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江堰游記
都江堰游記1
又是一個美好的夏天結(jié)束了。在這個暑假里,我去了成都。我最喜歡的景點是都江堰。
爸爸在去都江堰的途中對我說:“都江堰是古代勞動人民智慧和汗水的結(jié)晶,它充分展現(xiàn)了李冰父子不畏困難、勇往直前的精神。都江堰由分水魚嘴、飛沙堰、寶瓶口等部分組成,是全世界迄今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仍一直使用的以無壩引水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卑职值慕榻B讓我對都江堰景區(qū)充滿了向往。
我們走過南橋,跨過岷江,進入都江堰景區(qū)。那天天空萬里無云,太陽火辣辣地炙烤著大地,但景區(qū)里游人如織。在景區(qū)里,我被一處噴泉里的景物吸引住了。導(dǎo)游向我們解釋:這些景物都是古代人民修建都江堰的工具。擺放在噴泉外面是竹籠,它是用竹條捆起石塊,壘砌成墻,抵御水流的好幫手。還有一些鐵棒和三角架。在噴泉底部的鐵棒,是來測量沙子深度的工具。在竹籠上方的三角架,是用來固定竹籠的?吹竭@個,我立刻想起李老師在課堂上對我們說的,三角形最具穩(wěn)定性。古代人民能在千年前就利用這個原理修建都江堰,我由衷地贊嘆他們的勞動智慧。
我繼續(xù)往前走,躍入眼簾的是一片綠茵茵的“原始森林”,一望無際的樹木蒼翠欲滴。我不由自主地跑進樹林,在粗壯的大樹間來回奔跑,夏天的炎熱頓時消失的無影無蹤,周圍彌漫著香甜的新鮮空氣。啊,真舒服!可惜不能帶走。
我終于來到了魚嘴,一陣水汽鋪面而來。前面滔滔的江水洶涌流過,在這里激起大大的水花,嘩嘩作響。江面上,你會看到有些地方無緣無故地發(fā)起浪濤。我問過爸爸之后才知道,其實這是江底的石頭在作怪,是它打起了一朵朵浪花,目的是為了消卸掉水的沖擊力,哦,這就是它為什么叫飛沙堰了!
再回頭眺望遠處的寶瓶口,看著水流緩緩地流進成都,我不由自主的感嘆道:“都江堰真壯觀!”
2下一頁@_@我是分割線@_@
都江堰游記2
大年二十九,爸爸帶著我們一家人去了成都都江堰景區(qū)游玩。
都江堰水利工程是李冰父子倆建造的,已經(jīng)有20xx多年的歷史了,是我國乃至世界上最古老、最著名的水利工程。我對此景區(qū)向往已久了,今天終于有機會一睹它的芳容。
早上一大早,我們就來到了景區(qū)里面的離堆公園。里面景色美不勝收,古色古香的建筑被綠樹環(huán)繞,旁邊池塘清澈見底,一群色彩斑斕的魚張著大嘴向我們游過來,列隊歡迎我們西安來的游客。穿過一條魚嘴噴泉的直道,我們來到了伏龍觀前。只見兩棵參天大樹立于伏龍觀前面,好像是兩位衛(wèi)兵在站崗把守。爬上四十二級臺階,我們就來到了伏龍觀的面前,我們就來到了莊嚴肅穆的伏龍觀大門前。進入伏龍觀后,在高處我們可以遠眺寶瓶口處的降水濤濤地向遠處流去,還可以一覽飛沙堰的壯麗景色。
我?guī)е艿芾^續(xù)往前參觀,走過了像一條魚一樣的金剛提,我們來到了魚嘴。聽導(dǎo)游講,魚嘴這塊是最能體現(xiàn)李冰父子治水智慧的地方。魚嘴的主要功能是分流,它把岷江一分為二,東側(cè)為內(nèi)江,西側(cè)為外江。內(nèi)江主要用來灌溉農(nóng)田,外江用于排泄洪水。20xx多年來,魚嘴一直持續(xù)發(fā)揮著它的分流作用,造福了千秋百姓,這真是了不起的智慧結(jié)晶呀!
參觀完魚嘴,我們就來到了安瀾索橋。安瀾索橋總共四段,長度約200米,是用模板和繩索組成的吊橋。我跟弟弟在上面蹦來蹦去的,橋也跟著晃來晃去的,嚇得弟弟趕緊往爸爸懷里鉆。游客們在上面都玩得很高興,但是爸爸媽媽 提醒我們說要注意安全,不要在索橋上搖晃,出門游玩安全是第一位的。
過了安瀾索橋,我們參觀了秦堰樓和二王廟,這兒的建筑都非常有特色。秦堰樓總共五層,我們爬到了第四層,在這兒可以一覽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全景,真是一項浩大的水利工程呀。
參觀完都江堰水利工程景區(qū)后,我們都被里面的歷史及景觀震撼到了。都江堰水利工程千百年來一直發(fā)揮著分流和排沙的功能,灌溉著成都的農(nóng)田,真是一項了不起的工程呀!
都江堰游記3
都江堰是我國著名的水利工程,位于成都的岷江上,是秦國時期李冰父子主持修建的。
一大早,我們成都出發(fā),經(jīng)過兩個小時的路程,就到了都江堰。當我們到達時,天空中下起了蒙蒙細雨,雨中的都江堰另有一番美景,江面上水霧蒙蒙,就像一位披著紗巾的少女。一進大門,沿著石板路往里走,路的兩邊立著各個時期修建、維護都江堰的功臣的雕像,有李冰、李二郎、諸葛亮……走進陳列室,這里陳列著從兩千多年前到現(xiàn)在都江堰的各種珍貴的歷史資料和文物,并介紹了都江堰的三大神奇的三大工程:魚嘴、寶瓶口、飛沙堰。
走出陳列室,遠遠的就聽見轟隆隆的水流聲,順著臺階登上亭子,就看到了“寶瓶口”!皩毱靠凇背实固菪,石壁上刻有觀察水位的“水則”,它是李冰帶領(lǐng)廣大民眾用了8年時間,用火燒、水澆、人橇的辦法,從堅硬的巖石上鑿開一個大口子,修建而成。它使從上游流下多余的水從這里分流,減少了水災(zāi)的發(fā)生。從上面往下看,它就像一個花瓶的口,因此就叫“寶瓶口”。
出了“寶瓶口”,經(jīng)過一座橋,我們就到了“飛沙堰”,在古代“飛沙堰”是用籠篼卵石堆砌而成,現(xiàn)在已用混凝土筑成,它主要功能是把從上游沖下來的沙石排走,它能排走的石頭最大能達到一噸左右,起到防洪排沙減災(zāi)的作用。再往前走,就到了“魚嘴”,“魚嘴”是三大工程之首,它呈三角形,就像魚的嘴一樣,它也是人工修建而成的分水堤,它把滔滔江水一分為二,二分為四、四分為八。站在“魚嘴”的前端,遠遠望去,洶涌的江水一瀉而下,經(jīng)過“魚嘴”的分流后,水流就變得平穩(wěn)和緩慢了。到這里,整個都江堰水利工程就全部游覽完了。三大工程相輔相成,密切配合,既保證了灌區(qū)的用水需要,又極大地防止和減輕了洪災(zāi)的威脅,成為古代世界史上科學(xué)治水的偉大創(chuàng)舉。
都江堰游記4
今天,我們帶著從老家來的爺爺奶奶去都江堰玩。這次我們是坐高鐵到都江堰,再租了一輛車去游覽景點的。
我們先到了天府源,開車的司機叔叔跟我們講,成都的水都是從這里流過去的。水是按一江分兩江、兩江分四江、四江分八江……的程序往下游流的。為了讓水分流,古人想了個非常聰明的辦法,就是把大塊石頭裝在竹籠里,往江中填,這樣才不至于被洪水沖走。
接著,我們又去了觀景臺,這里可以看見都江堰的整個工程。都江堰是李冰和他的兒子修建的,主要是灌溉成都平原。曾經(jīng)有蘇聯(lián)專家在這修水電站,但還沒有修完就撤走了。如果他們沒撤,可能就看不到今天的都江堰了。
游完都江堰,我們還順道去了一趟映秀鎮(zhèn),參觀了地震遺址,很多倒塌的房子還保留著?赐曛笞屛腋杏X非常震驚,要是20xx年我在成都的話不知會嚇成什么樣肯定比今年的420地震嚴重多了。
今天的參觀讓我收獲很大,不僅了解了都江堰的宏偉工程,還切身感受到地震巨大的破壞力。
都江堰游記5
今天,天氣晴朗,我和媽媽去了都江堰,我們是從成都坐高鐵到都江堰。到了都江堰我們從玉壘山那個方向向都江堰水利工程方向進發(fā)。這條路媽媽說有一段非常幽靜的山路,并且看到岷江后,是順著水流的方向走,能更好的理解都江堰這個舉世聞名的水利工程。
都江堰水利工程是在成都平原西邊的岷江上建造的,是全世界到今天為止,年代最長、唯一留存、以沒有壩引水為特點的水利工程。2200多年來,至今仍然在使用,仍發(fā)揮很大效益。讓川西平原成為“水旱從人”的“天府之國”。它是由李冰父子建造的。
岷江是長江上游的一條比較大的支流,發(fā)源于四川北部高山地區(qū)。每當春夏山洪來臨的時候,江水奔流而下,從灌縣進入成都平原,由于河道非常窄,古時常常引起洪水,洪水一退,又有許多沙石。而灌縣岷江東岸的玉壘山又阻礙江水向東流,造成東邊旱西邊澇。當李冰任蜀郡太守,他為人民造福,排除洪水之災(zāi),主持修建了著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
都江堰的主體工程是將岷江水流分成兩條,其中一條水流引入成都平原,這樣既可以分洪減災(zāi),又達到了引水澆田、變害為利。另外一條則匯入長江。都江堰水利工程最主要部分為都江堰渠首工程,這是都江堰灌溉系統(tǒng)中最關(guān)鍵、最重要的設(shè)施。都江堰渠首工程主要由魚嘴分流堤、飛沙堰溢洪道和寶瓶口引流工程三大部分組成。它科學(xué)地解決了江水的自動分流、自動排沙、控制進水流量等問題,三者首尾相接。
魚嘴分水堤坐落在岷江中游的頂端。它將奔騰而來的岷江一分為二,外江為原始河床,內(nèi)江用于引流灌溉,它巧妙之處體現(xiàn)于兩點。其一是它利用內(nèi)江河床低而枯水季節(jié)六成引水,外江河床寬,所以洪水季節(jié)六成泄洪。所謂“分四六,平潦旱”正是這個道理。即表層水流入凹岸,低層水流入凸岸。于是沙石含量較少的表層水自然涌入內(nèi)江,而底層水則順著江彎的凸岸擠向外江,絕大部分沙石也就在外江河道上滾動、留沉。所謂“四六分洪,二八排沙”說的便是這個道理。
飛沙堰是都江堰三大要件之一,看上去十分平凡,其實它的功用卻是任何工程都不能代替的,可以說是確保成都平原不受水災(zāi)的關(guān)鍵要害。飛沙堰的的高度剛好超過內(nèi)江河床2.15米,它的作用主要是當內(nèi)江的水量超過寶瓶口流量上限時,多余的水便從飛沙堰自行溢出;如果遇到特大洪水的緊急情況,它還會自行潰堤,讓大量江水回歸岷江正流。另一作用是“飛沙”地巧妙地利用離心力的作用和虎頭巖的頂拖作用將上游帶來的泥沙和卵石,甚至重達數(shù)百公斤的巨石,從這里拋入外江,確保內(nèi)江通暢,確有鬼斧神工之妙。
寶瓶口是由人工開鑿的一通山峽,玉壘山被一分為二,其間只留出20米的入水口,內(nèi)江水從百米之寬的河道涌向?qū)毱靠,平水季?jié)奔流而過,高峰時節(jié)則節(jié)節(jié)升高,不加節(jié)制的水流不斷爬升,一擁而入,成都平原就會遭受洪澇災(zāi)害。此間飛沙堰的設(shè)計與寶瓶口相互結(jié)合,它的高度剛好超過內(nèi)江河床2.15米。這就意味著當內(nèi)江水位升高2.15米后,洶涌的波濤將從飛沙堰溢出。寶瓶口入水便始終在一個幾乎平衡的常量上。成都平原從此以后既獲灌溉又安然無恙,此間的苦心可謂巧也。
都江堰游記6
人們都說,去都江堰旅游,不得不去看看都江堰的虹口。這不,我們乘著汽車,走上了虹口之路……
早晨,我們懷著興奮的心情,坐上了車。一路蟬鳴蝶飛,鳥語花香,天高云淡。不一會,我們便聽見了“嘩,嘩”的流水聲,下車一看,原來是一個節(jié)點。從節(jié)點向下看,正是我們要去的虹口,它的水流是那么湍急,那么洶涌。洶涌澎湃的虹口,像一條擺尾騰飛的巨龍,江水奔瀉而來,如劍離弦,如馬脫韁,如猛虎出山。宏偉極了!在節(jié)點處還立了一個石碑,關(guān)于這個節(jié)點還有一個美麗的故事呢!從前,有一只鳳凰,它要找一顆梧桐樹為棲身之地。歷經(jīng)千辛萬苦,終于找到了一顆適合它的梧桐,可惜好景不長,它才安頓下來,就遇到大雪封山,被困在梧桐樹上,好心的人們想救出鳳凰,可是卻力不從心。于是,他們給鳳凰搭了個竹棚,讓鳳凰免遭大雪的傷害,春天到了,大雪化了,可鳳凰卻再沒飛走了。因此這個節(jié)點叫關(guān)鳳溝。
我們繼續(xù)往前走,終于到達了目的地――虹口。我迫不及待地跑向虹口。這時的虹口,和剛才在節(jié)點看到的虹口完全不一樣,江水即清又綠,像翡翠,似明鏡,使人流連忘返。把雙腳伸進虹口里,盈盈的江水一直蕩漾到腳邊,卻又緩緩地退回去了,像慈母拍著將睡未睡的`嬰兒似的。虹口里有大石頭,小石頭……我爬上一塊大石頭曬太陽,一輪紅日從東方徐徐升起,金色的陽光撒滿大地,紅紅的太陽被一朵朵艷麗的朝霞簇擁在虹口的上空。
虹口啊虹口,你吸引了多少中外游客前來參觀,你吸引了多少詩人和畫家為你賦詩作畫,你為都江堰增添了多少瑰麗的色彩!
我愛你,景色奇麗的虹口!
都江堰游記7
一提到都江堰,便讓人想到那宏偉浩大的水利工程,它的清流浸潤千里沃土,鑄就了今天美麗的天府之國。這個暑假,我有幸再次走近都江堰,再睹他的芳容。
站在大門口,一座紅磚碧瓦、雕梁畫棟的大門映入我的眼簾。門的正上方,是用行書寫的“都江堰”三個字,寫得龍飛鳳舞、字字傳神,仿佛能看到蜿蜒的岷江水和秀美的青城山,讓我想起古人“問道青城山、拜水都江堰”的意境來。
進入景區(qū)大門,撲向我們的是一片翠綠,道路兩旁是高高的大樹,都長得挺胸抬頭、傲然威武、郁郁蔥蔥,好像兩排守衛(wèi)都江堰的武士。習(xí)習(xí)的清風迎面撲來,臉上、手上都有了一縷清新的感覺,仿佛身體也輕了,心情也豁然開朗了。
沿著道路繼續(xù)往前走,我們來到了安瀾索橋。踏上索橋的第一步,腳下就開始不停的發(fā)抖。繼續(xù)往前走,那搖搖晃晃的橋身打斷了我的思緒,橋似乎隨時都有可能墜落下去,再加之橋下那滔滔江水,不禁讓我心底生起一縷寒意。前半截路,我小心翼翼,腳像蜻蜓點水般地走過;后半截路,我鼓足了勇氣飛奔過去。過橋之后,回頭再看安瀾橋,一顆懸著的心仍然怦怦在跳,可是我一種勝利的感覺,因為這次過安瀾索橋讓我收獲了心驚肉跳的刺激和安然通過的喜悅。
過了安瀾索橋繼續(xù)往前走,我們來到了魚嘴。這片陸地像魚的嘴巴,伸向?qū)掗煹尼航,將其一分為二,所以人們形象的稱這里為“魚嘴”。這清澈的河水,吸引住了我的眼球,只見那浩大的岷江水像被仙女像施了魔法一樣,自覺地分開了,分水之處泛著雪白的浪花和層層漣漪,十分壯觀。這里人山人海,每一個人都像在擠熱活呢,居然還有人在這里游泳呢!
晚上,當我回味這次都江堰之游時,我的心依然久久不能平靜,讓我不得不說都江堰“好”,不得不說都江堰“美”。
都江堰游記8
都江堰和陜西的鄭國渠一樣,是秦人建造的一項水利工程,只不過沿用至今,受人稱頌,甚至世界聞名罷了。既然到了成都,不可不游,于是驅(qū)車前往,加入人流,走馬觀花游歷了都江堰。
看著都江堰,那堰不廣,不寬,不高,不深,十分平常。似乎快要淤滿了,直叫人懷疑李冰父子的偉大。這么一點水,能灌溉整個成都盆地?能養(yǎng)活數(shù)千萬巴蜀兒女?只看飛沙堰,我當然不相信它有這么大的作用。
坐在堰底石頭上歇了一會,養(yǎng)足精神快步登上安瀾橋。上了橋,才覺得山搖地動,逐漸感覺出都江堰的偉大來。這橋橫跨岷江,由鐵索建成,左右搖擺的很厲害,人行橋上自然站立不穩(wěn),但是三五分鐘稍作適應(yīng),人的身體和著橋體節(jié)律一同搖擺便沒有了瑯瑯蹌蹌的感覺,這時或站或走或跑皆能游刃有余,說話間,兒子秦少B那小小的身體已像小馬駒似的跑到了對岸,站在岸上鼓掌鼓勵攀著欄索躊躇不前的他的媽媽,看看效果不好,又索性跑上橋來,拉著媽媽顫顫栗栗的右手走上岸去。我整個身子隨橋搖擺,就似古琴七弦上彈奏著的《流水》,時而飛躍,時而蕩底,時而歡娛,時而輕松,不覺已到橋頭;厥淄,橋下的岷江突然大水涌來,似萬馬奔騰,似陣雷驚放……我這才知道飛沙堰的作用,才知道水有多大多深。才真正感到秦人李冰的英明之處。而在剛才飛沙堰的平靜中,我甚至要懷疑都江堰的偉大,想來也覺可笑,表象騙人也是隨時隨地無處不在的。
站在橋邊看二王廟,該廟依崖所建,青衣綠苔,濕氣盎然,很有古意,看著看著,就打消了攀上玉壘山的本意,又回身直趨安瀾橋,再一次感覺了古琴曲《流水》的雅意,乘興攜妻率子去看魚嘴。
李冰的絕妙創(chuàng)意就在魚嘴的修建上,將石塊裝進竹籠里,一個一個扔進江中,竹籠彼此交錯,連成一起,形成魚嘴,便能分水,從此岷江一分為二,內(nèi)江灌地,外江泄洪,十分奇妙省工,這么偉大的創(chuàng)意就來自秦人李冰,不由人不敬佩李公的偉大和巧思。慶幸后人建造了纜車,空中俯瞰,才覺得上了一節(jié)愛國主義教育課,由李冰而秦漢,由秦漢而中華,從五臟六腑里感受了民族的偉大和天人和諧的絕妙,我想,這就是游歷都江堰的收獲吧!
都江堰游記9
來到四川,去了九寨黃龍,到了樂山峨嵋,就只剩下都江堰和青城山了。四川朋友給我介紹說,從公元前256年建堰至今,都江堰已經(jīng)為我們造福2200多年,如今還在繼續(xù)灌溉著川西平原的一千多萬畝良田。人類征服自然、開發(fā)自然的工程,不論從規(guī)模還是技巧上,沒有哪個能夠和都江堰媲美。 因此,一定要到都江堰看看。
為了保證出發(fā)時間,導(dǎo)游大清早就把我們叫醒,7點鐘就從成都出發(fā)到都江堰了。都江堰屬成都市管轄,位于成都西北大約55公里,是一個地級市。四川曾有“蜀道難,難于上青天”之說,而今不一樣了,高速公路已經(jīng)把成都和都江堰兩個城市連接在一起。
打小就聽說過李冰父子修筑都江堰的故事,在很小時也到過都江堰一趟,但沒什么印象,因而怎么筑得堰,怎么分得流基本上是說不上來了。
車到都江堰(門票90元/人),一路跟著導(dǎo)游,仔細聽著導(dǎo)游的講解。先進了二王廟,后又到著名的安瀾索橋。安瀾索橋早已不是古代的索橋了,取而代之的是用現(xiàn)代工藝建造的新索橋,從遠處看甚是壯觀。橋長約200多米(自己估計,可能不準),走在橋上,晃晃悠悠,提心吊膽。站在橋中央,遠眺2300多年歷史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心中油然涌現(xiàn)兩個字:偉大。在導(dǎo)游詳細講解了都江堰的引流原理和調(diào)控方法后,僅僅是用“偉大”一個詞決不能表達我心中都江堰的情感。那工程的宏大,設(shè)計的精巧,還是讓我感到震驚。都江堰工程的運行機理,不是在江中筑壩分流的引水工程,而是在江中順水作堰,利用河道河岸的地形和流體力學(xué)原理自動控制引水量、泄洪和排沙的。工程除了龐大的水網(wǎng)河渠之外,主要由渠首的魚嘴分水堤,飛沙堰溢洪道和寶瓶口三大部分組成。岷江水不管是輕歌曼舞,還是奔流洶涌,通過寶瓶口她便悠揚地分流到成都平原,灌溉萬頃良田,而砂石通過飛沙堰泄出。
在大學(xué)曾經(jīng)學(xué)過流體力學(xué),略知一點流體運動的原理規(guī)則。面對都江堰,我無法想象當時李冰父子是怎樣想到建設(shè)這樣一個都江堰,是如何計算這個工程,計算出開山口引流的地方。越是不知道,越是無法想象,也就越是不可思議。
來到“二王廟”,一坐具有千年歷史的古老建筑,是歷史上官方祭奠李冰父子的地方。相傳,這里最早是紀念蜀王杜宇的“望帝祠”,后于1500多年前,改為專門紀念李冰父子的祠廟。據(jù)《灌縣鄉(xiāng)土志》記載,“每歲插秧畢,蜀人奉香燭祀李冰。絡(luò)繹不絕”。在這里,可以詳細了解了都江堰的形成過程,也對治水六字訣“深淘灘、低作堰”和八字格言“遇灣截角,逢正抽心”,有了深刻形象的理解。在這里,我還見到了被供奉的李冰石雕像,那是人們在清理河道時發(fā)現(xiàn)的。
僅僅用了不到三個小時,我們就離開了都江堰,前往青城山。不到半小時就到了。青城山景區(qū)分前山和后山,我們參加的旅行團一般都是選擇前山。
進青城山門,步行15分鐘到達月沉湖。前山有上山索道,可直達上清宮。但索道在月沉湖對岸,游人要想乘索道,必須先乘船過湖。真佩服過索道設(shè)計者的經(jīng)濟頭腦!碼頭距對岸不足百米,船票10元,太貴了!下船再乘索道(往返70元,單程35元)到達上清宮。于是我明白了為什么旅行社會選者這條路線,一是因為所需時間短;二是因為船票和索道費用不包含在所交的團費里,因此,要走此路游青城山,必須買這些票,而旅行社或是導(dǎo)游便有了拿回扣的可能,真是“精明”。!
下索道后,其實離上清宮還有一段距離。上清宮規(guī)模宏大自不必說,有前后幾層殿,均是古代所建,保存完好。從上清宮再往上是老君閣,好像是最高峰,由于擔心時間不夠,沒有上去。稍微休息后,步行下山。沿途邊走邊觀風景?赡苁怯捎趧倧木耪瘻匣貋,雖然后來回想起來覺得青城山風景也不錯,但當時沒有什么感覺,就覺得很一般。
下山途中先經(jīng)過朝陽洞,也是一座觀,看上去年代較為久遠,破破朽朽的。再往下走又經(jīng)過規(guī)模較上清宮更為宏大的天師洞以及天然圖畫。
下午6點多,我們就回到了成都,總的感覺是跟著旅行團,時間太緊,沒有體會旅游的真正樂趣,真有些“上車睡覺,下車拍照”的匆匆感覺。建議廣大驢友如果時間允許,還是采用自助游會更好。
都江堰游記10
水可載舟,亦可覆舟。關(guān)鍵是如何讓其為我所用,都江堰便是其中代表之一。
初聞都江堰,尋思著便是個尋常水利工程罷了,遠遠沒有美食對我的吸引力大,但既然到了,便去看看好了。一進門,便是豎立著5A級功績的石塊,是何德何能讓一個水利工程獲得“世界遺產(chǎn)”稱號呢?再往里走,兩旁是青銅色的人物石像。一列排開,服飾各異,其中不缺乏我們的熟人諸葛亮,更有著許多為維護都江堰耗盡心血卻不為人知的功臣匠人。他們,不僅是都江堰的功臣,更是幾千年來!疤旄畤卑捕ǖ墓Τ。望著一尊尊銅像的陌生面孔,我有些失神,有些可以理解“世界遺產(chǎn)”的名不虛傳了。他們只是眾多匠人中的代表部分,而都江堰也只是歷史建筑的代表之一。其實這些銅像是一份淳樸的縮影,一種對文化長河傳承保護的堅定與智慧。因為有著人與自然的相輔相成,因為一直以來人類并未對大自然丟下尊重與敬畏,所以水是生命之源,而不是常有洪澇之災(zāi);所以我們才能平安幸福地生活,而不是妻離子散。
余秋雨先生曾道:“看上去,是人在治水;實際上,卻是人領(lǐng)悟了水,順應(yīng)了水,聽從了水!蔽匆娖淞,先聞其聲。聲音是慢慢變大的,像是蓄力著,等待著高潮。過了人山人海的鐵索橋,視線便明朗了,水是不甘被馴服的,它在狹窄的石壁間沖蕩,濺起白色的浪花,可終是一滴水也未脫離石壁的懷抱,望著水流去的方向,是云霧繚繞的青山與稀稀落落的人家。閉上眼簾,覺得水便是活的,是有靈性的,浪聲是沉穩(wěn)有力的心跳與不甘的嘶叫,便是如此,為莊稼澆灌,將一滴滴水的靈性給了人類。站在魚嘴旁,望著滔滔而去的江水,我的思緒往云深處去。
《道德經(jīng)》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兩千多年前,一位先哲懂得了水,懂得了自然。兩千多年后,人與自然,仍相輔相成。
【都江堰游記】相關(guān)文章:
1.都江堰游記的作文
2.都江堰游記作文
5.游都江堰
6.游都江堰
7.游都江堰
8.都江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