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孔子的讀后感3篇
篇一:《孔子》讀后感
關(guān)于《孔子》 ,之前在這部電影剛上映的時候有過了解,但是并沒有去看。因為在得知孔子的扮演者為周潤發(fā)的時候,我直覺認為發(fā)哥飾演的孔子無法達到我的期盼值,所以當初我沒有去關(guān)注這部電影。
這次,因為老師的作業(yè)要求,我去看了這部電影。觀看后的第一感想是,發(fā)哥果然演不出我心中的孔子,但是,他已經(jīng)演得很好了。孔子,作為對后世影響深遠、廣泛的歷史人物,他傳承下來的不僅僅是他的著作,更是他的政治主張、倫理思想、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這樣的一個對于我們來說神一般的人物,發(fā)哥將他飾演的貼近我們凡人,已經(jīng)足見他的演技了得。 《孔子》這部電影主要從孔子年輕時期受到魯公重視擔任大司寇講起。正在孔子以其勇敢和智慧帶給魯國以尊嚴和強大的希望之時,受魯國“三桓”排擠驅(qū)逐,最終政治理念破滅于現(xiàn)實之前。隨后孔子為了理想率領(lǐng)眾弟子奔走在列國之間長達十四年之久,傳播其思想,曾數(shù)度被亂軍圍困而身陷絕境,也曾被卷入政治陰謀的旋渦,甚至曾被世人誤解。終于晚年返鄉(xiāng)魯國,他歸而不隱,不懈于教育弟子眾人及進行文獻整理工作?鬃釉谑б庵惺攀,一腔報國熱血空付東流。但是,禮崩樂壞終促成萬世師表!歿后,其言行及思想終為后世所認同推崇,成為中華民族精神的重要根源,尊謚"大成至圣先師"。 《孔子》中,令人印象深刻的片段有很多,例如齊魯會盟時,孔子勢單力薄與齊大夫黎鉏談判;以少勝多平息公山狃叛亂;“子見南子”,孔子以一句“從未見過如此好德如好色的人”決然斬斷了即將升華為曖昧的一種情愫,而南子的一句“世人也許很容易了解夫子的痛苦,但未必能體會夫子在痛苦中所領(lǐng)悟到的境界”成為了我在整部電影里面記得最清楚的臺詞;等等。
其中,讓我記得最深刻的片段是顏回舍身跳入冰水中撈書,最終死于非命。在書籍泛濫的21世紀,我們或許不能理解顏回的舉動,但在春秋時期,書籍是一種很稀少很珍貴的財富,落入冰湖中的書籍,更是孔子當時窮困潦倒的現(xiàn)狀中的精神支柱,可想而知為什么顏回會拼了命去挽救書籍。顏回是孔子最得意的學生之一,孔子待他更甚親生兒子,視他為最終的衣缽傳承人,但最后卻是英年早逝。當看到孔子在湖上痛哭著讓顏回上岸,孔子抱著他的遺體四個時辰不動時,心里也有一種沉甸甸的哀傷。
《孔子》這部電影不能說是一部成功的電影,它的后半部分故事情節(jié)平緩,人物光彩盡失,節(jié)奏相對拖沓,視聽語言相對混亂,觀眾很難清楚電影最后到底講的是什么。不過至少完整地表達了中心思想——孔子思想:禮儀之道、為人處事之策、為官之德,為師之道,正是當今中國社會所缺失的。在一定程度上,傳承儒家思想,引發(fā)觀眾的反思。
篇二:《孔子評傳》讀后感
匡亞明先生的《孔子評傳》屬于由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的《中國思想家評傳叢書》之一,這套叢書由匡亞明先生主編,擔任名譽顧問和學術(shù)顧問的著名學者眾多,其學術(shù)價值不可估量。這套叢書榮獲多項國家大獎,這套《孔子評傳》更是由匡亞明先生親自執(zhí)筆撰寫,老先生注重社會歷史的`研究,對商周社會經(jīng)濟也有深入探討,這使得這部書成為文史哲交匯的巨著,而不僅僅是狹隘的個人評傳。在孔子思想的研究方面,可以說匡亞明先生開創(chuàng)了最廣泛的范疇,拓寬了研究視野,為后人打下了堅實的基礎(chǔ)。所以,我選擇了這本書和我的孩子一起研讀。 全書分十章對孔子以仁的人生哲學為核心而展開的倫理、政治、經(jīng)濟、教育等思想全貌及兩千多年來在國內(nèi)外廣泛傳播和影響的曲折變化過程,都作了評述。尤其當我讀到關(guān)于孔子在教育教學方面的思想、方法、實踐等內(nèi)容時,更是觸動很大。
孔子是春秋后期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的創(chuàng)始人。作為中國古代著名的教育家,孔子的教學方法和教學藝術(shù)之高超至今仍難以有人能望其項背。孔子在教育方面所取得的偉大成就,除了其人格的魅力,思想的精邃及知識的淵博外,也與他先進的教學方法是分不開的。在其一生的教學實踐活動中,積累了一套極有價值的教學思想和教學方法,在許多方面反映了樸素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這是孔子教育思想中最精華的部分,是一份珍貴的遺產(chǎn),“因材施教,循循善誘”更是亙古不變的教育真理。
通過與孩子一起讀這本書,我們有個小小的發(fā)現(xiàn):
孔子善于了解學生們不同的習性和興趣,循循善誘。他認為一個人不僅應該知道學習的重要性,而且要樂于學習,“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只有培養(yǎng)起學習興趣,才能樹立學習的自覺性,從而產(chǎn)生學習的熱情,以至學而不厭?鬃优囵B(yǎng)弟子學習興趣的辦法,是通過日常生活中一些生動的事例,用形象思維的方式去誘導!墩撜Z》中就記載著孔子采用哲理性的比喻來教導學生的事例。如用“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喻指節(jié)操,教導學生要有忍苦耐勞、不屈不撓的精神;用“逝者如斯夫”比喻時間一去不復返,意在勉勵弟子們珍惜時間、發(fā)奮圖強。這樣的教學方式,受到了弟子們的稱贊,顏回就曾經(jīng)總結(jié)性他說:“夫
子循循然善誘人。”孔子對學生能耐心誘導,促使學生自覺主動地進行學習,確是收到了極佳的教學效果。作為家長,我覺得我們應該善于引導我們的孩子發(fā)現(xiàn)他們的興趣,并積極培養(yǎng)。
除此之外,孔子“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的啟發(fā)式教學法;“夫子教人,因材而異”的因材施教的育人方法;以及“學而時習,溫故知新”學習方法,都是值得我們學習和發(fā)揚的。
在21世紀實施素質(zhì)教育的今天,面對孔子的教育方法、至理名言,孔子的教學方法,對于今天仍然是有益的、適用的,甚至可以說是需要提倡和強調(diào)的。他的“因材施教循循善誘”是多么精辟的教育觀點,是多么辯證而又統(tǒng)一的教育方法。也正因如此,二千多年過去了,他依然被我們牢記,更是被世界所牢記,全球一百多所孔子學院就是最好的證明。
篇三:《孔子》讀后感
看完《孔子》,感觸頗多。
首先在封建社會,正直的知識分子處于一種很尷尬的境地。他們深受正統(tǒng)的儒家思想文化的熏陶和教育,一開始都有著強烈的建功立業(yè)的愿望和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理想。但是美好的人生道路并不都是每個人都有機會走的。在政治斗爭的旋渦中,許多文人無法自保,因為中國知識分子的“政治情結(jié)”是大眾化情結(jié),即民眾情結(jié)。文人出生的士人,更多的是考慮下層社會的利益,有著儒家“天下歸仁”的情懷,但他們卻不能找到或不能遵從于官場的定律,因此常常受到非議和排擠,在這種仕途不順的處境,這時候他們的人生選擇也就有所區(qū)別,但又無外乎三種,一種是歸隱田園山林。塵世太流俗、官場太黑暗,這是他們歸隱的原因或者借口。他們不想與世俗同流合污,他們要堅守知識分子的原則和良心,他們要守候自己高貴的精神家園。于是,他們選擇了歸隱。他們的代表有安貧樂道、“采菊東籬下”的悠然自得的五柳先生。但是陶淵明等人固然值得羨慕,卻是難以追隨的。遠離政治,憎恨政治這便是與儒家哲學相反的隱士哲學。
另一種則是無論順境逆境,也無論在朝在野,都秉承著書生報國的基本信念。在他們看來,一個讀書人的人生價值和生命意義,就體現(xiàn)在家國天下之中。書生報國,是一種人生使命,一種社會責任,一種精神支撐。這里先看看儒家先賢孔子,一開始孔子在魯國為官,這也是孔子一生比較順風順水的時候,與魯國政壇更善于權(quán)謀的季孫斯等權(quán)勢相比,孔子這個理想主義的知識分子天真了點兒,知其不可而為之,最終也是吃力不討好,只好背井離鄉(xiāng)在春秋列國之間流浪了14年,當時孔子還不是后世那樣的國際巨星級的圣人大腕,衣食尚不得周全,所以流浪過程肯定狼狽不堪。但是過著這種顛沛流離的生活,孔子到底是為了什么呢?宣傳自己的理念,希望社會能夠恢復秩序(周禮),人們能夠各自安守本分,社會物質(zhì)比較豐富,民風淳樸,人與人之間講究同情心互相愛護(仁愛),也即實現(xiàn)自己心目中的理想社會?梢哉f像孔子這種知識分子并不少見,他們都想入世為官,身居要職,他們想為民請愿,為國出力,但他們幾乎都是政治文盲。他們秉天而行的性格,只能讓他們在政治紛爭中步履維艱,進退維谷,他們不懂得左右逢源,于是處處碰壁。
在后世的儒家思想中,形成了一種“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的思想,它提倡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要求現(xiàn)實生活的人們面對生活的艱難和坎坷的時候,要保持樂觀向上的心態(tài),諸如屈原的上下求索,李白的自信人生,蘇軾的豪邁奔放,孔明的死而后已??都是這種思想的最好表現(xiàn)。它包含了孔子和隱士們的積極人生觀,告訴我們,積極進取、樂觀向上的人生態(tài)度不僅是一種心態(tài),而且更是一種智慧,命運與機會常常青睞于那些積極樂觀向上的人。同時它又摒棄了那種自暴自棄和不知道“退一步則海闊天空”的人的思想。其實這種思想才應該是古代知識分子的追求。擁有這種思想的知識分子心系國家,同時又不忘了明哲保身。他們“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即使遠離朝野,退隱山林,仍然心系著天下黎民。
現(xiàn)在讓我們把問題拉回現(xiàn)實,時代在變遷,古代的知識分子先進的哲學思想和人生觀在我們現(xiàn)代社會可能不管用。那作為新一代大學生的我們,也可算是現(xiàn)代的知識分子了,那么我們讀書是為了什么呢?是像周恩來一樣“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嗎?這個目標很可貴,但是太大了。讓我們說點更實際的吧,我們現(xiàn)在的努力學習是為了畢業(yè)以后找一份好的工作,但是我們現(xiàn)在的學習就僅僅是為了以后的工作嗎?這聽起來會很悲哀,如果真的是這樣,那大學的課程為什么還要那么多,我們直接學我們的專業(yè)課不久行了嘛。不是的,看一下培根的名言:“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演算使人精密,科學使人深刻,倫理學使人莊重,邏輯修辭學使人善辯,凡有所學,皆成性格。”這也就是我們現(xiàn)在在學馬克思,在學近代史,在學??的原因。一門優(yōu)秀的課程,不止是在讓我們學知識,更是在塑造我們的人格。大學不是技校,我們要學習的不僅僅是一門專業(yè),一個經(jīng)過獨立思考而堅持錯誤觀點的人比一個不假思索而接受正確觀點的人更值得肯定。我們不能再拘泥書本,而是要經(jīng)過系統(tǒng)的思維訓練,為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積累豐富的理論知識,在面對一個問題的時候才會不再單純從簡單記憶或者機械模仿的角度來考慮,而是站在更高的高度來分析、解決問題。這樣才能與非大學生區(qū)別開來,才不愧為一名大學生!
前段時間非常流行的《讀大學,究竟讀什么》,這本書也明確的告訴我們讀大學,要讀出一種氣質(zhì),塑造適于自己的性格!要讀出一種氣度,打造忠于自己的人氣!要讀出一種氣概,創(chuàng)造屬于自己的生活。也許你會抱怨自己的學校和專業(yè)不好。但是,專業(yè)無冷熱,學校無高低。不怕專業(yè)冷門,只怕學藝不精。不管
你的專業(yè)是什么,只要你在這個領(lǐng)域確實學有所成,你就一定能利用你在這個領(lǐng)域的知識成就一番事業(yè)。也許我們只是被調(diào)劑到這個專業(yè),但我們一樣可以在學習中了解、喜歡、熱愛這個專業(yè),一樣可以讓它成為你成功的橋梁!
所以我們要規(guī)劃好自己的大學生活,大學四年,一晃即過。記得有個師兄跟我說,他對大學生職業(yè)生涯大賽是很不屑的,他說現(xiàn)在突變因素很多,你現(xiàn)在所規(guī)劃好的人生道路可能跟你以后真正的人生相差很大。但是我想問的是,你現(xiàn)在都不規(guī)劃好自己的人生,你又怎么去走好它呢?規(guī)劃好自己的人生,選好自己的目標,然后向著這個目標前進,這才是我們應該做的。
【關(guān)于孔子的讀后感3篇】相關(guān)文章:
2.孔子讀后感
5.孔子的智慧讀后感
6.孔子的灑脫讀后感
7.孔子學堂的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