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文公閱讀答案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生活中,我們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閱讀答案,閱讀答案是我們在解答閱讀題時的參考。那么一般好的閱讀答案都具備什么特點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滕文公閱讀答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滕文公閱讀答案1
孟子
景春曰:公孫衍、張儀豈不誠大丈夫哉?一怒而諸侯懼,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為大丈夫乎?子未學禮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門,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無違夫子!以順為正者,妾婦之道也。居天下之廣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與民由之;不得志,獨行其道。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孟子滕文公下》)
。1)下列各項中,對上面《孟子》選段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景春對公孫衍等名噪一時的縱橫家崇拜不已,認為他們一怒而諸侯懼,威震八方,叱咤風云,著實讓人羨慕不已,是男子漢大丈夫之所為。
B、孟子則嘲諷公孫衍等人只會搖唇鼓舌,在諸侯面前竟像妻妾順從丈夫一樣,不問是非,一味順從,沒有仁義道德的準則,只是妾婦之道,根本稱不上大丈夫。
C、孟子的語言含蓄而幽默,他以禮設譬,通過對女子出嫁時母親的訓導,來說明把順從當作正理的做法很不可取。
D、孟子認為真正的大丈夫之道是得志,與民由之;不得志,獨行其道,與孔子的用之則行,舍之則藏的觀點不謀而合。
。2)請結合本文,談談你對孟子的大丈夫的理解。(3分)
答:
參考答案:
(1)(3分)D(孟子認為真正的大丈夫之道是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得志,與民由之;不得志,獨行其道只能算是實現(xiàn)大丈夫之道的前提。【景春曰:公孫衍、張儀豈不誠大丈夫哉?一怒而諸侯懼,安居而天下熄。 閱讀附答案】景春曰:公孫衍、張儀豈不誠大丈夫哉?一怒而諸侯懼,安居而天下熄。 閱讀附答案。)
(2)(3分)孟子認為大丈夫應該要心懷仁德,踐行禮義,志在天下;得志時,與百姓一同遵循仁義道德,不得志時,獨自踐行自己的主張;并能不因外界因素(富貴、貧賤、強權)改變自己的追求。
譯文:
景春說:公孫衍、張儀難道不是真正的大丈夫嗎?他們一發(fā)怒,諸侯就害怕;他們安居家中,天下就太平無事。
孟子說:這哪能算是大丈夫呢?你沒有學過禮嗎?男子行加冠禮時,父親訓導他;女子出嫁時,母親訓導她,送她到門口,告誡她說:到了你家,一定要恭敬,一定要謹慎,不要違背丈夫!把順從當作最大原則,是婦人家遵循的道理(公孫衍、張儀在諸侯面前竟也像婦人一樣!)。居住在天下最廣大的住宅仁里,站立在天下最正確的位置禮上,行走在天下最寬廣的道路義上;能實現(xiàn)理想時就與人民一起走這條正道,不能實現(xiàn)理想就獨自行走在這條正道上,富貴不能迷亂他的思想,貧賤不能改變他的操守,強權不能屈服他的意志,這才叫作大丈夫。
滕文公閱讀答案2
楚人學齊語
【原文】
孟子謂戴不勝曰:“子欲子之王之善與?我明告子。有楚大夫于此,欲其子之齊語也,則使齊人傅諸?使楚人傅諸?”曰:“使齊人傅之!痹唬骸耙积R人傅之,眾楚人咻之,雖日撻而求其齊也,不可得矣。引而置之莊、岳之間數(shù)年,雖日撻而求其楚,亦不可得矣。
子謂薛居州,善士也,使之居于王所。在于王所者,長幼卑尊皆薛居州也,王誰與為不善?在王所者,長幼卑尊皆薛居州也,王誰與為善?一薛居州,獨如宋王何?”
。ㄟx自《孟子·滕文公下》)
【參考譯文】
孟子對戴不勝說:“你是想要你的國王達到善的境地嗎?讓我明確地告訴你,在這里有一位楚國的大夫,希望他的兒子能說齊國話,那么是讓齊國人來教他呢,還是讓楚國人來教他?”戴不勝說:“讓齊國人來教他!泵献诱f:“一個齊國人教他,眾多楚國人吵擾他,即使天天鞭打他,而要他學會齊國話,也不可能。若是帶他到齊國的大街小巷住上幾年,即使天天鞭打他,要他說楚國話也不可能!
你說薛居州是一個善士,讓他居住在國王的身邊,在國王身邊的人無論年紀大小,地位高低都是薛居州那樣的善人。國王和誰去做壞事呢?如果在國王身邊的人無論年紀大小,地位高低都不是薛居州那樣的善人,國王和誰一起去做好事呢?一個薛居州,能把宋王怎么樣呢?
【閱讀訓練】
1.解釋:
、偕疲合蛏疲蔀樯迫 ②明:明白地,清楚地 ③使:讓
④撻:鞭打 ⑤引:帶,帶著 ⑥居:居住
3.本文給人的啟示是:環(huán)境對人有很大的影響。
滕文公閱讀答案3
公都子曰:“外人皆稱夫子好辯,敢問何也?”
孟子曰:“予豈好辯哉?予不得已也。天下之生久矣,一治一亂。當堯之時,水逆行,泛濫于中國,蛇龍居之,民無所定。
“堯舜既沒圣人之道衰暴君代作壞宮室以為洿池民無所安息棄田以為園囿使民不得衣食邪說暴行又作園囿洿池沛澤多而禽獸至及紂之身,天下又大亂。周公相武王誅紂,滅國者五十,驅虎、豹、犀、象而遠之,天下大悅。
“世衰道微,邪說暴行有作,臣弒其君者有之,子弒其父者有之?鬃討,作《春秋》!洞呵铩,天子之事也。是故孔子曰:‘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
“圣王不作,諸侯放恣,處士橫議,楊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歸楊,則歸墨。楊氏為我,是無君也;墨氏兼愛,是無父也。無父無君,是禽獸也。公明儀曰:‘庖有肥肉,廄有肥馬;民有饑色,野有餓莩,此率獸而食人也。’楊墨之道不息,孔子之道不著,是邪說誣民,充塞仁義也。吾為此懼,閑先圣之道,距楊墨,放淫辭,邪說者不得作。作于其心,害于其事;作于其事,害于其政。圣人復起,不易吾言矣。
“昔者禹抑洪水而天下平,周公兼夷狄,驅猛獸而百姓寧,孔子成《春秋》而亂臣賊子懼。我亦欲正人心,息邪說,距诐行,放淫辭,以承三圣者,豈好辯哉?予不得已也。能言距楊、墨者,圣人之徒也!
。ㄟx自《孟子滕文公下》,有刪改)
。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堯舜既沒圣/人之道衰暴/君代作壞宮室/以為洿池/民無所安/息棄田/以為園囿使民不得/衣食邪說暴行/又作園囿洿池沛澤多而禽獸至/
B.堯舜既沒/圣人之道衰/暴君代作/壞宮室以為洿池/民無所安息/棄田以為園囿/使民不得衣食/邪說暴行又作/園囿洿池沛澤多而禽獸至/
C.堯舜既沒/圣人之道衰/暴君代作壞宮室/以為洿池民/無所安息棄田/以為園囿/使民不得衣/食邪說暴行又作園囿洿池沛澤/多而禽獸至/
D.堯舜既沒圣/人之道衰/暴君代作/壞宮室以為洿池/民無所安息棄田/以為園囿使民不得/衣食邪說暴行/又作園囿洿池/沛澤多而禽獸至/
。2)對于文中加點的詞語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夫子,古代對男子的敬稱。孔子弟子尊稱孔子為夫子,后世遂敬稱老師為“夫子”。
B.《春秋》,即《春秋經(jīng)》,古代儒家典籍“六經(jīng)”之一,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史書,由孔子修訂而成。
C.處士,指那些本來有很高的才能,但因為官場黑暗或未被朝廷重用而隱居不愿做官的人。后也泛指未做過官的士人。
D.禹,后人稱其為夏禹、大禹,是古代傳說中與堯、舜齊名的賢圣帝王;傳說其治理過洪水。
(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A.孟子認為自己好辯是迫不得已而為之,他借辯論來表明自己的態(tài)度,宣揚儒家的“仁政”思想。
B.孟子將楊墨兩家的學說概括為“無君”“無父”,將其比作亂臣賊子的邪說,認為“無君無父”的人是禽獸。
C.孟子主張端正人心,消除邪說,反對偏激,批判怪論,這些做法是符合人民意愿和社會發(fā)展規(guī)律的。
D.孟子認為,沒有大禹,天下不會太平;沒有孔子,百姓將不得安寧;沒有周公,人們會思想混亂。
。4)翻譯下列句子。
、傥崛腙P,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庫,而待將軍。所以遣將守關者,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也。
②仲尼之徒無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無傳焉,臣未之聞也。
、劾险咭虏橙,黎民不饑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答
。1)B
。2)B.“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史書”錯誤,《春秋》先秦時代各國的編年體史書。
。3)D.“孟子認為,沒有大禹,天下不會太平;沒有孔子,百姓將不得安寧;沒有周公,人們會思想混亂”錯誤,由“昔者禹抑洪水而天下平,周公兼夷狄,驅猛獸而百姓寧,孔子成《春秋》而亂臣賊子懼”可知,應為:沒有周公,百姓將不得安寧;沒有孔子,人們會思想論亂。
。4)①秋毫,極小的財物;近,占有,沾染;籍,登記;所以,……的原因;出入,偏義復詞,偏在“入”,進來;非常,意外變故。
譯文:我進入關中,極小的財物都不敢沾染,登記官吏、人民,封閉了(收藏財物的)府庫,以等待將軍(的到來)。派遣官兵把守函谷關的原因,是為了防備其它盜賊的進入和意外變故。
、谕,這些,這類;道,講述;是以,因此;傳,流傳;“未之聞”,賓語前置,沒有聽說過他們的事。
譯文:孔子這些人沒有講述齊桓公、晉文公的事情,因此后世沒有流傳,我沒有聽說過他們的事。
、垡,動詞,穿;然而,如果這樣還;王,動詞,稱王,統(tǒng)一天下;未之有,賓語前置,那是沒有的(事情)。
譯文:老年人穿絲織衣服,吃上肉,老百姓不挨餓受凍,如果這樣還不能統(tǒng)一天下,那是沒有的(事情)。
參考譯文:
公都子說:“別人都說夫子喜歡爭辯,請問是什么原因呢?”
孟子說:“我怎么會喜歡爭辯呢?我無法不去說。天地生人已經(jīng)很久遠了,有天下太平的時候,有天下混亂的時候。在帝堯的'時候,水倒灌到人群居住的地方,在國土之上到處漫流肆虐。(人群所居住的地方)被毒蛇、蛟龍所占據(jù),黎民沒有安定的時候和安居的地方。
帝堯和帝舜去世之后,圣人所傳的大道漸漸不能流傳和奉行。殘暴的君主一代一代地出現(xiàn),毀壞庶民的房屋卻去建造供君主享樂的深池大湖,黎民因此而無時無地得以安寧;舍棄耕地而用來建造成游玩和狩獵的園林,使得庶民得不到應有的衣物和糧食。邪惡的論調和暴虐的接連產生。供君主游獵的園林、供君主享樂的池沼、荒蕪的草地沼澤越來越多,因此,飛禽走獸來到了這樣的地方。到了商紂在位的時候,天下再次陷入極大的混亂。周公輔佐周武王,滅亡的諸侯國達五十個之多;驅趕老虎、豹子、犀牛、大象而使它們遠離人群居住的地方。天下人們非常喜悅。
“時勢衰落,道義衰微,荒謬的學說、殘暴的行為又興盛起來,有臣子殺死君主的事,也有兒子殺死父親的事?鬃由顬閼n慮,寫作了《春秋》。《春秋》(褒善懲惡),本來是天子的職責,所以孔子說:‘了解我的人,可能是由于這部《春秋》;責罵我的人,也可能是由于這部《春秋》!
“(從此以后),圣明的君主不再問世,諸侯肆無忌憚,在野的士人也橫加議論,楊朱、墨翟的學說流行于天下,以至于天下的言論不屬于楊朱派就是屬于墨翟派。楊朱派提倡‘為我’,這是無視君主;墨翟派主張,‘兼愛’,這是無視父親。目無父輩,目無君主,簡直是禽獸!公明儀說過:‘廚房里有肥肉,馬廄里有肥馬,但是百姓面有饑色,效野有餓尸,這是率領野獸來吃人啊。’楊朱、墨翟的學說不消除,孔子的學說就不能發(fā)揚,這樣荒謬的學說就欺騙了百姓,仁義之路也被阻塞了。我為此而深深擔擾,便出來捍衛(wèi)先圣的學說,反對楊墨之說,駁斥荒唐之言,使發(fā)表謬論的人不能得逞。那些謬論產生于內心,危害了工作;危害了工作,也就危害了政治。即使是圣人再度興起,也不會否定我的這番話!
“從前大禹制服了洪水,而天下才得以太平;周公兼并了夷狄,趕跑了猛獸,而老百姓才得到安寧:孔子寫成了《春秋》,叛逆之臣、不孝之子才感到害怕。我也準備端正人心,消除邪說,反對偏激的行為,斥責荒謬的言論,以此來繼承大禹、周公、孔子三圣的事業(yè);難道是我喜歡辯論嗎?我不得已才這樣。≈挥心苡醚哉搧矸磳钅娜,才不愧是圣人的門徒啊!”
滕文公閱讀答案4
景春曰:公孫衍、張儀豈不誠大丈夫哉①?一怒而諸侯懼,安居而天下熄②。
孟子曰:是焉得為大丈夫乎?子未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③;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門,戒之曰:往之女(rǔ)家,必敬必戒,無違夫子④!以順為正者,妾婦之道也。居天下之廣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與民由之,不得志,獨行其道⑤。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注】①景春:人名,縱橫家的信徒。公孫衍:人名,即魏國人犀首,著名的說客。張儀:魏國人,與蘇秦同為縱橫家的主要代表。致力于游說各國連橫去服從秦國,與蘇秦合縱相對。②熄:平息,指戰(zhàn)火熄滅,天下太平。③父命之:父親給予訓導;父親開導他。④夫子:舊時稱自己的丈夫。 ⑤獨行其道:行:固守,堅持。
8. 根據(jù)要求,完成下列兩小題。(6分)
(1) 解釋下列句中加點詞的意思。(4分)
、冁獘D之道 ( ) ②是焉得為大丈夫乎 ( )
、劬犹煜轮畯V居( ) ④無違夫子( )
(2) 下列各句中加點的之與例句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項是(2分) ( )
例句:女子之嫁也
A. 悍吏之來吾鄉(xiāng)(《捕蛇者說》) B. 至之市而忘操之。(《鄭人買履》)
C. 公與之乘,戰(zhàn)于長勺。(《曹劌論戰(zhàn)》)
D.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魚我所欲也》)
9. 用/標出下面句子的兩處朗讀停頓。(2分)
公孫衍、張儀豈不誠大丈夫哉
10. 翻譯下列句子。(4分)
(1) 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陽樓記》)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孟子否定景春的理由是什么?舉例說明你對大丈夫的理解(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8、(1) ①方法 ② 這,這樣的人 ③ 居住 ④違背 (2)A
9、公孫衍、張儀/豈不/誠大丈夫哉
10、(1)金錢和地位不能使其迷惑(或擾亂心意),貧窮卑賤不能使其改變(道德修養(yǎng)),威逼利誘不能使其屈服。這樣(的人)才叫做大丈夫! (2)略
11、孟子認為公孫衍、張儀之流靠搖唇鼓舌、曲意順從諸侯的意思往上爬,沒有仁義道德的原則,因此,不過是小人、女人,奉行的是委婦之道,哪里談得上是大丈夫呢?(或以順為正者,妾婦之道也)(1分) 文天祥、魯迅、項羽等典型例子(1分)。
滕文公閱讀答案5
[甲]一簞食,一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萬鐘則不辨禮義而受之,萬鐘于我何加焉!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與?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宮室之美為之;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妻妾之奉為之;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謂失其本心。(選自孟子《魚我所欲也》)
[乙]孟子曰:“……丈夫①之冠②也,父命③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門,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無違夫子④!’以順為正者,妾婦⑤之道也。居天下之廣居⑥,立天下之正位⑦,行天下之大道⑧;得志與民由⑨之,不得志獨行其道。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節(jié)選自《孟子.滕文公下》)
[注釋]①丈夫:成年男子。②冠:古時男子二十歲稱作成年,要舉行加冠禮。③命:教導。④夫子:丈夫。⑤妾婦:婦女,這里“妾”“婦”連用。⑥廣居:寬大的房子,孟子用來比喻“仁”。⑦正位:正確的位置,孟子比喻“禮”。⑧大道:大路,孟子用來比喻“義”。⑨由:遵循大道走。
1.解釋下列句中劃線字的意思。
。1)所識窮乏者得我與___________________
。2)是亦不可以已乎?___________________
(3)往之女家_________________
。4)以順為正者,妾歸之道也__________________
2.翻譯文中畫線的句子。
(1)萬鐘則不辨禮義而受之,萬鐘于我何加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乙兩文中,孟子各闡述了怎樣的主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孟子在文中提出的觀點,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已演變成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對后世產生了良好影響,古今許多仁人志士和革命者把它奉為行為準則。請你舉出兩位仁人志士或革命者及其言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1)得:通“德”,感激(或恩德、恩惠)
。2)已:停止
。3)之:到……去
(4)順:順從
2.(1)萬鐘的俸祿不分辨是否合乎禮儀就接受了它,萬鐘的俸祿對我們有什么益處呢!
(2)富貴不能惑亂我的心,貧賤不能改變我的志向,威武不能使我屈服:這就是有志氣(有作為)的男子。(不要求與原文完全一致,翻譯正確、無語病即可)
3.甲文:義重于生,當義和生不能兩全時,應該舍生取義(或任何情況下人都不能“失去本心”)。
乙文:大丈夫應該有“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骨氣,要堅守仁、義、禮(或人要堅守仁、義、禮)(意思對即可)
4.示例:文天祥說“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陳毅說“取義成仁今日事,人間遍種自由花”。(答案不唯一)
滕文公閱讀答案6
景春①曰:“公孫衍②、張儀③豈不誠④大丈夫哉?一怒而諸侯懼,安居而天下熄⑤”孟子曰:“是焉得為大丈夫乎?子未學禮乎?丈夫之冠⑥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門,戒之曰:‘往之女⑦家,必敬必戒,無違夫子!’以順為正⑧者,妾婦之道⑨也。居天下之廣居, 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⑩。得志,與民由之;不得志,獨行其道。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節(jié)選自《孟子 滕文公下》)
[注釋]①景春:人名,縱橫家,與孟子同時代的人。②公孫衍:人名,即魏國人犀首,戰(zhàn)國時縱橫家,著名說客。③張儀:魏國人,秦惠王時任秦相,他主張連橫,瓦解六國的合縱,使六國臣服于秦國。④誠:確實的,真正的。⑤熄:同“息”,平息。⑥冠:名詞用做動詞。古代男子到二十歲時,舉行加冠禮,表示已成為成年人。⑦女:同“汝”,你。⑧正:原則,準則。⑨妾婦之道:婦人之道,這里是蔑視的說法。⑩廣居、正位、大道:朱熹注釋為:廣居,仁也;正位,禮也;大道,義也。
(1)翻譯畫線語句。
。2)儒家經(jīng)典話語“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與文中哪句話相近?
(3)本文反駁的觀點是什么?運用什么方法進行反駁的?
。4)能從學過的課文或平常的閱讀中再默寫出一句孟子圣言嗎?
(5)則應該住在“仁”這所天下最寬廣的住宅里,站在“禮”這個天下最正確的位置上,走在“義”這條天下最光明的大道上。
。6)得志,與民由之;不得志,獨行其道
。7)“一怒而諸侯懼, 安居而天下熄”為大丈夫;從反面切入,舉例論證、對比論證進行強有力的反駁。
示例:
、偕趹n患而死于安樂也
、诶衔崂希约叭酥;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畚疑起B(yǎng)吾浩然之氣
④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滕文公閱讀答案7
用斜線“/”給下面文言文中的畫線部分斷句。(限6處)(6分)
滕文公問曰:“滕,小國也,間于齊、楚。事齊乎?事楚乎?”
孟子對曰:“是謀非吾所能及也無已則有一焉鑿斯池也筑斯城也與民守之效死而民弗去,則是可為也!保ㄟx自《孟子》)
20.寫出一個世間流傳的與孟子求學經(jīng)歷有關的成語 。(2分)
21.依據(jù)文意,說說孟子認為滕這樣的小國謀求自保的方法。(2分)
參考答案:
19.(6分)是謀非吾所能及也/無已/則有一焉/鑿斯池也/筑斯城也/與民守之/效死而民弗去(每對一處1分,錯一處扣一分)
20.(2分)孟母三遷
21.(2分)構筑工事(自力更生),與民共守(團結百姓)
【滕文公閱讀答案】相關文章:
《挫折》閱讀答案03-14
石榴 閱讀答案12-14
長城閱讀答案12-14
新葉閱讀答案12-13
鷺鷥閱讀答案12-13
《大師》閱讀答案12-12
演變閱讀答案11-19
給予閱讀答案11-08
苦惱閱讀答案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