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孩子的領路人
做孩子的領路人
很多時候,我聽到有孩子的朋友抱怨:孩子不聽話。可是,我們在抱怨的同時,卻忘記了自己比孩子更“不聽話”。這種似乎“遺傳”的因素,在孩子成長的歲月中慢慢傳遞、積淀,等他長大些后,真正“不聽話”時,做家長的開始著急。但是,理由找了一大筐:學校教育不到位、爺爺奶奶太寵愛、周圍環(huán)境很不利等等。至于孩子如此現(xiàn)狀的真正原因卻往往被忽視,那就是孩子的脾性是我們家長影子的一種體現(xiàn)。所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便是這種關系的最好詮釋。這樣想,有兩點體會便久久在心中體味,在加上一些經(jīng)歷讓我頗受震動,便忍不住記了下來。
多陪孩子,而不是讓孩子陪我們。
今年元宵節(jié),在紅石公園門口舉行了聲勢浩大的花燈展。熱鬧的民間鑼鼓隊,配上五顏六色形態(tài)萬千的花燈,節(jié)日的廣場煞是熱鬧。我和老公閑來無事,也趕去湊個熱鬧。到了才知道,自己來得太晚了,在不缺人的“大愛之城”要想一見民間演出隊伍的真面目,是何等的不容易。我只有165厘米,站在高個林立的人群中只恨自己長短了幾寸。環(huán)顧周圍,人們早早占據(jù)了“有利地勢”,有的站在臺階上,一些年輕的甚至爬到樹上。大家無不盡量伸長了脖子,面帶微笑沉醉其中。我也循聲凝視,偶爾從人頭縫隙間望見一抹抹大紅大綠,和著鑼鼓喧天,的確讓人心潮澎湃。
許是“窺斑見豹”后的好奇被滿足,或者這種不得見其“廬山真面目”的遺憾,一會兒,我變失去了耐心,想去看看別處的精彩。就在此時,一位大約6、7歲的孩子站在我的對面。他面朝著我身后的看客,撅著嘴,帶著一臉的苦相叫道:“媽媽,你下來。”那帶著一絲懇求,一絲無奈,一絲落寞的叫聲每隔幾秒鐘便會響起一次。他吸引了我,我便不再專心與對面的鑼鼓喧天,而關注起了這個小孩。我順著他的目光去尋找他的母親,可是我失敗了。我身后的臺階上有很多母親,好像都不是他的媽媽,她們專注的眼神望向我看不到的風景,沒有一位望向小男孩。
好性子的男孩,語氣中添了更多的懇求:“好媽媽,來!”
在我聽來,他每一次的哀求都不亞于長勺戰(zhàn)鼓的雷動,可是,在長達近10分鐘的懇求之后,我終于聽到了那位媽媽的第一句話:“這孩子,一點也不聽話!毖哉Z中,透出些許責備和不滿。
我驚呆了,因為在我看來,這個孩子是何等的聽話。在大人圍得水泄不通的、看不見任何熱鬧的狹小空間里,他不哭不跑,只是不住的懇求,他是何等的乖巧和有耐心。(當然他的媽媽更有耐心)他用他幼小的心靈堅韌的承受著媽媽沉浸在“繁鬧”中帶給他的冷落。
也許這個媽媽陪兒子便會錯失了一年一度的熱鬧,可是她卻意識不到,兒子才應該是她一生的錦繡啊!難道說,遠遠看上一陣年復一年的“花鼓騾子”,能抵得上拉著兒子的手,讓他去感受他的'快樂重要?或者,請你像有些家長那樣找一塊理想的之地,與孩子共賞。再不然,抱起孩子,讓他有個向前看的高度,以便找到娘倆共同的視點和樂趣也行啊。
那個孩子依然在叫,在哀求,眼神滿是嗔怪和無奈。我拉起老公離開了。一則,我的視野比那個小孩開闊不了多少,再者,我是在不忍心再看他可憐楚楚的小臉。
我依然在擔心,他幼小的心田里,會不會早早中下一顆“冷漠”的種子,我更擔憂,將來這顆種子它會生根發(fā)芽。這一天到來之時,我想這位媽媽一定十分傷腦筋:自己的孩子為什么這么執(zhí)拗?這么的不近人情?這么的不會體諒別人?她斷然不會料到,是自己一步步把原本好性情的孩子培養(yǎng)成了現(xiàn)在的樣子。
身教重于言傳
康熙皇帝重教卻不尊師,只因幾位皇子在背誦時吐字不清、誦讀不暢,康熙便大發(fā)雷霆,斥責先生教書無方,并當著眾皇子的面杖打先生。這種“尊師”的效果可謂立竿見影,從此擔任……的老臣上課時要全天站立不說,聽皇子匯報功課還需先下跪?蓱z老臣們站立一天是“搖搖欲墜”,皇子們硬是無人感覺得到,更不用說賜坐了。老師累得暈倒、病倒不曾得到半句體己和安慰,反被康熙以無能為名“炒魷魚”。
眾皇子接受了君臣威嚴的體統(tǒng),卻也造成了親情的缺失。目睹了眾皇子對師傅的無情,康熙也飲下了自己一手釀下的苦酒。他病重,太子不但不予理睬,反在他遠征之時,倒行逆施。被廢后,仍不思悔改,竟對父皇大呼小叫、大逆不道,終遭再次被廢。晚年的康熙飽嘗了皇子的冷漠,與落寞中,500年才有一個的天子,若悟出自己“身教”帶來的痛楚,也一定會痛心疾首,悔不當初吧。
歷史的長河流過了幾個世紀,卻不曾帶走康熙的“苦果”,時至今日,我們依然在步他的后塵。
我們的孩子所處的社會環(huán)境和學校教育環(huán)境幾乎相同,可是,我們收獲的卻不盡相同。面對孩子的不盡人意,我們抱怨學校教育的失職,抱怨社會的風氣,可惟獨想不到自己的言傳身教。我們當中有很多朋友比較會“挖掘”別人的缺點,一下便找到了老師、朋友的不足,并當著孩子的面毫無顧忌的大談特談。盡管別人身上的優(yōu)點遠比缺點多,可是他卻不去指給孩子看,亦或看不到,而是把別人的缺點放大了,去強化的看。這樣,孩子原來純凈的天空里,慢慢多了一個“放大鏡”,一個專門放大缺點的“放大鏡”。從此,小時候神秘的不再神秘,他不再肯做一只“小鳥”跟著“大鳥飛來飛去”。再后來,人們在他面前都成了赤裸裸的錯誤的載體,燦爛的花園里,他只看到蟲蛀的花蕾,賞心悅目的綠地上,他只盯著垃圾桶的骯臟,到最后,作為父母的我們也許會被他挖的傷痕累累,體無完膚。
所謂“親其師,信其道”。給孩子留一些神秘感,讓他純真的心靈自然地接受更多美好的西,給他另一個“放大鏡”,尋找別人長處的“放大鏡”。我們的前外交部長李肇星夫婦,在教育孩子上堪稱是我們家長的楷模。他們在兒子李禾禾面前從來不說別人的不是,總是夸別人的長處。久而久之,禾禾不但學會了不斷發(fā)現(xiàn)別人的長處,更懂得了自己身邊有許許多多優(yōu)秀的人,他只有不斷努力,才不會落伍。
我們做家長的,有責任為孩子營造一份正確評價他人的氛圍,讓孩子從小有一顆善于發(fā)現(xiàn)美,向往美的童心。這樣,才能激發(fā)他那種向善、向真、向美的內(nèi)動力,讓我們的孩子在未來紛繁復雜的世界中有一顆健康明朗的心,為自己的將來支撐起一片廣闊而純凈的天空。
【做孩子的領路人】相關文章:
1.寧做路人
2.做誠實的孩子
3.做獨立的孩子
5.做寬容的孩子作文