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龍的黎明》觀后感
《恐龍的黎明》觀后感
在《冰河世紀三—恐龍的黎明》中,我看到了赫曼.梅爾維爾的經(jīng)典小說《白鯨記》中的阿哈船長。
好萊塢電影的續(xù)集電影原則上都堅守“溫故,知新”的兩大原則,所以能拍續(xù)集,無非就是前集人物或公式深受歡迎,即使反復(fù)炒做,市場上依舊可以大行其道。“溫故”是與故舊老友打招呼的必要過程,但“知新”卻是灌注源頭活水的必要設(shè)計,否則招式用老,就遺人舊瓶舊酒之譏了。
“阿哈船長”的變形計,就是《冰河世紀三:恐龍的黎明》的新招,差別在于小說人物是不殺白鯨誓不還復(fù)仇使者,電影人物則成了行俠仗義兼觀光導(dǎo)覽的古代羅賓漢!栋做L記》中的那只巨大白鯨莫比敵,象征著自然界的神秘力量,他無敵于深海;《冰河世紀三》同樣有一只龍中龍——暴龍魯?shù),從莫比敵到魯(shù),從MOBY對
DICK到RUDY,小小的Y字尾韻,或許只是個巧合。
但是阿哈船長因被咬斷左腿而矢志復(fù)仇,帶六位水手萬里追蹤大白鯨;《冰河世紀三》里的黃鼠狼巴克被弄瞎了右眼,但他即使被吞到魯?shù)隙亲永,還是想辦法逃了出來,魯?shù)系囊幻堆例X,轉(zhuǎn)化成一柄圓月彎刀,他同樣帶領(lǐng)六位哺乳動物深入冰河底層,要去尋找樹懶的下落。巴克念茲在茲的當然還是找魯?shù)弦粵Q雌雄,而魯?shù)系慕K于現(xiàn)身,也是醞釀到最后的高潮,從節(jié)奏到氣氛都掌握得不錯。
《白鯨記》是海洋冒險文學(xué)的`經(jīng)典,阿哈船長的心充滿了有仇必報,人定勝天的復(fù)仇火焰,人生因偏執(zhí)而陰郁,扭曲,終止致沉淪變質(zhì);《冰河世紀三》則是合家觀賞的卡通片,可以參考《白鯨記》的故事模式,但不處理得那么陰郁沉重,不管是復(fù)仇之心,或是對抗之志,可以悲壯,但不必悲憤。于是阿哈船長的木頭義肢,到了巴克身上成了用樹葉遮住右眼的自然美容,一抹青綠緩和了所有憤怒情緒;纜索飛行的瀟灑身影,更有羅賓漢的綽約風姿;至于三令五申的文字游戲,則是多了插斜打諢的的咬文嚼字趣味,也回歸了動畫電影的童趣本質(zhì)。
套用《白鯨記》的人物構(gòu)架,讓《冰》片多了文學(xué)趣味,但顛覆《白鯨記》的人物原型,又是古籍新詮的后現(xiàn)代趣味,多了文學(xué)包裝,電影更有意境,多了顛覆趣味,更避開了幼稚膚淺的定型化判斷。
最特別的是,巴克最后要不要回冰河時代?還是要留在他熟悉的火山巖底層呢?他的矛盾,以及最后一刀畫下的生命選擇,還真有讓人動容的壯士情懷呢,也讓他成為系列舊瓶中的一壇醉人新釀。
【《恐龍的黎明》觀后感】相關(guān)文章:
4.《恐龍王》觀后感
8.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