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對癥下藥的成語故事
東漢末年,有一位杰出的醫(yī)學家名叫華佗。他的醫(yī)術極為高明,尤其精于醫(yī)道和用藥,人們都爭著找他看病。華佗被人們譽為“神醫(yī)”,主要是由于他能根據(jù)病人的不同情況,仔細診斷,找出病根,然后對癥下藥。
有一次,兩個病人找他看病,一個叫李延,一個叫倪尋。他們都得了頭痛發(fā)熱病,病一發(fā)作,頭就疼得厲害,而且發(fā)高燒。
華佗仔細地詢問了他們的病情,細致地摸了摸脈,然后又認真地觀察了一番,最后給他們各開了一張藥方。兩人拿到藥方,高高興興地抓藥去了。
出門不久,他們把藥方對照著看了看,覺得很奇怪:兩人的癥狀十分相似,都是一種病,怎么藥方大不相同呢?李延的藥方上開的是發(fā)汗藥,而倪尋的藥方上開的則是瀉藥。于是兩人便嘀咕起來:會不會是大夫開錯了藥方呢?
兩人又急忙回來找華佗。華佗清楚了他們提出的疑問后,笑了笑說:“你們放心吧,藥方一定沒有錯的!”華佗又耐心地對他們解釋說:“吃藥要看具體情況,你們的癥狀雖然相同,但是病因卻不一樣。倪尋的病是由于內部傷食引起的,而李延的病則是由于身體受風寒造成的。病因不同,用的藥自然就不相同了呀!”“原來如此!”聽了華佗的解釋,兩人都笑了。他們一再感謝華佗,并安心地服了藥。
很快,兩個人的病都好了。他們趕緊登門拜謝,對華佗一揖在地,異口同聲地贊道:“先生您是神醫(yī),果然名不虛傳。
——《朱子語類》
【對癥下藥的.意思】原指醫(yī)生針對病癥開方用藥,F(xiàn)在常用來比喻針對具體情況、問題,制定具體的解決辦法。
【活學活用】楊大夫有多年臨床經驗,根據(jù)不同的病情,對癥下藥,濟世救人。
【妙語點撥】華佗診斷出兩個病人雖然都是頭疼發(fā)熱,但病因卻大相徑庭,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從而開出不同的藥方。病人抓藥服食后,身體恢復健康。這啟示我們,解決任何問題都應該事先做好調查研究,找出原因,對癥下藥需良方。唯有如此,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否則,事倍功半,甚至徒勞無獲。
【近義】有的放矢
【反義】膝癢搔背
【關于對癥下藥的成語故事】相關文章:
3.對癥下藥初一作文
7.關于草的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