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史公自序讀書筆記
《太史公自序》是《史記》的最后一篇,是《史記》的自序,也是司馬遷的自傳,人們常稱之為司馬遷自作之列傳。為大家分享了《太史公自序》的讀書筆記,一起來閱讀吧!
太史公自序讀書筆記1
一,關于此文題目的異議。
縱覽《太史公自序》,全篇文章可分為兩個部分:其一是,司馬氏世系沿革及司馬遷自傳,此被列為《史記》列傳第七十;其二是,按照本紀、表、書、世家、列傳的順序,司馬遷對《史記》一書所做出的自注和提要。全文共計七千八百一十二字,這兩部分內容大略平分此文。
我認為《太史公自序》似乎是只指其一,而未名其二,冠為本文題目,并不妥當!短饭孕颉窇臑椤短饭蚵浴贰>唧w理由有三:
1,根據(jù)臺灣出版的“新校本《史記》”前主編楊家駱先生寫的《史記識語》,他認為《太史公自序》應該改稱為“序略”,并在文中指出:“至《序略》之所以訛為《自序》者,系后人就班固《司馬遷傳》中“遷之自序云爾”句的妄改。 ……‘序略’之名“略”,前于遷者有《荀子·大略》、《淮南子·要略》篇,后于遷者有劉歆《七略》。該于目錄而加述各篇大旨者曰‘略’”。我認為這種說法是更加接近于事實。
2,《太史公自序》中有“序略,以拾遺補藝,成一家之言。闕協(xié)《六經》異傳,整齊百家雜語,藏之名山,副在京師,俟后世圣人君子。第七十!逼渲小靶蚵浴笔撬抉R遷自己對本篇文章的概括。
3,就其內容來看,文章迥然有異,并且之間似乎并沒有緊密的邏輯關聯(lián)!短饭孕颉分惺鲆话偃笾嫉摹奥浴保浞萘空既亩种粡,因而我認為“自序”兩字不足以概括全篇,冠以“序略”才名實相符。
二,解讀司馬遷的性格和多舛命運
孟子曰:“頌其詩,讀其書,不知其人可乎?”,而在今日有關司馬遷生平事跡的記載中,《太史公序略》和后補的《報任安書》應該是最主要和直接的材料。我將根據(jù)這兩篇文章,做出對司馬遷的性格和多舛命運自己的解讀。
1,司馬遷少年得志,卻是性格孤傲
根據(jù)《太史公序略》的記載,司馬氏“世典周史”,而司馬遷一系則是世代為官。其父談更是“學天官于唐都,受易于楊何,習道論于黃子”,是當時的博學顯士。因為司馬遷“無兄弟之親”(《報任安書》),是司馬家的獨子,所以可以想象司馬遷必然承載了司馬談的殷殷重望。在其父的言傳身教之下,司馬遷“年十歲,則誦古文”。二十歲壯游祖國河山之后,司馬遷“始仕為郎”,受公羊于董仲舒。漢制,博士弟子通一藝以上試高第者為郎,而高官二千石以上子弟可以蔭庇為郎。而司馬遷只是六百石太史令之子蔭庇為郎,實屬破格之舉。以后司馬遷很得漢武帝的信任,侍從武帝巡行郡縣、祭祀五帝、東巡封禪,真可謂是少年得志。因此,司馬遷對于漢武帝自是“務一心營職,以求親媚于主上。”(《報任安書》)
與此同時,我們在讀史時,也可以觀察到司馬遷性格中不善與人結交、孤傲不羈的一面!秷笕伟矔分刑岬剑抉R遷在破格蔭庇為郎之前,雖然“少負不羈之才”,卻是“長無鄉(xiāng)曲之譽”?梢娝抉R遷少年懷才,卻并不被當時士大夫所賞識。之后為郎,司馬遷更是“絕賓客之知,忘室家之業(yè),日夜思竭其不肖之材力”,少與同朝往來。其有佐證是,雖然司馬遷非常賞識李陵,謂李陵有“國士之風”,但是他與李陵“俱居門下”,卻是“素非相善”“未嘗銜杯酒接殷勤之歡”。在其著述中,能與其成為朋友的,也許就只有壺遂一人而已。如此讀來,日后司馬遷身陷李陵案,面臨“家貧,財賂不足以自贖,交游莫救,左右親近不為壹言”的窘境也就不覺得奇怪了。
2,承父志,崇孔子,創(chuàng)新體。
元封元年(前110年),“天子始建漢家之封,而太史公留滯周南,不得與從事,故發(fā)憤且卒!备刚勁R終遺言司馬遷:“余死,汝必為太史;為太史,無忘吾所欲論著矣!垣@麟以來四百有余歲,而諸侯相兼,史記放絕。今漢興,海內一統(tǒng),明主賢君忠臣死義之士,余為太史而弗論載,廢天下之史文,余甚懼焉,汝其念哉!”司馬遷謹遵父親遺愿,是其著《史記》的動因之一。
與其父談偏重道家、主張無為不同(《論六家要旨》),司馬遷很推崇孔子、尊崇儒學。在與壺遂論道時,司馬遷極其推崇《春秋》,認為這本書是“禮義之大宗”。司馬遷說:“周公卒五百歲而有孔子,孔子卒后至于今五百歲,有能紹明世,正《易傳》,繼《春秋》,本《詩》、《書》、《禮》、《樂》之際,意在斯乎?意在斯乎?”司馬遷將其論著的《史記》定位為承接孔子之《春秋》的新經典。這是司馬遷心中的理想,也就成為編纂《史記》的內在驅動。司馬遷的時代還是沒有分離出“史學”的。《史記》是實際上是司馬遷理想中的新經學,但《史記》卻成為中國第一部所謂的“正史”,此下接著還有二十四史,這又是后話。
3,身毀不用,發(fā)憤著書。
漢武帝天漢三年(前98年),司馬遷由于李陵案牽連下獄,慘遭腐刑,蒙受了極大的屈辱。在《太史公序略》和《報任安書》兩文中,司馬遷對于此悲慘遭遇耗費了大量筆墨,也就演變成了后世研讀《史記》所必提的“發(fā)憤著書”說。
相信每一位讀過此文的人,都會被文章中所傳遞出來那種司馬遷“哀莫大于此心死”蒼涼情緒所感染。司馬遷為什么會如此悲痛,以至于“腸一日而九回,居則忽忽若有所亡,出則不知其所往。每念斯恥,汗未嘗不發(fā)背沾衣也。”雖然出獄后,用為中書令,被世人視為“尊寵任職”,但司馬遷卻認為“身直為閨閤之臣,寧得自引深藏于巖穴邪”?除了司馬遷自己已在文中所作的解釋,文字背后還透露出一些隱情。
我想司馬遷說自己“身毀不用”,應是講自己沒有子嗣。故曰:“不孝有三,無后為大!痹谠鈱m刑之后,司馬遷對于司馬一家斷后于己,深深自責,永遠不能原諒自己。司馬談在臨終時,拉著司馬遷的手說:“余先周室之太史也。自上世嘗顯功名于虞夏,典天官事。后世中衰,絕于予乎?汝復為太史,則續(xù)吾祖矣”。是年,司馬遷35歲(根據(jù)王國維先生《太史公行年考》的研究)。按古人婚嫁年齡估計,司馬遷家應是深受無后嗣傳業(yè)的苦惱!秷笕伟矔分,司馬遷在反駁自己會因為“念親戚,顧妻子”而“貪生惡死”時指出,他“獨身孤立,少卿視仆于妻子何如哉?”此一反問,可見因無子嗣,夫妻關系不盡融洽,而且這已為他的朋友共知,司馬遷在此可不必多言。
但司馬談繼而說“且夫孝始于事親,中于事君,終于立身。揚名于后世,以顯父母,此孝之大者!备赣H引用《孝經》的話,應該是為司馬遷指出“著史揚名”這條道路,來實現(xiàn)自己的孝道。李凌案發(fā),司馬遷深陷大獄已是47歲,不選擇自殺而是選擇宮刑,以留殘命為著《史記》。我想也是他在深思熟慮以后做出的最佳選擇。日后,司馬遷的《史記》傳于其婿楊敞,楊敞傳其子楊惲,楊惲在宣帝時向外傳播,終成為影響中國二千多年的第一史書。
三,《史記》百三十篇旨略
在本文的后半篇,是關于《史記》一百三十篇的序目提要。司馬遷寫此段時,其本上用了四字韻語,夾敘夾議,內容不拘一格,有的是對一篇史傳的內容概要,有的則是作補充,還有的是對其所撰之人特質的畫龍點睛之筆。
關于司馬遷書寫此文的時間考證,史學界眾說紛紜,莫衷一是。癥結出在,本文所述的一百三十篇旨略與《史記》各篇論贊之間的差異。例如《魏世家》中云:“說者皆曰魏以不用信陵君故,國削弱至于亡,余以為不然。天方令秦平海內,其業(yè)未成,魏雖得阿衡之佐,曷益乎?”,可是《序略》里面卻又老調重彈,說魏王“既疑信陵,諸侯罷之,卒亡大梁,王假廝之!敝T如此類的問題,在《商君列傳》、《晁錯列傳》等多篇中都有出現(xiàn)。總體來看,《史記》各篇論贊是更多個人情感色彩傾注其中,而此一百三十篇旨略則是更富于理性。誰先誰后自是無從可考,但是有一點就是研讀司馬遷的思想不能只讀其一,而是應該兩篇前后對照、互為補充。也許這也是司馬遷的獨創(chuàng),乃是故意為之,意在用互見的手法處理感情和史實之間的關系。
四,結語——非常人做非常事
中國自殷代既有史館,在其父之上定有多名太史令,而獨有司馬遷能立志繼承孔子,做驚世之作,這是司馬遷持才傲物,不欲與凡人同的獨立人格的表現(xiàn)。司馬遷是因為其性格孤傲,所以才能獨創(chuàng)新體,論史不同于先圣,“成一家之言”,而名留青史。也是因為其性格孤傲,所以才敢獨為李陵進忠言,而慘遭宮刑之辱。真可謂是成于斯,亦毀于斯!性格決定命運,此言不虛。
此文為研究生就讀期間一篇作業(yè),鄙人對傳統(tǒng)史學所學寥寥,所著文字雖多成論,但其間也不少自己讀書的一點體會。藏匿于硬盤中,不如貼在這里,許可以看到些批評指正。
太史公自序讀書筆記2
《史記》這部偉大的歷史著作的誕生離不開司馬談司馬遷父子和他們所處的那個歷史時代。
《史記》課堂的內容太過豐富, 我記了滿滿的8頁紙。吳小鋒老師的講課很精彩,聽得讓人酣暢淋漓。吳老師說歷史的記載讓我們看到一個民族的品性!妒酚洝穼v史的記載不同于其他文明對歷史的記錄,這也是中華文明之所以為中華文明,中華文明區(qū)別于其他文明的表現(xiàn)所在。
吳小鋒老師首先把歷史的鏡頭對準司馬家族,從司馬家族的歷史和司馬父子的志向來談《史記》誕生的背景。一個人的心有多高, 他的世界就有多大!短饭孕颉分, “昔在顓頊,命南正重以司天,北正黎以司地!奔易宓臍v史追溯到天官, 而非皇帝,體現(xiàn)了司馬家族的志向和品格,因為天官可以從天地的角度來評判人事的`政治,甚至是連皇帝都敢批評的。
司馬家族先祖是天官,歷史上也曾經非常顯赫,但到了司馬喜,家道中落,官職卑微。為何司馬談有如此大的報負?為何司馬遷有如此的勇氣忍辱遭受宮刑為的是完成父親的遺愿?沒有司馬父子, 就不會有這部”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史記》。
《史記》誕生的宏大的歷史背景似乎也注定了它的偉大。吳老師用卦象來解釋從秦到漢武帝期間作為一國卦象的變化,讓人一目瞭然。那是一段社會處于極具動蕩(指春秋戰(zhàn)國)后國家又重新恢復秩序,并且國力到達強盛的時代(指漢武帝);那也是一個經過了在思想領域里百家爭鳴百花齊放的時代; 政治制度經過了不斷試錯和糾錯又回到穩(wěn)定的年代。如吳老師在課堂上提到的從秦廢除封建制建立郡縣制,到劉邦不得不恢復封建制,然后封建制郡縣制交替,直到漢武帝實行推恩令,終于完成了天下一統(tǒng)的春秋大業(yè)。
我試圖理解《史記》作為一部經典的性質。中國古代典籍分經,史,子,集。 《史記》歸在史部毋庸置疑。課堂上吳小鋒老師提到:司馬父子的家族淵源和父子二人的政治志向和報復,因此在寫作《史記》時很有講究, 有自己的看法, 體現(xiàn)在十二本記,十表八書,三十二家七十二列傳中,集中體現(xiàn)在《太史公自序》中。我因此疑問若史書不是基于事實的“客觀描述”,而是作為一個載體承載著作者的志向和報負的話, 那《史記》的意義已經遠遠超出了史書本身。
太史公自序讀書筆記3
司馬談以為百家異路而同歸,皆務為治者也。余然也。后世之理學融儒,道,陰陽諸家于一爐,即可證之。學者多以為孔子不言怪力亂神,陰陽家占龜蓍,法家用刑法,道家曰無為,其別猶如逕渭。實不明百川雖異,終歸于同也。
司馬遷屬<<詩>>,<<書>>,<<禮>>,<<易>>。<<春秋>>于儒,蓋因各家之融化相合已見之于漢矣?鬃右婘氤龆鴩@道窮,亦不外于陰陽家之所為。
五千年綿延,經典集冊浩如煙海。尚有大部毀于兵燹戰(zhàn)火,不可得見。然其皆源于先漢之前,或肇端于不可記,或著作于兩周,或始布于春秋戰(zhàn)國。上古生民,處地不一,風俗各異;蚝弦哉鲬(zhàn)攻伐,或化以風化政教。自炎黃以降,至于司馬遷,三千年多矣。而諸子之出,自遷上推,或千年,或數(shù)百年。而諸經典或更久矣。歸諸此家抑彼家,恐有失之偏也。然水有支干,說分各家,源流有自。雖類以子別,法術相異,而道有同有不同。 溯其源,推其始,二源交流,肇于殷周之際。因人崇天地而重鬼神,周之道學推人際以究宇宙,源既不同,流自亦別,匯融交流迄于前漢,幾近千年矣。欲徑庭其參差,無異于分離清濁之既混耳。
有論者以為中國數(shù)千年之承續(xù),以儒裹其外,以法絮其中,雜以諸家之法。余然其說。然必補之以:陰陽為基
忠孝為本,尊卑為制,是儒也。歷代族誅,文禍故事可證也。 愚黔首,制學術,峻刑法是法也。秦皇漢武明宗宋祖一是皆以為敝帚而自珍也。而文學禮制,典章衣食未嘗不范于陰陽五行,尤可見之于天地祖宗之祭祀。 故曰:以為儒,法離于陰陽,黃老專事玄虛者,迂腐者也。以迷信盲師,亂書而致之故也。
言以蔽之,數(shù)千年之流變融合,化匯捐棄,始自兩源出。一曰:天人合一。一曰:人天合一。
【太史公自序讀書筆記】相關文章:
1.太史公自序讀后感
4.吶喊自序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