)。
今天,我要嚇蕕拿人是國家萊庠痱隊隊員——朱芳雨。
朱芳雨生于1983年1月5日,漢族;身高201cm,體重100Kg,F(xiàn)服役于國家萊庠痱隊,在對的位置是小前鋒。
1995年9月被廣西省體校教練似鐵培望中了,之后入了體校。1998年9月,年僅15歲的他入進了廣西男籃。同年底為了尋求更大的空間,經(jīng)體校朋友牽線入進了廣東宏遙隊。12月份要隨隊往鄭州參加全國男籃冬訓,而被國家青年隊望中。1999年,朱芳雨成為宏遙隊正式隊員。2000年至2001年的CBN賽場上代表宏遙隊出場,經(jīng)由兩個多月,他成為CBA賽場上冉冉升起的一顆新星。2001年6月中國男籃主教練王非將這顆新星召進了國家青年隊,司職小前鋒。那一年的8月,他隨國家隊往北京參加世界大學生運動會,奪得第二名。進選了NBA練習營。這就是他的人生經(jīng)歷。
朱芳雨獲得的戰(zhàn)績良多:2009/2010年獲得總決賽MVP、2004年雅典奧運會第八名、2011年男籃亞錦賽冠軍……
這就是我家鄉(xiāng)的名人,怎么樣?
篇四:家鄉(xiāng)的名人王云樵
王云樵建國以來,能有幸與開國總理親切握手并用鄉(xiāng)土語言交談的人。喝著灌河水長大的,在音樂界被譽為蘇北“阿炳”的王云樵就是其中的一個。王云樵全家喜愛器樂,祖父輩、父叔輩乃至同輩,均善于演奏蕭、笛、三弦、琵琶、二胡等民族樂器。百里范圍,無人不知。
王云樵擅長二胡演奏、琵琶演奏,也熱衷于曲目創(chuàng)作。他所創(chuàng)作的作品不僅豐富了當時社會的樂壇所需。如在解放后,他看到新生的灌河春意盎然,在欣喜感嘆之余,一氣呵成寫成了二胡獨奏名曲《波搖金影》,此曲被評為全省器樂曲目創(chuàng)作一等獎。王云樵(1906-1998),別號松坡老圃,仁懷縣魯班鄉(xiāng)黃佳田人,幼時聰穎好學,魯班兩級小學畢業(yè),留校任教,開地方自學成才之先例。后含冤十五年,平反后,晚年曾參與纂修《仁懷縣志》。平生喜好詩古文辭,著有《工余遣興錄》、《白云集》等。王云樵,原籍響水縣南河鎮(zhèn)新南村,生于1916年10月,1976年在響水縣六套中學任教時不幸落水作古,終年60歲。
篇五:奧運火炬手——陳進
五月的海安縣轟動了,原來大公鎮(zhèn)的農(nóng)民陳進作為火炬手參加了奧運火炬在南通的傳遞。
星期天,我們幾個小伙伴一起去采訪了陳伯伯。走進他的家門,眼前哪里是一個農(nóng)家小院啊,簡直就是一個簡易的運動訓練場。幾根皮筋套在樹上做成了拉力器,旁邊是舊衣服縫制的沙袋,門前還有練習臂力和腰力的大石磙。
我們在“訓練場”中間找了塊空地坐了下來,聽陳伯伯親口講述自己的故事。
陳伯伯每天早上五點就起床,從家跑到海安縣城,再跑回來。有一次出發(fā)時感覺還好,但從海安返回的路上,他感覺頭昏昏沉沉的,兩條腿好像灌了鉛似的,每邁一步都很吃力,再后來就沒了知覺,倒在路邊。幸虧被進城的鄰居看見了;丶液笏闪税胩煲灰梗荒軇訌。第二天早上,他一醒來又穿上運動鞋。伯母勸他好好在家休息,他卻說:“跑馬拉松沒點韌勁是不行的。”
憑借頑強的毅力與堅持不懈的苦練,陳伯伯從鄉(xiāng)間小道跑上了馬拉松賽場。他多次參加大型長跑比賽,獲得了很多獎牌。尤其在杭州舉辦的全國老將田徑運動會上,他一舉獲得中年組1500米銀牌和5000米銅牌。
如今,我們都稱他為“田野里跑出的千里馬”。
篇六:家鄉(xiāng)的名人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是的,俗話說得好,每一粒糧食的背后都有一個辛苦勤勞的農(nóng)民。今天,我就來介紹一下我們村的一位農(nóng)民——王大伯。
王大伯今年四十歲,看起來比實際年齡大了許多。他的皮膚很黑,短頭發(fā),經(jīng)常戴一頂草帽,穿一件很舊的褂子,顯得又瘦又矮。但他種起田來一點兒也不含糊。
他每天起早貪黑,到田里治農(nóng)藥、除草……干的是辛辛苦苦,也可算是兢兢業(yè)業(yè)。經(jīng)過幾年的努力,他已
經(jīng)種了幾十畝田。從一開始一貧如洗到現(xiàn)在不愁吃喝。
王大伯不僅勤勞,而且充滿了智慧。王大伯一開始不懂得種田的經(jīng)驗,所以吃了虧,但他一點兒也不氣餒,到處請教別人,自己也買了關于水稻或其它一些和種田有關的書。自己不識字,就讓家里人讀給他聽,然后用心鉆研,終于掌握了一些技術和經(jīng)驗。他經(jīng)常說:“種田看起來簡單,學問確實有不少呢!”
有一次,大家買種子,家家戶戶基本上都買了同樣的種子。只有王大伯和他們不同。有些人問他為什么買這種種子。他說:“憑我的經(jīng)驗,今年的天氣適合這種種子!惫唬詈笏斋@的要比別人多很多。慢慢地他開始富裕了,最后用起了機械化。從此,他就成了我們村的名人。
種田雖然讓王大伯辛苦了好一陣子。但最終還是得到了回報。真是苦也糧食,甜也糧食。
篇七:家鄉(xiāng)的名人
張謇,我國近代著名的實業(yè)家、教育家、慈善家。主張‘實業(yè)救國’他一生創(chuàng)辦了20多個企業(yè),370多所學校,為我國近代民族工業(yè)的興起,為教育事業(yè)發(fā)展做出了寶貴的貢獻,被稱為‘狀元實業(yè)家’。毛主席在談到中國民族工業(yè)時曾說;‘輕工業(yè)不能忘記張謇。’
對于南通來說,張謇是一段繞不開的歷史,是一個忘不了的人物,是他將南通造成‘模范縣’、’中國近代第一城‘,是他在世紀初開創(chuàng)了南通長達30年的黃金時代。
1903年4月,張謇創(chuàng)辦了通州市范?茖W校并親任校長。此后,一直朝著普及國民教育的目標前進。據(jù)統(tǒng)計,他一生在南通教育上的投資為257萬兩白銀,到1924年,在南通地區(qū)共創(chuàng)辦小學370余所,中等學校6所,高等學校3所,初步形成了以基礎教育和農(nóng)、工、商、科技為中心,包括學前、初等、中等和高等教育在內(nèi)的較為完整的近代教育體系。
由于張謇在南通的特殊地位,他的名字與南通以緊緊聯(lián)系在一起。
篇八:家鄉(xiāng)的名人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烈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這首寺就是我們家鄉(xiāng)的名人白居易所寫的《離離原上草》,雖然白居易詩寫的好,但是他在成名的路上歷經(jīng)磨難。
在他28歲去京城把他的第一首詩《離離原上草》給了有名的文學家顧況,顧況一聽“白居易”這個名字,就對他說:“現(xiàn)在,在京城不好呆下去了。”但是當他看到白居易寫的這首詩時,大驚失色說:“你一定可以好好的在京城呆下去的!
白居易每次寫詩,反復修改,再拿給一些不識字的婦女聽,如果她們不懂,白居易又拿回去修改,讀給她們聽,直到她們聽明白為止。
白居易是唐代寫詩最多詩人之一,我最喜歡他寫的《賣炭翁》,他把人物描寫的很仔細,把賣炭翁的悲慘和宦官的仗勢欺人,都細致的匯成一篇文章,讓人感覺仿佛身臨其境一樣。
“花非花,霧非霧。夜半來,天明去。來如春夢不多時,去似朝云無覓處!蔽遗宸拙右。,不但因為他的文采,他的勤奮也讓我值得學習。
【家鄉(xiāng)的名人小學生作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