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家風《新春第一課》觀后感(精選13篇)
品味完一部作品后,從中我們收獲新的思想,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觀后感吧。但是觀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尋找家風《新春第一課》觀后感650字,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尋找家風《新春第一課》觀后感 篇1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新的一年伴著響亮的鞭炮聲歡歡喜喜地向我們走來。在寒假期間,我們展開了“尋找家風、家訓”的活動。在開學后,學校展開了觀看《新春第一課》的活動。而本次“新春第一課”的主題就是尋找家風、家訓。
年過花甲的湖北老人羅必炎有八個父母。老人對其八個父母的孝順是這里的一段佳話。其實這位老人的身世并不平常。
在老人剛滿100天的時候,父母就因感情不順而離了婚。這使老人的童年留下了巨大的創(chuàng)傷。他甚至一度的認為自己是多余的。父母分別重新組建了家庭,這種多余感讓他感到越來越強烈。于是,他成年后就當了上門女婿。當他自己組建了家庭后,他也漸漸理解了父母,原諒了父母。
想通后的羅必炎老人變得十分孝順,對自己的八個父母也能孝順就盡力孝順,他的孝順十分讓人感動。村中的一首打油詩甚至這樣說羅必炎老人“要風得風,要雨得雨。要吃就開口,第二天就到手!蔽也唤麨槔先瞬挥嬊跋拥臍舛雀械絿@為觀止,也為老人的孝順感到感動。
在兩天的陰雨天氣的摧殘下,老人的丈母娘的風濕骨病發(fā)作了,疼的她站不起來。他每走一步疼得“哎呦”的一聲叫。這每一句“哎呦”都印在羅必炎老人心里,一句又一句的“哎呦”讓老人的臉色越來越沉重,不斷的問候安慰丈母娘。不一會兒,老人就拿來了藥,千叮嚀萬囑咐老人要按時吃藥。這樣的孝,感天動地,在這樣的家庭中成長,兒女又怎會不孝順?
家風是一個家庭的行為準則,羅必炎老人的家風是:感恩、友善,我家的家風是:勇于承擔,敢為人先。我將將家風家訓在我身上發(fā)揚光大。
尋找家風《新春第一課》觀后感 篇2
新年的鐘聲已敲響,我們又回到了我們共同的家園———校園。
今天我們觀看了《新春第一課》,這次的主題是“弘揚傳統(tǒng)文化,熱愛美麗宜昌”。這是通過了介紹巴楚文化、峽江文化、三國文化這三種宜昌不同區(qū)域文化的典型代表,展播了周立榮、胡振浩、汪國新三位堅持弘揚中國優(yōu)秀文化的偉人。他們一直堅持著民族風俗,到老了也不忘。
還推薦了我市部分中小學弘揚家鄉(xiāng)傳統(tǒng)文化的經(jīng)驗做法,引導全市中小學生弘揚民族精神,傳德民族文化,發(fā)揚傳統(tǒng)美德,讓它一代接一代的傳下去。讓我們深受影響,讓我們增強民族傳統(tǒng)文化認識,還讓我們更好地了解了家鄉(xiāng)的更多民族風俗,帶我們走進家鄉(xiāng)的古老文化。
讓我們多了解自己的家鄉(xiāng),做一個合格的宜昌人。
尋找家風《新春第一課》觀后感 篇3
開學第一天,我觀看了《新春第一課》,其中主要講解了宜昌的巴土文化和宜昌未來的發(fā)達和宜昌的位置,也說明了它在湖北省內(nèi)的排名在第二。也表達了宜昌有三峽大壩、葛洲壩,擁有“水電之都”“文明城市”的稱號。
宜昌因地形良好,“易守難攻”所以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還有屈原與關云長曾住在此地,對我而言,宜昌也實在是個“風水寶地”,在這里還可以充分感受長陽那兒的豐富的巴土文化。我也在想宜昌的未來是什么樣的呢?大概是滿街高樓大廈,也有良好的綠色環(huán)境。
宜昌真好,我愛宜昌,這里還傳承了巴土文明,想必別人也是這么想吧。
尋找家風《新春第一課》觀后感 篇4
今天我們觀看了《新春第一課》,主題是:弘揚傳統(tǒng)文化,熱愛美麗宜昌,主要講述了周立榮、胡振浩等人弘揚家鄉(xiāng)文明,把家鄉(xiāng)文化發(fā)揚光大的事跡,其中最令人感動的是周立榮發(fā)揚巴土文化的事情。
周立榮是長陽人,從事文藝創(chuàng)作三十余年,他鄉(xiāng)音不改,堅持為心中神圣的巴土歌唱,獲獎無數(shù),他曾以一曲《巴土戀歌》獲得了文藝“五個一工程獎”。在他的引領下,巴土文化漸漸發(fā)揚光大,這些文化后來被他牽引到了各所學校,五峰小學同學們的巴山舞在一次演出中也獲得了二等獎。
看了今天的這一課,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宜昌的文化是那么的悠久、古老,我愛我的家鄉(xiāng)——宜昌。
尋找家風《新春第一課》觀后感 篇5
又是每次開學必看的《新春第一課》,這次的主題是“弘揚傳統(tǒng)文化,熱愛美麗宜昌”,看完后令我感觸頗深。
宜昌,這個夢幻般的城市,處處是平緩的山丘和開闊的江水,李白和杜甫曾在此流連。三游洞、三峽人家、昭君故里,還有我最向往的年產(chǎn)1300億千瓦時的三峽大壩!宜昌,這個傳奇般的城市,中國第一座遠離海岸的海關,308座水電站,700多處景點,巴楚文化、三國文化、峽州文化在此發(fā)源。就是在這個地方,孕育出了一群愛宜昌、傳承宜昌的人!
《新春第一課》雖然講了三個人,但我最敬佩的是周立榮爺爺。他這一輩子一直挖掘巴土文化。他熱愛自己腳下的這片神圣的土地,于是耗盡心血,創(chuàng)作了歌曲《江河戀》《巴土戀歌》,從他質(zhì)樸的歌聲中,我們感受到了他對宜昌的熱愛!而他的《巴圖戀歌》,則上了央視專門為巴土文化打造的一起節(jié)目!從此,世界各地的人民都將知曉巴土文化的精髓,將會讓更多人都愛上宜昌!他的一句話最令人感動:“宜昌市我的母親,我就是一只夜鶯,我會為母親不停地歌唱,唱盡最后一絲力氣,幸福地安睡在母親懷里!
對于宜昌的文化是要靠一點一滴累積的,我們作為一個宜昌人,應該把我們的文化好好傳承下去!
尋找家風《新春第一課》觀后感 篇6
今天我觀看了《新春第一課》,節(jié)目里四位宜昌民選人物讓我感動不已,受益匪淺。
她,擁有肯吃苦的精神。徐夢婷的父母在她三歲時離異,父親和爺爺也不幸相繼去世,奶奶下肢癱瘓,終日躺在床上,八歲時的徐夢婷就成了家里唯一的支柱。但她沒有一句怨言,仍然用一顆樂觀向上的心去迎接每一個日出。從她的眼神中我看見了堅定。她仿佛是那金燦燦的太陽花,永不放棄,迎風綻放出燦爛的笑顏。
她,擁有孝順的品質(zhì)。黃露露與她的母親相依為命,但她的母親因為常年癱瘓在床,引發(fā)了嚴重的褥瘡,黃露露義無反顧地在學校旁邊租了一間小房子,把母親接到那里照顧。她每天中午都會行色匆匆地趕回家,為母親清洗傷口。她清洗時總是全神貫注的,常常累得大汗淋漓,卻從沒有叫過一聲苦,抱過一聲怨。她仿佛是一朵平凡的雛菊,看似不起眼,卻有著最偉大的愛。
她,擁有一顆充滿愛心的心。曹浩是一名貧困的大學生,卻未曾想她寧愿一天打四份工,也要幫助遠在甘肅的三個小孩子。她說:“我不希望那些小孩子像我讀書時那樣艱苦!笔前。m然樸實無華,但是她“為別人想得多,為自己想得少”。她仿佛是那渺小的蒲公英,將愛心灑滿各地。
她,擁有堅持不懈的精神。趙蕓蕾是二零一二倫敦奧運會羽毛球女雙、混雙的冠軍。在這光鮮亮麗的背后,有著常人無法想象的辛酸。有一次她發(fā)著高燒,卻依然堅持練球,她是多么頑強、有毅力!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有付出就有收獲。風雨過后她終于迎來了絢麗的彩虹。她就像那傲雪的梅花,是那樣堅定。
這個節(jié)目使我得到了許多,明白了許多,學會了許多,更讓我懂得了人世間最珍貴的道理!
尋找家風《新春第一課》觀后感 篇7
今天,我觀看了《2016新春第一課》感觸很深。
20xx年的《新春第一課》主要講的是家風、家訓、家規(guī),我看了以后,對它們有了一個新的認識。
趙一曼,一位身在革命戰(zhàn)場的偉大女性,在通向死亡的囚車上,她依然鎮(zhèn)定自若,臨終前,還給她的兒子留下了一封遺書。那遺書。感動了千千萬萬人,使我記得最清楚的,是那遺書的最后一句:“記住,媽媽是為祖國犧牲的!
還有很多中小學生,也做了許多為人民做貢獻的事,使我深受感動。
我的家風、家訓、家規(guī)是兩個字,第一個是“善”,第二個是“誠”!吧啤北硎尽吧拼魏稳,包括我們的對手”!罢\”表示“誠實守信”與“真誠待人”。這兩點是最重要的,其次是“和藹可親待人”、“多多幫助窮人”“遵守法律”等等。
總之,20xx年的《新春第一課》使我懂得什么是家風、家訓、家規(guī),還讓我知道了家風、家訓、家規(guī)更深一層的含義。使我真正地了解了家風、家訓、家規(guī)!
尋找家風《新春第一課》觀后感 篇8
這個星期一,吳老師在學校給我們播放了今年的新春第一課,今年新春第一課的主題是“傳承家訓家風踐行核心價值”。
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是付生根和李元成。他們倆是戰(zhàn)友,當年在軍營的時候立下了一個約定:如果誰到前線去了,那另一個人就負責照顧另外一個人的父母。后來,李元成到了前線在一次戰(zhàn)斗中僥幸生存下來,可是在后方的付生根卻因公不幸犧牲。本來付生根的父母認為這只是他們平時說說并不認真?墒抢钤擅看位丶亦l(xiāng)以后首先去看望的就是付生根的父母。1954年李元成退伍成為毛松坪電力組組長這讓付生根的父母十分高興,因為他們的二兒子也在毛松坪電力組工作。可是天有不測風云,在一次事故中,二兒子被“電老虎”奪去了生命。這對于兩位老人家來說是一個噩耗,付先強考慮到兩位老人的心情更加盡心盡力照顧老人。
李元成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了自己的諾言,盡心盡力地照顧戰(zhàn)友的父母和自己的父母,給社會傳遞了更多的正能量,我長大以后也要象他一樣,做一個踐行諾言,說到做到的人!李元成孝敬四位老人的事跡深深打動了我,我也要象他一樣,做一個孝順的孩子,多關心父母,尊敬老人!
尋找家風《新春第一課》觀后感 篇9
今天在學校里,我和同學們共同觀看了《新春第一課》,這次的主題是“環(huán)!保S處可見,就在我們身邊。
在我們的身邊有一群普通人,他們不分男女老少,有父母帶著孩子的,也有同學朋友結(jié)伴成行的,他們組成了一個默默無聞的群體,有著一個有趣卻很樸實的名字—“三峽蟻工”,他們每個人都是這個公益組織的一員。蟻工的身影活躍在每一個節(jié)假日,堅守在長江邊,無論是刮風下雨,還是嚴寒酷暑,他們總是在江邊撿拾那些不注意而隨意丟棄的垃圾,勞動磨損的手套,汗流浹背的身影,就是他們努力的證明。每一次的活動結(jié)束了,江邊就會多出十幾袋滿滿的垃圾,他們在為那些隨隨便便的行為做出彌補,用行動告訴那些污染我們賴以生存的母親河的“兇手”,愛護環(huán)境,從我們做起。
在美岸長堤的小區(qū)里,有幾個碩大的垃圾箱擺放在小區(qū)的正門口,它們并不像普通的垃圾箱一樣骯臟,而是十分干凈,擺放的也十分整齊,為什么這些垃圾箱會這樣呢?因為這些垃圾箱并不是普通的垃圾箱,而是環(huán)保垃圾箱,每個垃圾箱的上面都標有投放的垃圾種類,例如:廚余垃圾、有害垃圾(電池、煙頭)、塑料垃圾、廢紙垃圾等等,這些看似平常的小舉動,卻影響著我們生活的一點一滴,小區(qū)里的業(yè)主們都熱情參與這項活動,為身邊做出榜樣。
雖然這兩個故事,講述的是我們身邊的看似不起眼,而又平凡的一些小事,反射到我自己身上,卻覺得自己做的并不夠,平時在我們的生活中,垃圾都是沒有進行分類,混合在一起的,不僅增加了環(huán)衛(wèi)工人的工作負擔,而且也污染了環(huán)境,因此我深感慚愧。媽媽告訴我,原來在我的身邊已經(jīng)有阿姨和小朋友參加了“三峽蟻工”,我也要像他們一樣用行動去愛護環(huán)境,去保護我們的大自然,積極參加這些公益環(huán);顒,用自己的雙手去守護我們的大自然,用行動去影響我們的.身邊人!
尋找家風《新春第一課》觀后感 篇10
今天,是我們四年級下冊開學的的一天,我們觀看了新春第一課,觀看了鄉(xiāng)村和農(nóng)村一大群可憐的流水兒童。
今天我們大家到了學校,第二節(jié)課就開始看了。這一群留守兒童上下學的路,基本全部都是一個小時到三個小時,都是孤單一人,沒有人陪伴。因為他們的爸爸、媽媽長期在外打工,所以從小當家,照顧年邁的爺爺、奶奶。
因為爸爸、媽媽在外打工,所以他們都很自卑,總是覺得自己和別人或同學與眾不同。
因為他們經(jīng)常在學校不開朗、很郁悶,所以被教育局和直播宜昌發(fā)現(xiàn)了這些留守兒童,就給他們帶去了陽光般的溫暖。教育局給每個學校配備了電話工,每周電話工到校一次,免費讓留守兒童用電話和他們的父母聯(lián)系,可以讓這些留守兒童們更開朗、更活潑、更自信。這樣他們可以結(jié)交更多的朋友,讓他們知道朋友的幫助也很溫暖。
直播宜昌還為這些留守兒童們捐贈了愛心書屋,給每個學校的圖書室增加了三麻袋的書,讓留守兒童們可以懂得更多課外知識,并對這些學校以二十八萬助學資金,讓他們的學習生活更加美好,更加認真!
看完了《新春第一課》,我想對那些留守兒童們說:“你們所做的,我已經(jīng)知道了,你們是我們學習的榜樣,你是我們大家的偶像!”我要更加珍惜現(xiàn)在的幸福生活!
尋找家風《新春第一課》觀后感 篇11
我看了新春第一課的時候是什么內(nèi)容?當然是留守兒童。我想:他們在農(nóng)村里,爸爸媽媽常年不回家,他們非常想念爸爸媽媽。我再想我們,穿的那么好,吃喝方面也都很好,我覺得我們要關注他們,讓他們多學點知識,最后長大了,讓他們走出大山,去實現(xiàn)他們的夢想。
我看了他們都只有一個小小的愿望,那就是讓爸爸媽媽從工作的困擾走出來,去陪孩子多一點時間,讓他們健康成長。每天開開心心,快快樂樂。他們不要任何東西,只要爸爸媽媽回來,給孩子們一絲的關愛,讓他們有一個美好的人生。
我覺的留守兒童是最可憐的,因為他們沒有爸爸媽媽的關愛和陪伴,上學要走很長的路,來回至少要一個小時,有可能要把鞋子走爛。要是冬天就不好了,因為踩到鞋子里面的雪會化成冷水,會把腳凍僵。第二可憐的是爺爺奶奶,因為爸爸媽媽把希望給了爺爺奶奶,爺爺奶奶的壓力也很重,有時候只要不注意,就會有問題。我更覺得農(nóng)村的人都很可憐,因為幾年才能買一次新衣服,在農(nóng)村里買一件新衣服都非常好了。第三可憐的人就是爸爸媽媽,因為工人在工地上一不小心,就會出事,更大的是會死。
我真想對他們的爸爸媽媽說:“你們回來是孩子們最美得心愿,孩子們都要您們的關愛,你們快回來吧!快回來吧!”小朋友們:“我祝你們爸爸媽媽萬事如意,安康回家。祝你們爺爺奶奶身體健康,長命百歲,祝你們的夢想和心愿早日實現(xiàn)!再見!”
尋找家風《新春第一課》觀后感 篇12
母親對于你沒有能盡到教育的責任,實在是遺憾的事情。母親因為堅決地作了反滿抗日的斗爭,今天已經(jīng)到了犧牲的前夕了。希望你,寧兒!趕快成人。來安慰你地下的母親!在你長大成人之后,不要忘記你的母親是為國而犧牲的!
——趙一曼
這封家書,表達了趙一曼希望兒子健康成長,長大了能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報效自己的祖國。這便是她傳給寧兒的家訓——要愛國。還有楊啟發(fā)家庭培育的敬業(yè)家風、李元成全家恪守的誠信家道、羅必炎一家踐行的友善家訓……這一條條家訓,一篇篇家教故事,無不承載著一個家族乃至一個民族的思想延續(xù)。
走近這些家訓,我們感到深深的敬意。努力踐行和傳承,是我們作為一個新時代少年應有的責任。
湖北省唯一一名紅十字青少年志愿者代表宜昌學生師楠、宜昌最美聾啞學生黃煉娟、還有余佳琪、李熠輝,四位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學生代表的優(yōu)秀事跡,更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今天通過觀看《新春第一課》,我們再次受到了“誠實、孝道、勤儉、誠懇”等優(yōu)秀品質(zhì)的熏陶。同學們,行動起來,讓我們以中華家訓文化及其優(yōu)良傳統(tǒng),做我們不可或缺的行動指南,讓良好的家風、家訓成就我們未來的輝煌。
尋找家風《新春第一課》觀后感 篇13
觀看完《新春第一課》,視頻中的幾位人物都讓我感觸很深。其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鐵血救國的巾幗英雄趙一曼。她用生命去奉獻革命,用一生去謹守家訓。
趙一曼,一位抗日女英雄。她原本可以放棄革命信仰,與丈夫陳達邦一起去追求幸福自由的生活,享受甜蜜快樂的時光。但她并沒有這樣選擇,而是與刀槍為伙伴,軍裝為制服,雷彈為知音。真是讓人敬佩!
她29歲那年,因叛徒的出賣,被敵人抓進了牢房,日夜承受著慘無人道的嚴刑逼供,直到死她都沒向敵人吐露半個字。
經(jīng)過九個月的煎熬,她用最后的一點力氣書寫完遺書,然后扔到了牢房外。三天后她被迫上了囚車,可想而知,一位臨終的母親想到自己的孩子才一歲多,而自己卻要與他永遠的別離,這種滋味比千刀萬剮還要痛苦。
雖然現(xiàn)在生活太平,但我們?nèi)砸斪窦绎L家訓,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不要成為敗家子。這不禁讓我想起另一位抗戰(zhàn)經(jīng)典人物:江姐,她曾經(jīng)說過一句話,“如果一個人沒有信仰,那他只是一具行尸走肉而已。”我們每個人都應當告誡自己,要為信仰與理想而活著,為它去奮斗最終成為一個對國家對社會有用的人!
銘記歷史人物,珍惜美好生活。人的一生應當為信仰而活,活得精彩,活得充實。
【尋找家風《新春第一課》觀后感(精選13篇)】相關文章:
新春第一課觀后感(精選10篇)03-12
關于《新春第一課》觀后感11-29
千百家風,貴在傳承-觀《新春第一課》有感01-01
《尋找薇薇安》觀后感10-07
他的肩膀-《新春第一課》觀后感800字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