燈下漫筆的閱讀答案
記得有一位詩人說過這樣的話:詩人要做詩,就如植物要開花,因為它非開不可的緣故,(甲)如果你摘去吃了,即使中了毒,也是你自己的錯。
這比喻很美,也仿佛很有道理的。但再一想,卻也有錯誤。錯的是詩人究竟不是一株草還是社會里的一個人,況且詩集是賣錢的,何嘗可以摘。一賣錢,這就是商品,買主也有了說好說歹的權利。
即使真是花罷,倘不是開在深山幽谷,人跡不到之處,如果有毒,那是園丁之流就要想法的;ǖ氖聦,也并不如詩人空想。
現(xiàn)在可是換了一個說法了,連并非作者,也憎惡了批評家。他們里有的說道:你這么會說,那么,你倒來做一篇試試看!(乙)
這真要使批評家抱頭鼠竄。因為批評家兼能創(chuàng)作的人,向來是很少的。
我想:作家和批評家的關系,頗有些像廚師和食客。廚師做出一味食品來,食客就要說話,或是好,或是歹。廚師如果覺得不公平,可以看看他是否神經(jīng)病,是否厚舌苔,是否挾夙嫌,是否想賴帳;蛘咚欠駨V東人,想吃蛇肉;是否四川人,還要辣椒。于是提出解說或抗議來一自然,一聲不響也可以。但是,倘若他對著客人大叫道:“那么,你去做一碗來給我吃吃看!”那未免有些可笑了。
誠然,四五年前,用筆的人以為一做批評家,便可高踞文壇,所以速成和亂評的也不少。但要矯正這種風氣,是須用批評的,只在批評家這名目上,涂上爛泥,并不是好辦法。不過我們的'讀書界,是和平的多,一見筆戰(zhàn),便是什么“文壇的悲哀”呀,“文人相輕”呀,甚至于不問是非,統(tǒng)謂之“互罵”,指為“漆黑一團糟”。果然,現(xiàn)在是聽不見說誰是批評家了。但文壇呢,依然如故,不過它不再露出來。
題目:
1.第一自然段中的詩人所用的比喻,看似有理,實質(zhì)是錯誤的。錯誤的要害是什么?
2.第六自然段中寫廚師和食客的關系,要說明的是什么?
3.末段“文壇的悲哀”“文人相輕”所指的內(nèi)容是什么?
4.根據(jù)文意,簡要概括本文作叩墓鄣恪*?/SPAN>
5.下列說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兩項是()
A.“詩人要做詩,就如植物要開花”,其意思是說寫詩是自然產(chǎn)生的,對詩的好壞不必負責。
B.文中甲、乙兩人的說法實質(zhì)是一樣的,只是乙的說法更為無理。
C.對有害的作品需要批評,如同園丁拔去有毒的花草。
D.文藝界的“謾罵”會冤屈許多好人,但糊糊涂涂的撲滅“謾罵”也會包庇一切壞人。
E.詩與花的本質(zhì)區(qū)別是:詩是商品,可以出賣;花不是商品,可任意采摘。
參考答案:
1.借此拒絕文藝批評,逃避文藝作品的社會責任。
2.文藝批評家有評品的權利,不必自己會創(chuàng)作。
3.文藝界因觀點不同而產(chǎn)生的爭論。
4.文藝必須有批評,批評如果不對,就可以有反批評。如果扼殺文藝批評,健康有益的文藝就不可能得到發(fā)展。
5.DE
【燈下漫筆的閱讀答案】相關文章:
燈下漫筆高一作文02-21
燈下漫筆讀后感600字07-25
讀《燈下漫筆》有感作文1200字10-28
漫筆作文04-06
孤燈下的祈盼05-21
漫筆作文450字04-03
漫筆作文200字04-04
竹子的閱讀答案04-09
命運的閱讀答案01-29
宣紙的閱讀答案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